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正文
 
专家会诊基金亏损顽症 各抒己见提出解决方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14:57 信息早报

  最近一段时间,基金投资人遭受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及其股东却丝毫未损的不公问题,在业内业外都颇为引人关注,围绕这个话题,业内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王连洲(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组前组长):关键是制度要有突破

  改变这种情况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打破市场垄断,避免近亲繁殖,允许私募基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金“地上”运行,鼓励市场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二要按照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顺序,重新研究和确定基金收益与费率之间的比例和联系,保证权益享受与风险承担的平衡和一致;三要尊重市场主体权益,减少行政干预,加强科学监管和服务,倾听实践的呼声;四要一视同仁,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努力维护市场急需的诚信环境;五要依靠股票发行制度的尽早改革,使上市交易的股票具有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投资价值。关键一点是要突破制度瓶颈。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高管任命及分配市场化

  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要体现激励机制。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人员应该是市场化公开招聘,不能靠大股东派出。大股东就是出1亿的资本金,对管理着上百亿资产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没有这个权利。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还要8%,股东承担的风险太小了。大股东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决定基金管理公司高层的任命上,不应该有任命权,否则将会使基金管理公司高层成为权力分配的产物。基金公司目前在管理费的提取上应该降低固定的提取比例,提高超过平均水平的奖励比例。使收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体面的收入,另一部分则是业绩超过部分拿到的分享收益部分。现在收入分配的结构还是“大锅饭"。收入分配与业绩与能力还没有完全挂钩。正是这种体制,造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分配市场化程度相当低。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是社会公众财产,是社会财富。因此有必要削弱股东及其他外部力量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影响,特别要强调对基金投资人的回报,增强为投资人赚钱的意识。

  杨如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有三个问题要妥善处理

  目前国内基金业有三个问题需要妥善处理。第一,费率问题。应当改变垄断式的管理费提取办法,实行与市场业绩挂钩。管理费提取1%,不是数字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守住1%并如此分配,收入与责任明显不匹配。市场形势好的时候,问题容易被掩盖,但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问题就很明显了。基金公司的业绩与净值挂钩,收入与业绩挂钩才是合理的。第二,内部激励机制的问题。1亿的资本金管理资金却超过100倍。基金公司不能像上市公司、证券公司那样股东说了算。股东没有左右1%的权利。1%不能成为保底收益。否则必然影响基金公司创新的动力。第三,基金管理人的组织形式要创新。发展公司型基金和私募基金十分必要。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