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新基金业 > 正文
 
兴业基金公司认为:转债投资将逢技术壁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 02:1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周宏 发自上海

  4月8日,国内首只可转债基金的管理人———兴业基金公司也亮出自己的观点,中国的可转债品种本身具备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但未来可转债投资上的“技术壁垒”将日益明显,投资机会的把握将日趋专业化。这无疑为热烈的讨论再度“添柴加火”。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不对称收益

  “可转债市场的投资机会将会存在二至三年。最终,中国的可转债相对于对应的基础股票将出现明显溢价。”兴业基金公司总经理杨东断言。

  杨东认为,可转债具备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其股票特性使得它的持有人能够在股票上涨的时候,获得不低于股票的收益。而其债券特性又令持有人能够在股票下跌时,选择以债券方式退出,获得“下方风险锁定”的保险机制。

  “相比国外转债,中国可转债的投资价值更为明显。”兴业可转债基金经理杜昌勇进一步介绍说,国外可转债的溢价水平普遍高于国内,但它的条款与国内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转股价的溢价幅度,还是转债的向下修正条款,抑或是最终的回售价格,国外的条款都远较国内严苛。但在信用等级上,由大银行、大集团担保的国内可转债又远胜国外同类。

  存在技术壁垒

  但依旧有投资者对此持不同观点,一家保险公司就对机构投资者能否在规模不大的可转债市场里,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合适数量的”可转债表示怀疑。另一家机构则质疑转债受到普遍关注后,是否还存在投资机会。“大家都在关注转债,研究转债,怎么还会有投资机会?”

  杜昌勇表示,可转债的流动性问题并不大,尽管现在的交易品种不多,但待发行的转债大量存在。它们的上市将会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4月09日 第十五版)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