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新基金业 > 正文
 
研究报告:应战略性建仓中小盘封闭式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 06:2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中小盘基金的投资机会

  1、封闭期即将到期,折价率处于历史高位,是封闭转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2、船小好掉头,变现损失相对较小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3、上涨行情继续分享基金净值增长的胜利果实

  ●中小盘基金的投资策略

  1、优先选择封闭期即将到期的小盘基金,同时结合基金的资产分布情况

  2、一旦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可根据情况果断分阶段建仓

  3、当封闭转开放题材兑现后,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减仓或参与封闭转开放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投资管理中心 王俊

  一、目前基金市场结构

  根据公布的基金投资组合透露的信息结合基金发行的情况,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基金的总份额约为1633亿份,其中封闭式基金为817亿份,开放式基金约为816亿份;封闭式基金中,大盘基金为645亿份(本文中基金份额在20亿及以上的为大盘基金,20亿以下的为中小盘基金),中小盘基金为172亿份。

  二、2004年基金市场特点

  1、开放式基金继续快速扩容发行,基金品牌效应将逐步显现

  延续2002、2003年开放式基金高速扩容的态势,2004年开放式基金仍将快速高密度发行。2004年春节以来,基金发行的速度明显加快,初步统计,节后已有海富通收益增长、中信经典配置、长信利益收益、银华保本基金、易方达50指数、银河银泰理财分红等多只基金发行。据统计,2003年成立的各类开放式基金首发总规模达到了678.45亿份。而2004年,仅1月份成立的三只准货币市场基金首发规模就超过150亿份。按此势头推算,今年开放式基金首发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在基金群雄奋起的时期,伴随基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眼球经济将再次凸现,品牌成为基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胜点。市场一直呼唤的“按市场需求发行”的愿望开始逐步转为现实,基金将越来越全面处于买方市场,基金公司优胜劣汰的格局将可能来临,市场份额将加快向少部分具有较强投资研究、管理能力的公司集中,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开始在证券行业体现出其价值。

  2、基金品种创新势头不减,ETF和LOF将成为2004年最闪亮的创新品种

  在基金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基金品种的创新势头在2004年依然将得到保持。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已经出现,ETF基金、LOF基金等也将不断涌现。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关于尽快推出ETF和LOF的呼声再次响起。在2004年2月上旬召开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04年将研究推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这一表态明确了监管层对开放式基金上市这一业务创新的支持。目前基金公司频繁地与证交所接触,一些基金公司甚至已经开始与银行和中央登记公司在进行LOF系统测试;而上证所进行的ETF招标也已接近结束,两家老牌基金公司可能入选。

  无论如何,ETF和LOF的推出都将对基金业产生深远的影响。ETF和LOF如果试点成功并大面积推出后,可能成为“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在技术和理念上的先行试验,而2004年2月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呼声终于得到正面的回应,基金市场的最重要的投资者可以从事证券二级市场股权投资,为ETF和LOF等产品的开发扫清了重要的障碍。

  3、《基金法》正式实施,封闭转开放有望出现转机

  《基金法》将在2004年6月1日正式生效,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指引和保护,突出维持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为封闭转开放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此外,2006年11月14日基金兴业率先到期,2007年则将有17只基金到期,封闭转开放留给基金公司可从容应对的时间已经不多。为避免封闭式基金到期被清盘的命运,实现双赢格局,基金公司只能提前采取行动,推出有利于各方利益的方案,在基本不减少基金份额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中小盘基金平稳地实现封闭转开放。而以下的两个条件在2004年基本上将得到满足,为封闭转开放提供了现实可实现性:

  (1)开放式基金的数量和资金足够多,基金公司的开放式生存问题基本上解决。

  (2)封闭式基金的资金量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趋小,封闭转开放对市场的冲击不大。

  三、中小盘基金历史折价率变化

  从1998年至2004年基金的折价率历史变化数据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小盘基金的折价率长期低于大盘基金,小盘基金则长时间处于溢价的状态。然而,自2002年11月份后,小盘基金的折价率开始逐步提升,2003年5月份后,中小盘基金的折价率终于同大盘基金基本上处于相同水平,中小盘基金终于摆脱了只有投机价值而无投资价值的状况,其投资价值开始逐步显现。

  四、中小盘基金历史业绩情况

  从1999年10月基金景博基金景阳基金裕元上市以来,中小盘基金整整运作了4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对比中小盘基金和基金整体情况,中小盘基金的业绩总体上并不比其他基金差,阶段性的甚至可以超越其他基金,投资中小盘基金,完全可以消除业绩跟不上其他基金的顾虑。

  五、中小盘基金的投资机会

  1、封闭期即将到期,折价率处于历史高位,是封闭转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自从2001年下半年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开放式基金逐渐成为基金的发展主流,鼓励封闭式基金发展的政策逐渐消失,一般投资者逐步淡出封闭式基金市场,封闭式基金逐步被边缘化,折价率不断扩大,封闭式基金最大的投资主体保险公司一直试图推动封闭转开放来解决封闭式基金边缘化和高折价率的问题,以摆脱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率带来的账面亏损,但鉴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没能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闭转开放的话语权逐步在向基金持有人转移,中小盘基金的即将到期则为基金持有人提供了最有利的舞台。折价率处于历史高位的中小盘基金可能成为封闭转开放题材的最大收益者,笔者预计2004年下半年有望出现封闭转开放实施方案,2005年正式实现封闭转开放。

  中小盘基金份数在2003年底只占基金总份数的11%,而2004年这一比例将更低,中小盘基金封闭转开放对市场的冲击将非常有限,如果中小盘基金率先逐步由封闭转开放,则完全可能出现基金持有人和基金公司双赢的局面。

  2、船小好掉头,变现损失相对较小

  单个中小盘封闭式基金的资金量普遍不大,单个重仓股的绝对数量和占用资金并不大。理论上,中小盘封闭式基金变现的冲击成本相对较低,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好。

  从被动防守的角度看,即使中小盘基金没有实现封闭转开放,在到期清盘当中,只要清盘时还有较高的折价率,仍能实现较高的清算收益。

  3、上涨行情继续分享基金净值增长的胜利果实

  从基金的历史运作业绩看,中小盘基金的业绩跟其他基金相比,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在上涨行情中,投资中小盘封闭式基金同样能够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净值增长的胜利果实,不会出现中小盘基金净值增长大幅落后于其他基金的状况。

  投资即将到期的高折价中小盘基金,一方面可以分享净值增长带来的成果,而且可以享受折价率缩小导致基金市价上涨带来的喜悦。

  六、中小盘基金的投资策略

  1、优先选择封闭期即将到期的小盘基金,同时结合基金的资产分布情况

  从基金公司面临中小盘基金到期的压力分析,一般情况下,即将到期的中小盘基金可能会被尽早地实现封闭转开放或清盘,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相对较少。在目前中小盘基金折价率普遍在20%左右的状况下,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从这个角度出发,即将到期的中小盘基金可以优先考虑。在投资中,对基金的资产分布进行适当的考察,按照国际化的视野和定价标准对资产进行定价,评估基金资产价值是否存在虚高的情况。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折价率相对较高的中小盘基金(历史平均净值增长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和历史平均净值增长率较高的中小盘基金(折价率差不多的情况下)。

  2、一旦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可根据情况果断分阶段建仓

  如果大盘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基金的重仓股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基金净值随之下跌,则基金的资产泡沫得到了进一步压挤,资产的价值比较实在;如果此时基金市价亦随之下跌,这时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小,防守的安全系数很高,此时是对中小盘基金建仓的良机,从事基金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果断分阶段建仓。

  3、当封闭转开放题材兑现后,市价出现大幅度上涨时,可根据当时情况决定是分阶段减仓还是参与封闭转开放

  中小盘基金建仓后,可以采取买入持有的策略,静静等待封闭转开放题材的兑现,一旦题材兑现后,如果中小盘基金市价出现大幅上涨,折价率缩减至8%以内,则根据当时大盘所处的环境决定分阶段减仓或参与封闭转开放。

中小盘封闭式基金到期情况一览
基金名称  续存期到期时间  基金规模(亿)  
基金兴业    2006-11-14          5  
基金同智    2007-3-13           5  
基金景业    2007-3-30           5  
基金安瑞    2007-4-28           5  
基金普润    2007-5-8            5  
基金久富    2007-5-20           5  
基金金元    2007-5-27           5  
基金普华    2007-5-28           5  
基金汉博    2007-5-29           5  
基金兴科    2007-5-30           5  
基金通宝    2007-5-30           5  
基金裕元    2007-5-31          15  
基金景博    2007-6-30          10  
基金安久    2007-8-30           5  
基金同德    2007-11-30          5  
基金兴安    2007-12-29          5  
基金隆元    2007-12-29          5  
基金裕华    2007-12-31          5  
基金融鑫    2008-2-4            8  
基金鸿飞    2008-4-14           5  
基金科翔    2008-12-13          8  
基金科汇    2008-12-13          8  
基金科讯    2008-12-13          8  
基金汉鼎    2008-12-31          5  
基金天华    2009-7-11          25  
基金金鼎    2009-7-11           5  
基金金盛    2009-11-30          5  
基金裕泽    2011-5-31           5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