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票据发行量将达万亿 根本目的是回笼货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7日 13:0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自去年4月22日以来,发行央行票据成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最灵活常规手段,而央行票据也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流短期券种,其连续发行和大量交易使其成为发掘和确立短期市场利率的重要载体,并进而成为从政策到市场、从资金面到市场利率的桥梁。 根本目的是回笼货币
发行央行票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收回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外汇占款增加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央行票据期限短,人行需不断滚动和追加发行以维持稳定的回收基础货币力度。央行票据净发行量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基础货币量、外汇占款和前期到期量。 从基础货币看,今年基础货币合理新增量约为7600亿元。从前期到期量看,去年年终形成3376.8亿元余额将在年内到期。由于滚动发行,总发行量可以放大,但年底形成的余额无疑应包含前期余额。最不确定的是外汇占款,如预计外汇储备增加1200亿美元,维持1美元=8.2767元人民币的汇率不变,则外汇占款将导致基础货币增加9932.04亿元。由此,如无其他收缩货币供应的政策实施,今年央行票据形成的余额可能达到5700-5800亿元,发行量将突破万亿。 招标方式折射央行意图 央行票据采用市场化方式招标拍卖发行,央行的两种基本招标方式是价格(利率)招标和数量招标。 价格(利率)招标方式能够灵敏地测试出市场资金面的变化以及货币市场即期利率的市场定位,在资金面趋紧的环境下,它将反映出上行的发行利率,而在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下则相反,价格(利率)招标下发行利率的转向往往意味着资金面或利率市场预期的转向;数量招标则显示央行对当前市场利率的引导意图,它的流标与否则反映了央行与市场成员间对利率水平定位差异与否。 今年以来已经低迷的利率能够有效地缩减央行调控货币供应的成本,同时在回收基础货币压力显著的条件下,由价格(利率)招标转为数量招标,以相当的利率回收市场流动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作用,及早将政策作用集中于控制基础货币增长。 拉长期限为调控腾出空间 央行票据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券。去年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中3个月、6个月和1年品种的比例约为4.6:3:1,今年以来这三者的发行量的比例为0.85:1.05:1。目前一年期票据余额达到2200亿元,已形成跨年度余额1300亿元。可以看出央行拉长了央行票据的组合期限。 央行票据期限短的局限性使其调控效果存在短期内回转的特点,政策效果不能持久,须靠滚动发行加以维系,这为后期的政策调控带来不断累积的压力。将央行票据期限拉长,有利于抵消这种局限性,为政策调控争取到更长的施效时间,并能够更好地与其他政策配合,减轻年度货币政策调控的压力。但央行票据的组合期限不宜过长,过长则有损于其固有的灵活性。 (上海证券报 建设银行 李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