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债券市场 > 正文
 
国债余额管理完善债市结构 三方受益五大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6日 09:3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12月3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中国:有效运作的金融市场"论坛上,阐述了未来两年财政部关于发展国债市场的设想,特别提出了将推出新的国库资金管理方式,实现国债发行的余额管理,尽快完成《国债条例》的修订,推出开放式回购和国债远期交易,扩大国债市场机构投资者群体等改革措施。在通货膨胀预期逐渐增强、固定收益业务面临严峻挑战的大形势下,财政部的设想无疑为债券市场指出了美好的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措施的陆续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其中,实现国债发行余额管理的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各方受益

  实现国债发行余额管理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对财政部而言,国债发行可以更趋灵活,可以在弥补财政赤字、满足政府支出需求、筹集政府投资基本建设的资金、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国债的金融功能,包括完善发行市场,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合理化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推动国债市场发展,并促使国债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对投资者来说,这将增加国债期限品种,尤其大大增加短期国债的品种,为进一步开发其他交易工具提供基础,同时市场流动性将因此大大提高,长债短炒的扭曲现象逐步矫正,国债将真正成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和重要的组合配置资产。

  对中央银行来说,短期国债的大量发行成为可能,必将丰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而且随着国债市场作用和地位的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越发完善。进一步而言,余额管理的实施将为财政部拓宽视野,更关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五大影响

  实现国债发行余额管理的具体影响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丰富国债的期限品种。实行余额管理以后,财政部就可以在一年的期间内,根据赤字和金融市场等实际情况,灵活地制定发行国债的期限,更多地发行中短期国债,大大丰富国债的期限品种。

  推动国债定期滚动发行。既然可以灵活制定发行的期限和规模,加上国库现金管理的实施,则财政部就可能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步在近两年连续发行7年期国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短、中、长期国债的定期滚动发行,并有可能制定和公布更加合理、透明的发行计划,合理引导市场的预期和投资行为。

  提高市场流动性。随着短期国债的增加,尤其定期滚动发行成为可能,从而弥补当前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多的缺陷,同时将大大突破现行额度管理模式下的国债发行规模,国债市场乃至整个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

  奠定基准收益率曲线。随着国债的基准期限从7年向两头尤其短期扩展,定期滚动发行,市场流动性逐步提高,加上推出开放式回购和远期交易,国债收益率曲线将不断完善、准确和灵敏,最终奠定国债收益率作为整个金融市场利率基准的地位。

  丰富市场的投资品种。国债的大量发行,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以及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形成,不仅利于财政部进一步发债,更促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加重视国债投资,国债将真正成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和重要的组合配置资产。

  平滑国债价格的波动。国债发行实施余额管理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将更加协调,市场流动性大大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的内生性和理性成分更浓,没有预期因素的影响力将大大减少,国债价格的变动更趋平滑、连续。

  [链接]什么是国债发行余额管理

  国债发行余额管理是指把未清偿的国债的存量数值作为人大对财政部发行国债的年度控制指标,考核年度末未清偿的国债的存量数值是否超过规定的控制目标,而不再考核当年实际发行的国债规模。

  (上海证券报国泰君安证券周理)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挑逗诱人引爆激情
寒冷冬日滚烫的爱
非常笑话
笑话大厨倾情奉献
荤的素的各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堵车? 它不堵!!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古城西安群英“惠”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