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沪深股市近期不断走低,市场空气弥漫,作为上半年行情的绝对主力基金们是怎样看待后市呢?以下是银华优势企业基金经理李学文的见解。
我们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证券市场行情的看法:
一、三个背离,决定了下跌空间的有限性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现阶段中国股市的运行存在三大背离:
第一,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与证券市场整体走势的背离
中国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阶段,第一季度增长幅度超过9%,上半年超过8%,全年增长幅度有望超过8%,整体形势十分喜人: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国内投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尤其是在政府投资所占比例相对下降的同时,投资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幅度超过30%,反映相应情况的基本生产资料消费强劲增长,表现明显的是工程机械、钢铁和电力;国内居民消费强劲复苏,在SARS不利的影响下,居民消费同比增速超过8%,汽车和住房消费尤其抢眼。如果不是“非典事件”的影响,今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创出几年来的新高。
然而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最近以来,阴跌不断,屡创新低,股票综合指数已接近今年以来的新低。但是证券市场必将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这是一个历史规律。
第二,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和市场平均股价屡创新低的背离
虽然遭受SARS事件的打击,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明显好于去年,而且其业绩真实性也是近年来最为可靠的(这一方面是监管力度的加强,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和对股票二级市场的查处,另一方面,在市场低迷,庄股时代的终结的情况下,已经很难获得二级市场高额暴利,上市公司本身失去了作假的内在动力)。
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平均股价却创出“5.19行情”以来的新低,每股在7元钱左右,许多上市公司在业绩上升的同时,其股价却创出历史新低,造成动态市盈率不断下降,使得相当部分股票凸显投资价值。
历史上,国外的股市之所以屡创新高正是因为股票价格虽然上涨,但由于业绩的上升,使得动态市盈率并没有上升。考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现在国内许多优秀上市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低于部分主流国外市场。
第三,境外股市尤其是香港股市的强劲反弹与国内股市持续低迷的背离
最近以来,美国、欧洲股市,甚至长期低迷的日本股市都在强劲反弹,与中国A股息息相关的香港股市更是牛气冲天,国企股指数更是创出5年来的新高,以至于出现青岛啤酒H股价格超过A股价格的罕见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在香港股市全流通的背景下,而国内市场股权仍然割裂,拥有流通权的A股其价格理应超过不流通的股票,因此其潜在价值是较大的。
二、理性看待证券市场的不利因素,部分核心因素可能向有利于投资者的方向发展
现阶段,从心理上乃至实际上对投资者行为和信心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股权割裂问题的看法
素有“达摩克利斯之剑”之称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悬而未决,似乎非常可怕,而这正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最重要原因。
经过理性分析,我们会发现,很可能未来的国有股减持成为支持股市上涨的实质因素:
(1)经过前一段时间高价减持不成功的惨痛经历,相信理性的监管机构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2)湖南省以净资产价格向外资大规模转让国有股的方案,引起市场的轰动,结果引出“既然国有股可以以净资产价格向外资转入股权,都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那么,按净资产价格向自己的老百姓(股民)转让是否应该呢?”的朴素道理,而且无数次以净资产价格场外协议转让给民营企业都可以行得通,而转让给股民就为什么不行。
这个道理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一旦成为社会公论,政府往往会高度重视,妥善解决。
(3)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已经表态,股市要增加吸引力。可以想象,按净资产价格转让无疑能增加股市的吸引力。
第二,资金面供给的收缩
由于中央银行采取了一些紧缩货币的政策,导致整体资金面偏紧:从2003年9月21日起,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随之,国债市场就开始大跌,8月下旬拆借加权利率加快速上涨,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利率的上升,对股市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但是,中国股市的历史已经证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温和变化,并不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运行轨迹。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股市并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一旦树立信心,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1)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
居民储蓄已经超过10.2万亿元人民币,许多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已经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储蓄新增任务。
(2)部分投资H股的资金可能回流内地股市
从2002年底至2003年9月1日,H股指数创多年以来的新高3366点,涨幅达81.75%,投资H股的机构和个人获利颇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股市节节下挫,部分股票已经跌出了投资价值,从而有可能吸引在香港的部分资金回流。
(3)未来5年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随着QFII的推出,加上境外许多权威机构都认为人民币未来5年内可能会升值15—30%,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国内股市资金来源的问题。
第三,持续的扩容压力
现阶段股市存在一定的扩容压力:超过200家已经上会的公司等待发行,尤其是超级大盘股长江电力等,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许多投资者预期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能年内恢复新股发行。
但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可以发现,即使将这些股票都上市,其融资规模可能仍然赶不上2000年,1995—2000年的牛市运行恰恰是中国股市高速扩容的时期,而2000—2001年的开始走熊并不是主要因为扩容的因素,这说明,一定程度的扩容并不能左右股市的运行。
第四,对QDII的担忧
前段时间,为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支持香港股市的复苏,曾有人建议加快推进QDII。
现在看来,这并不用过于担心:
(1)QDII并不能多大程度上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中央政府已经开始采取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有效对策。
(2)即使QDII的推出,考虑国内股市运行的状况,不管是以基金的形式还是以保险机构直接投资的形式,规模都不会太大,象征意义将大于实际意义。
(3)随着香港股市的强劲反弹,香港特区对中央政府出台有关支持香港证券市场措施的呼声明显减弱。
(4)由于QDII的出台需要中央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三部门的密切合作,从实际工作来看,如此重大的改革措施,需要上述部门相当时间的研究、磨合和沟通,近期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三、对政府和监管机构有关政策的预期
中共十六大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史无前例地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表述,这说明中央已经将资本市场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来看待。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改善整个金融市场的结构,化解间接融资比重过大造成的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已经成为本届政府一个重要的任务。加大股市融资和债券融资是增加直接融资两个最主要的手段,而目前最可能首先从加大债券融资开始。股票市场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较多,尤其是股权割裂造成的对流通股东的侵害,已经成为股市低迷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这个问题看来已经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在设法解决。这可以从尚福林关于“在发展中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得到体现。
据悉,中国证监会将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向国务院上报一份关于发展证券市场意见的报告,从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对今后发展证券市场的具体意见。我们相信,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份报告亦将推动一系列有利于市场和坚定投资者信心措施的推出。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三年的大调整,投资价值已经显现,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也必将在资本市场中得到反映,主管部门的努力和政府对市场的支持将给投资者更多的信心。我们认为,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越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受市场上过度悲观的情绪所影响和左右,冷静、客观地对市场的运行趋势做出自己的判断。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