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开放式基金扩容拉开股市机构博弈大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9日 10:16 新浪财经 | ||
广州万隆 成长投资顾问群 经过了今年中期的基金赎回高潮后,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又在悄然受到追捧。博时裕富8月27日发布成立公告。在7月10日至8月22日设立募集期间,博时裕富共募集基金份额近51.23亿,成为目前我国首发规模最大的股票基金。在这之前的8月15日结束首发的海富通精选基金合计实现36.9843亿份基金单位销售。 前期的基金赎回浪潮曾经让很多市场人士怀疑开放式基金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然而,8月两只大型基金的下水似乎已经在回应这一种怀疑的论调。其实,随着2003年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实施,老牌庄股的凋零,开放式基金已经在拉开机构博弈时代的帷幕。只不过,处于两个时代的交叉点上,难免夹杂着非主流的音符,毕竟任何事物的演进不会是一马平川。 相对于股市发展初期,市场上散户成群,大主力形单影孤相比。展望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已经是构成拉动机构资金的三驾马车。同时,随着国外资本大腕扣开中国股市的大门,其受到关注的程度似乎已经决定了其未来的影响力。 首先,券商的发展虽然暂时处于低潮,行业调整的阵痛未消。但是130多家券商和整个行业的注册资本扩充至将近1000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随着券商委托理财的逐步规范,未来控制着理财和自营两根琴弦的券商可能更好的弹动市场的脉搏。 而私募基金则在2001年达到了这一资本形式的极盛时期,当时据称股票市场天下二分而有其一的私募基金完全是市场的主导者,并在2001年初策划了一段新股演义。称霸一时的私募基金虽然在当年开始的大熊市中遭到了灭顶之灾,然而,从生死线上跋涉而来的幸存者却显得更加成熟规范。如果基金法能给私募基金一张身份证,将会更加有利于这一群体的规范和发展。不管如何,在市场的土壤中自发成长起来的私募基金,其生命力勿庸质疑。 公募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在今年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1000亿的股票市场投资额和应者云集的号召力造就了它的主流地位,其无出其右的资金实力和政策空间在上半年的蓝筹股大潮中已经是显露无余。经受了长达两年熊市的考验后,机构资金尤其是私募基金,操作理念渐进成熟。同时机构资金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已经在市场上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决定了市场的走势必然会呈现与散户时代的不同特征。在机构博弈时代,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由筹码集散到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演变,造成了股票价格结构的调整和股票指数的扁平化。 随着市场监管制度的不断成熟和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靠收集某只股票的流通筹码然后拉抬,高位制造题材吸引小散户入瓮的操作做法,其空间显然已经越来越狭窄。投资价值成长和长期持有会逐步引导潮流,虽然我们离完全进入这一阶段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上半年的行情中,这一点已经初露端倪,蓝筹股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却没有出现象往年行情那样百花齐放的情况,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特征就是机构时代身影的初显。同时,在往年倍受欢迎的小盘股却在上半年的行情中遭到冷遇,这主要归咎于开放式基金的操作思路。 上半年基金投资风格的突出表现就是个股集中度下降、传统行业的价值型、成长型股票成为基金持仓的重点,适合大资金进入的大盘股受到基金的关注。而2002年基金市场规模的大扩容,特别是开放式基金的大量发行,使投资基金日趋稳健化的投资风格更为明显。同时,由于中国股市现存的优质股票确实不在多数,大资金弃劣质股票而去,对少数绩优成长蓝筹的集中追捧自然会成就股票价格走势截然不同的境遇。同时,这种价格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必然成为市场的长期方向,只是在短时期内庄股时代的烙印尚不会完全消褪。 另外一个方面,由于筹码控制的操作方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分散投资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合适大资金进出走势稳健的大盘蓝筹逐渐受到青睐。蓝筹股基本面的稳定和股本规模决定股票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会越来越少。无论指数还是股票的走势,扁平化的特征将会逐步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