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胜到名镇

  ■ 陈有济

  古代“八景”是一个特殊的名词,指的是某一地区的八处著名景物的集合,全国各地大都有其地区的“八景”。早在明代,已经出现“儋州八景”这一提法,包括南薰载酒、白马涌泉、松林晚翠、笔架笼烟、龙门激浪、天堂春色、颜塘漾月、旧州西照等8处代表性景观。

  儋州八景的成员中,白马涌泉是相当特殊的一个。几百年来,白马涌泉的白马井,不仅一直存留,还从一处名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名镇——白马井镇。

  “白马井”最早是一口古老的井泉。它的来源自古以来有两说,都具传奇色彩。一说,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当时隶属于汉朝的交趾郡,有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自立为王。两年后的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奉光武帝刘秀之命,前往交趾平叛。马援在这次远征途中,曾到达白马井这片土地。大军经过白马井海滩时,部队长途跋涉,口渴难忍,一时苦于无淡水可饮。忽然,马援所骑的白马长嘶一声,起蹄刨挖一株小草边上的泥沙,众军士诧异。不多久,只见泉水喷涌而出。清甜甘美的泉水,解除了兵马饥渴之困。后来人们于此开泉掘井,命名为“白马井”。

  另有一说,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懿宗李漼命辛、傅、李、赵四将前来海南,进兵琼山县南境黎峒擒捉蒋璘等人。辛、傅、李、赵四将道经白马井,当他们在白马井的海滩上行军,烈日当空,人困马乏,有白马突然嘶鸣刨沙不停,一眼甘泉汩汩流出,军队燃眉之急得以解决。后来人们依泉眼打井,“白马井”由此得名。这两种说法,情节相近,人物、时间不同,今天流传最广的是前者。

  宋代以前,当地人于“白马井”旁建起了伏波庙,纪念伏波将军,后来被毁,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1952年迁至现址。

  白马井三面临海,北与洋浦港隔海相望,东连新英湾,西向北部湾。白马井港湾地势平坦,朝东北开口,状如一个葫芦,因而人称为“葫芦湾”,港东北水域较开阔,有优良的天然航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白马井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万历《儋州志》说到白马井筑有烽堠一座,配置77名兵员把守,昼夜瞭望,遇警则放烟。清嘉庆、道光年间,参将黄开广还在白马井沙墩设立了一座“定远”炮台,与洋浦的“镇海”炮台形成犄角之势,镇守港湾。

  1934年,儋县下分8个自治区,设白马井等217个“乡镇”,“白马井”正式成为了一个镇名,白马井镇也逐渐走向重镇、名镇之列。

  民国时期的白马井,在儋州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墟镇。成书于1935的民国《儋县志》称,白马井当时有商店40余间,鱼类行销最盛,杂货次之,设置了警区及税关。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兴盛,这一时期的白马井人文蔚起,英才辈出。诸如有“名将”之誉的潘江汉、革命志士吴明、名士万蔚周、名教授万蔚程、国民党陆军少将李本蕃、“三国”研究专家霍雨佳、数学家刘璋温、物理名师许禄丰等人,即是那个年代在白马井成长的著名人物。

  1950年代,白马井迎来了一次大的发展机遇。1958年10月开始,南海水产公司34艘渔轮连同1006名职工,陆续南下白马井港安家。勤劳的“南司人”在白马井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陆续建起了渔轮修理厂、水产联合加工厂、发电厂、自来水厂、网具厂、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文化宫、电影放映队和百货商店等机构和设施。随着南海水产公司入驻,白马井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可称得上是儋县境内最为繁华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隔海相望的洋浦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开发之时,白马井迎来了又一波发展。1992年5月,白马井经济开发区成立,步入又一个快速发展期,白马井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果。

  到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之际,儋州市将白马井镇部分地区和排浦镇辖区小部分组成滨海新区,白马井发展提速,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出一座城市的模样。如今,儋州在加快推进环新英湾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赋予白马井“城”的功能,可以预见白马井这个名镇的发展未来可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儋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31 新赣江 873167 9.45
  • 01-31 亿道信息 001314 --
  • 01-31 阿莱德 301419 --
  • 01-30 裕太微 688515 92
  • 01-30 湖南裕能 301358 23.7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