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成功拍卖。说到文物拍卖,有时让人感到痛心。最近几年,陆续有文物被国外收藏机构或个人以高价买走,其中大量文物还是刚刚从国外回到祖国的,最近的是去年曾创下中国古代绘画拍卖高价的宋徽宗的《珍禽写生图》,最终就是被美国收藏方买走了。文物流失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米芾的《研山铭》也是从海外回归的珍宝,这次拍卖,能不能把它留住?我们《经济半小时》的记者从现场发回了报道。
《研山铭》以2999万元卖出
下午5点10分,首都大酒店的宴会厅已经座无虚席,在708件书画作品拍完之后,众买家终于等到了此次拍卖会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709号拍品,书画国宝《研山铭》。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参加此次拍卖会的有将近600家竞买者,拍卖会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钟,最后一件拍品就是米芾的《研山铭》手卷。《研山铭》高36厘米,长138厘米,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作品。目前留于世上的的米芾大字作品仅为三件,《研山铭》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没有复本的孤品,这也使它成为目前价值最高的书画国宝。
刘拍卖师告诉记者,《研山铭》是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在今年春天从海外征集到的,曾经聘请专家进行真伪鉴定,被一致确认为是米芾的真迹,这也决定了《研山铭》的最终拍价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拍卖师刘新惠:这件作品如果公开竞拍的话,价钱可能是5000万或6000万。
虽然在正式拍卖前,《研山铭》的拍卖图录上已明确表明“本品为国家文物局指定文物收藏单位定向竞投”,但当拍卖师宣布具备竞拍资格的买家时还是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拍卖师告诉记者此次定向拍卖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惟一一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参加竞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国宝留在国内,由于《研山铭》已经流落海外300多年,卖家和拍卖公司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宁可牺牲经济上的收益。在一番争夺后,《研山铭》最终以2999万元高价成交。
拍卖师刘新惠:这件米芾《研山铭》的成交,是我拍卖以来成交的最高价钱。因为今天是指定竞投,这2999万也是国家的一个幸运,意味着《研山铭》真正的回归祖国,意味着中国艺术品得到一个应有的尊重。
《研山铭》一直藏于宫廷之中,自清朝雍正年间不幸流落到东瀛,被日本东京一家博物馆收藏。这幅真迹由中贸圣佳拍卖公司花巨资从东京征集到,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这位神秘的买家究竟是谁?国宝《研山铭》能否公开展出?我们的记者在现场进行了采访。
《研山铭》将在国内与老百姓见面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竞拍《研山铭》的599号竞拍者是一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的范先生,在竞拍成功后由专人护送离开拍卖现场。
记者跟随范先生来到拍卖现场外的一间房间,在那里竞拍者进行了现场验货和取货的程序。由于有警卫看护,所有的随行人员只能停留在外。几分钟后,范先生在拍卖公司易苏昊总经理的陪同下携带着2999万元拍得的《研山铭》离开了首都大酒店。记者了解到,范先生所在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是隶属于国家文物局的一家收藏单位,范先生表示在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之前不能向记者透露过多的信息,但是范先生一再向记者强调,国宝《研山铭》一定会择日向人民展出,因为此次留在祖国的《研山铭》,不仅是国家的国宝,也是人民的国宝。
再过一段时间,条件成熟后,这件作品一定会公开展出。国宝《研山铭》300年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由于拍卖公司决定将《研山铭》进行定向拍卖,使得它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公开竞拍能达到的价格相差甚远,拍卖公司和卖家因此获利大减。下这一决心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研山铭》背后的故事
作为极力促成这次拍卖活动的主办人,也是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的总经理,易苏昊告诉记者,对于《研山铭》以2999万元的价格一锤定音,自己在正式拍卖前就已经知道了,而拍卖公司并不是此次拍卖的赢家。由于易苏昊一再表示不愿意面对镜头,记者找到了多年从事拍卖的专家、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的顾问赵榆。
赵榆:在拍《研山铭》的时候不仅没有赚,而且赔了很大一笔数字。
赵榆告诉记者《研山铭》能够顺利留在祖国是非常不容易的。自今年春天起,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的办公楼前门庭若市,《研山铭》的回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海外的个人和收藏单位。
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的总经理易苏昊:大都会博物馆还派人来,派它东方部主任何慕文来看这些东西;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藏中国书法最好,如果大都会买不到,它买,它有的是钱。
根据我国的《拍卖法》,《研山铭》在入境时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已经颁发了允许出口的证明,因此海外人员或单位可以参加竞投,如果投中,还可以携带出境,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并不少见。
随着拍卖日期的临近,将国宝留在国内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国家愿意拨款,企业愿意出钱,就连米芾的老家襄樊市的相关领导也都赶到北京,甚至还动过全民集资的念头。
襄樊文化局副局长:很多市民听说了《研山铭》回归之后也都是非常高兴,非常欣喜,他们有的表示,全市号召起来一人捐1元钱,有的愿意捐50元、100元。
靠市民集资的方式来竞投国宝似乎还是不太现实,拍卖公司和卖主也深知国内的企业、博物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很可能输给国外的收藏机构。要想把《研山铭》留在国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定向拍卖,由国家文物局指定单位竞拍,所有的海外个人和收藏机构就失去了竞拍资格。不仅如此,为了确保《研山铭》能稳当地留在国内,此次国家文物局决定由国家出钱。
易苏昊:决定买这件东西,七个专家有一个会议,他们一致决定国家买。
赵榆:国家文物局的领导跟中贸圣佳公司进行了不止是一次的接触,易总讲的那一次应该不是晚上,几乎是一个通宵,因为夜间12点我在通电话的时候,他们还在谈。
主持人:谈,谈什么?赵榆表示国家文物局和拍卖公司协商的关键就是价格。价格定了,国宝就保住了。
易苏昊:在多少钱买这个问题上有分歧,5个认为3500万不贵,2个认为贵一点,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让步,3000万,3000万以下。
赵榆:如果不定向拍卖,起码公司三年的开销没有问题。
那么这次拍卖公司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呢?记者了解到《研山铭》是六位华侨集体从海外购得的,中贸圣佳公司进行拍卖主要挣的就是占一定比例的佣金。而考虑到定向拍卖,国家收藏单位的经济实力有限,拍卖公司取消了买家的佣金,另一方面为了说服卖家同意以2999万元的价格竞拍,拍卖公司连卖家的佣金也全免了。按成交价格的10%计算,拍卖公司就双方代理佣金的损失已经将近60万元。而拍卖前,作为中介机构,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不仅编辑出版了豪华精装的《米芾〈研山铭〉研究论文集》,而且还举办了《米芾〈研山铭〉书法艺术研讨会》,专门聘请所有著名的书画鉴定家进行鉴定,甚至专程赶到米芾的老家与现存的石碑进行对照,为这些活动投入的资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榆:光论文集就40万,再加上其它的开销,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何况国家出这个钱数比卖家让步的数字还要小一点,这个都得要由拍卖公司来补上。
主持人:如此赔本难道仅仅是为了赚吆喝吗?
赵榆:丢掉了挣更多钱的机会以后还可以创造,国宝出国门以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媒体在报道《研山铭》拍卖一事的时候给了它很高的评价,称它是文物拍卖的一次成功运作,是海外文物回流的里程碑。不过有关人士也告诉记者,这种定向拍卖的方式只是一个个例,它将不会成为今后国内拍卖市场的主要模式。如何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珍贵家当不再流失,还得需要全社会为之努力。
(《经济半小时》记者汤梦达、杨莱莱编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