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正文

《人在单位》第四集——我想有个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31日 14:02 CCTV经济半小时

  

  房子是什么,房子有墙,顶,门,窗,是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房子还有着着更多的含义,那个时候,房子是平房,房子的形状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单调的像火柴盒,房子是灰色的,房子,是一个人几十年一成不变生活的场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每一个人的梦想。房子意味着单位的好坏,级别的高低。房子是归宿,是幸福,是家。

  50年的单位生活,对于每一个城市居民来讲,房子是单位所提供的一项重要福利。

  翻开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福利一词的含义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的照顾",可见,单位福利的目的就是提高单位内部成员的生活水平。这种福利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单位的形成应运而生的。

  在中国单位走过的50年的历程中,单位就象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单位是无所不能的家长,职工是单位的孩子,在单位里付出劳动并享受单位提供的生活资料,单位的温情呵护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生老病死。单位,这个普通的词语,就这样逐渐被神化。

  张钺退休教授:单位那会儿是我的主宰,是依靠的主要的对象,生活的来源也是靠单位发工资,住房也是靠单位,什么都靠单位,所以以前计划经济时候,单位是个人人生的一个主宰。

  作为家长给孩子们提供食物,奖金,交通补贴,配给商品等等福利,是单位应该而且天经地义要做的事,在单位提供的诸多福利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房子,因为在当时基本上不存在住房市场,城市居民的住房完全依靠单位的分配,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福利分房。那个时候单位是否给你分房子,决定了你的命运和生存质量。

  《没事偷着乐》是一部90年代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由于单位没有房子,家里人口又多,住房紧张的辛酸故事。

  在单位里,房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紧缺资源。对房子的角逐,构成了人与单位之间最难以言说的情感。

  今年74岁的张钺至今无法忘怀单位分房的那一段经历。

  “我对房子要求特别迫切,因为我现在年纪大,身体不好,我需要结婚找老伴,找老伴,人家第一个条件看你有没有房子,所以你没有住房,就解决不了,但是住房必须向单位申请,单位如果不给你,你就解决不了。”

  1986年,张钺从贵州省科学院调到北京联合大学任教,来到北京后,他离了婚,独自一人住到单位分给他的一间只有10平米的平房里,那一年他58岁。单位分给他的房子在北京南三环附近的一个平房区,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修建于大跃进年代的土砖房,年久失修,条件十分简陋。

  “因为是公共厕所,一到夏天,苍蝇蚊子蛆都满了,简直你一走进去咔咔响,简直人没法进,想吐出来,那个使我印象最坏,根本不是人待的。”

  张钺在贵州时是单位里的科研骨干,享受着4居室专家楼的待遇,在他的记忆中充满对单位的美好回忆,调动工作后住房条件的变化,让张钺感到人生价值的失落。

  “86年87年以后,我患了前列腺炎,很严重,半夜起床五六次,大小便,小便在屋里还可以,第二天拿,大便不行,臭熏熏不行,所以那时候给我心里,我感觉心里,就想这一生,我奋斗这一生连个房子都没有得到。”

  空间的狭小和生活上的不便,使张钺无法在内心接受这个家的事实,已近60岁的张钺无奈之下过起了漂泊的日子,他寻找一切可供他住宿的地方,他借住过朋友的房子,住过公园,晚上还替别人看过公司,连自己的住处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找老伴的事。

  “一下雨水都淹,淹到屋里,把书都淹得还有一些,这个房子又太小,也摆不下,你看这个只有10平方米,这个建筑面积,外面是搭的一个破房子,做饭应该在这个地方搭一个厨房,现在堆得乱七八糟,我们隔壁是一个下乡知青。原来我这里都是书架,书箱都摆满了,原来都是书箱,床没地方放,床只好放在中间,放在中间,这个桌子也放不下,所以人进来只好坐在床上,所以就没有地方了。”

  在这里住了将近10年,张钺几乎年年都写住房申请,为了解决住房,为了结婚,他拼命工作,10年间,张钺获得1个发明专利,为单位带来几十万的效益,他多次获奖还评上了正高级职称,按规定他应该享受4居室的住房标准,可是单位每次分房,他就是分不到房子。

  “为什么不给,因为它分配制度不合理,分配不公正,而且分配不公开,不叫我们参与,里边有猫腻,当官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肯定都有房子,原来已经分了房子,又得新房,因为什么,他当了科长,当了什么主任,当了处长,又给他照顾,结果当教授的反而不给你照顾,所以我心里,分一次房发一次牢骚,分一次房子发一次牢骚。”

  1997年,张钺终于忍耐不住,他找到北京市人大代表反映自己的遭遇,房子的事有了一线希望。

  “(校长)把我喊到他的办公室,他说你现在分房你困难我们知道,因为目前学校房子很紧张,分你两居室先住着,别发牢骚了,年纪大了,免得伤身体,我说很好,我这两居室,他给我讲话,我觉得这两居室就固定下来了。”

  哪想到过了没多久,学校人事变动,原来答应给张钺2居室的校长从学校退休,2年后单位再一次分房,张钺的2居室又变成了1居。

  “原来李校长答应我两居室至少,为什么你给我一居室,他说比你困难的还有一家,另外还有个李教授,还有子女七八个人,住一居室,他说我们要分给他两居室,分给他了,他说你就委屈吧,我没办法了,我说你看你这样的事可以,就把我的找老伴的路子给堵死了,我肯定找不着了,因为当时已经找了一个副教授,她带一个女儿,她自己有一套家具,根本就摆不下,所以一看这个情况,人家又拜拜了,因此我到现在还是等于十年了,孤单一人,这个房子没解决。”

  1999年学校的最后一次福利分房,张钺终于分到了一套30平米的一居室,他为房子奔波了十多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

  在互联网上搜索"分房"一词,用时3秒,共搜索到29300条信息。如此多的内容,展现着在福利分房单位里,人和房子之间的百态,我们无法计算这里面有多少人因为房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因为在单位里分一套房子而放弃了理想,紧缺的住房和改善生活空间的愿望碰撞在一起,人与单位的关系一改平日的温情脉脉,有人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无奈。

  张钺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单位职工中的一员,还有无数的家庭和个人,带着与房子有关的记忆,幸福或不幸福的生活着。

  当单位里的住房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单位承受的压力也到了极限。

  安徽省马鞍山市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安徽省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几万名职工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基本上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马钢是一家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马钢拥有职工1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万,离退休职工3万,在马钢的发展中解决职工的住房一直是厂领导头痛的问题。

  王让民马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他是一个大而全,小而全的单位,我们也教育,我们有22所中小学,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没有,火葬厂没有,其它全有,都是自己的,都是全的都要房子,它的负担相当重,如果这样负担下去的话,它的市场竞争力肯定死了,它的人口成本很高,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了。

  80年代中期,马钢提出了一个解决职工住房的五年计划,每年投入一个亿的资金,用五年时间消灭无房户,但是五年过去了,无房户反而从原来的3000户增加到8000多户。90年代初,马钢继续投入,无房户却增加到1万2千户。

  1994年到1998年期间,尽管全行业效益不佳,马钢仍在五年中拿出了6.8亿元来盖房子,住房总量增长了近一倍,无房户也创记录地达到了1万5万千户。

  一个是人员多,都要公司分房,还有,外单位也来找,甚至我们的职工外单位有房子,他还提出来,马钢你没给我房。

  没房的要房,有房的也要房,住小房的想换大房,住旧房的更想换新房,分配住房这种高福利,诱发并刺激人们的要房欲望,然而,每一套房子的背后,马钢都要付出高额的成本。

  查显明马钢房改办主任:如果说解决一万职工的住房问题的话,大概每套房子再十万块钱,也就是说要十个亿,十个亿才能解决一万户职工的住房问题,就是平均来讲,那么企业要贴的话贴八个亿。

  “没钱,没这么多钱,而且你这个企业的效益不能拿来全部盖房子,还要创造效益呀,还要向国家做贡献纳税,政府不能不收我的税,都让我盖房子了,那不行,所以房子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职工讲,经理别给我们升工资了,解决房子问题,结婚了以后没地方住,你这是可想而知的,安居才能乐业。”

  电影《混在北京》片段:

  “科长您喝水,行行行,你把你老婆接过来生孩子,这房子你就占上了,你吃个橘子吧,你也别来这套,赶快回老家生孩子去,人家小刚这两天就搬回来了,你回去分人吧,你不搬,我找人把东西给你搬出去,你敢,你别说了,你要搬我东西,我他妈到你们家静坐去,占房怎么了,为什么有人能占,我就不能占,这房我还占定了,你走给我走人,给我走,我走还不行吗,哎,你是不是管房子的,这是解决问题吗,完全是把人往死里整嘛。”

  在单位福利分房的制度下上演了无数这样的悲剧,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们总是把原因归结到单位,主持马钢分房工作几十年的王让民,有他自己的苦衷。

  “福利分房要做到公正也很困难,这样就影响职工的情绪,曾经和党委书记开玩笑,衡量我的工作,我可以做到99%的公平,但是就这一个1%,确确实实影响职工情绪的,1%都不行,为什么,我一千套房子1%的话,就是十套房子,这十套房子如果我是开后门的,或者是通过关系的,或者不太公正的,不太公正,那就是影响群众的情绪了,我也干了这样的事,老百姓甚至到我办公室点着鼻子骂我,这样不公,这样1%的公正我做不到,我实在太难了,我做不到这种事,我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

  要房子的人说不公平,管房子的人说无法做到公平,福利分房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单位不仅要完成生产任务,还要考虑单位职工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单位内部环境就无法改善,1996年马钢分房,总公司一把手亲自出面协调,全公司上上下下折腾了大半年,因为分房引发的矛盾已经无法解决了。

  从1998年开始,国家宣布停止福利分房,代之以货币化分配,职工可以用单位补贴的钱加上住房公积金到市场上买房子,不够的话还可以从银行贷款,单位终于从福利分房的重负中摆脱出来,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拥有住房的梦想也许不再遥远。

  这位职工叫于学龙,他是92年参加工作的,他是2001年结婚的,就是如果说按福利分房,他应该到十年以后才能分到房子,实行货币房分配以后,他就买了一个房改上市的二手房,那么补贴一万三千八,公积金一万块钱左右,买房子只花了四万五,实际上他只有花两万多块钱,就把房子解决了,否则的话要等十年。

  我们无法确切的描述,福利分房的几十年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住房制度的变迁又将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是,中国的城市居民从未象今天这样如此的接近了自己的住房梦想。在告别福利分房的时代,我们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选择。

  今年27岁的唐健和他24岁的妻子舒羽,他们俩都在北京的一家网络通信公司工作,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都没有选择传统意义上的单位。

  唐健中国网通网络通讯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我不想去那种单位企业,因为我觉得在那里面,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百分之百,或者说是一个很大过程取决于自己,还是取决于周围的环境,或者说你的领导,你的上司。

  舒羽唐健妻子:我们现在不同于以往单位里的人,大学毕业了,分配我一个地,我过去之后,也许是一辈子就呆在那儿了,打开报纸,喝几杯茶,喝茶这么一天不做几件事,好像这种不大适合我们年轻人去做事。

  在公司里做了几年,有了一些积蓄,当时还不到26岁的唐健一天之内做出决定,买下了一套房子。

  “当时已经有了住房公积金,再加上当时的收入也不错,觉得买房子就是没有什么压力,所以才会觉得就很轻易的,就跟买一件大商品,就跟买一套家庭影院,买一个电视似的,就决定买这么一个房子,当时我又考虑,是不是一天决定买房太草率了,再想想能不能再想点什么不买它的理由,后来想了半天,真的没想到,说那就定了,买了吧,然后再说,可能是从毕业之后,工作以后这可能做的人生中间,真正自己做的一个比较大的决定,觉得还是有点成就感的。”

  唐健买的这套房子有100平米,价值40多万,买的时候他从银行贷款30万,25年还清,每个月他要向银行还1700多块钱。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已经深入到大家的思想,已经变成一个很普遍的事,可是一听说我们背了几十万的债,老人们都会皱着眉头说,哎哟这挣多少也还不回来,但是我们这个观念就不是这样子的,我买这个房子的时候,第一个我感觉就是说,我不再是要求谁,或者靠谁,我靠的是我自己,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改变,我们再也不会说老的国有企业,那些职工那样子,父亲、儿子这样一代一代的,一代一代地向国家来要这个房子,我们其实有能力来承受这一切,要过一种新的生活。”

  有了房子,唐健和舒羽按照自己的设想开始装修。他们忙活了大半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建材市场,品尝着为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的辛苦和欢乐。

  他们俩家都不在北京,以前一直是在外面租房子,生活虽然也一样甜蜜但毕竟是漂着,买了房子后,他们每天都沉浸在搬家前的幸福和对明天的憧憬中。

  2002年2月9日,这一天对唐健和舒羽来说值得纪念,期盼已久的新家终于落成,他们俩就要告别四处租房的漂泊生活,从这一天起,他们将拥有自己的家。

  “你们大家快吃吧,来来来,乔迁之喜,谢谢谢谢谢谢,谢谢大家。”

  2002年春节

  “套一句父母给自己的一句话吧,就是说现在都已经这么好了,比起他们来说,已经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所以一定要现在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好好珍惜两个人的感情,或者让这个家更加温暖,对我来说是个小窝,甜蜜小家,现在考虑的也就是这么多,我觉得起码为它,我付出了这么多,辛辛苦苦把它这个和唐建一块建立起来了,好好珍惜,好好过。”

  “成家立业,成家实现了,我想立业今年才20多岁,这一套房子现在对于我来说非常大的意义,毕竟是我们的第一套房子嘛,我们希望在这儿的生活每天都是幸福的。”

  单位的福利分房已经变成人们记忆中的历史。在那样一段岁月里,我们更多的体会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作为人与单位之间重要的纽带,福利分房的消退使人们自主择业成为一种可能,从依赖单位分房到自己购买房子,人们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今天,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事情不需要单位,当我们主动或被动的走出单位,我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从未有过的自豪,时代的变化影响着每一个人,只有当我们回首时才发现社会在变,人也在变。

  国家的福利分房已经没有了,只有靠自己把这个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赚的钱来买房子。

  靠自己,在变革的时代里,这或许是我们今天所能做出的选择。


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