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看明年物价走势(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12:33 中国经济时报 | |||||||||
2005年的物价总水平仍将在温和通胀区间运行 尽管市场化改革会在长期内通过增加供给来减轻通胀压力,但在短期内会使“缺煤”、“限电”、“油荒”等隐蔽性通胀显化,使资源和要素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增加短期通胀
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在需求增长、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了10-20%,某些城市的土地价格上涨30%左右,民间借贷利率平均上涨到7—12%之间,石油和煤炭的价格涨幅也都在20%以上,水、电、燃料等居住价格上涨10%以上,且势头不减。 资源和要素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构成物价总水平上升的成本推力,另一方面又有抑制总需求、进而紧缩物价的影响。但在已经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情况下,资源和要素价格上涨会带动生产资料价格(PPI)上升,并推动CPI继续上行。一些经济学者最新的研究认为,当前的PPI涨幅会在18个月内导致CPI上升到5.6%。而笔者自己的研究结论也与此类似。 如果:①上述资源和要素价格维持目前的涨幅;②行业的资源、要素成本比重为全国平均水平;③企业自己消化50%的增加成本;④其它因素导致的物价涨幅为2003年均值;⑤PPI在12个月内影响CPI上升50%。那么2005年PPI平均涨幅为9.4%,其中土地(假定投资率和当年投资完成率均为60%)、劳动力、资金、能源和原材料、其它因素价格上涨分别使PPI上升1.1%、1.0%、0.8%、3.0%和3.6%。而PPI上涨会带动2005年CPI上涨4.7%,其它因素导致CPI上涨1.1%,CPI合计上涨5.8%。如再考虑到粮食缺口依然存在、投资增长不会大幅下降、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维持高位等因素,理论上CPI涨幅应该高于6%。但考虑到市场化改革措施都由中央政府掌控,会通过限定提价等措施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使改革的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则2005年的CPI涨幅还可能维持在5%的心理底线附近,全年则可能在4-6%的温和通胀区间内波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