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从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看明年物价走势(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12:33 中国经济时报

  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价格涨幅较高的产品都具有一个共性:价格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很低,如粮食、石油、矿产品、公用事业产品等。当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时,
需求量不会明显下降,但供给能力提高更慢,这样就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价格也就持续上涨。

  一般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固定,因此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在于供给弹性。而产品的供给弹性又与资源约束程度负相关,与市场竞争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产品供给弹性过低主要受制于资源约束和政府不合理管制。可以说,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首先,政府在价格和市场准入方面的不合理管制是诱发和加剧通胀的直接原因。

  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几年对粮食流通领域的管制,只允许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其结果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国家政策在实际中很少得到执行,导致粮食价格和产量连年下降。而且,国有粮食企业往往还逆向操作,加剧而不是平抑了粮价波动。

  投资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是资源和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管制,严重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使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能源、资源等行业又几乎被国有企业垄断,非国有资本实际上还是很难进入,在供给缺口形成后也不能很快增加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国际传导也是如此。过低的资源和要素价格吸引大量外资企业将生产环节投资于中国,以超低成本生产并大量出口,加剧了国内资源和要素的供求紧张。这一方面直接推动国内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带动大量进口,并通过初级产品的进口将世界市场的通胀传导到国内。

  但是从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源约束。如果说政府的不合理管制降低了短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能迅速增加的话,那么资源约束就制约了长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我国人均耕地达不到世界人均指标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1/4,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58%,这些因素正在并将长期制约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我国的粮食、能源和资源缺口将长期存在。但即使这样,我国单位GDP的矿产资源与能源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粮食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17亿多亩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15亿亩。不合理的管制使得我国的资源被廉价过度消耗,资源约束难题雪上加霜。

  资源约束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但资源约束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通货膨胀,它应该引发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转变。但就短期而言,加快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取消价格管制,放松市场准入,使价格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并引导市场行为,对于减轻长期内的通胀压力是有益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通货膨胀新闻 全部物价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奇童梦乐
猫和老虎的混血儿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附身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