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奥地利经济学派
文| 简非
一般认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形成始于1871年卡尔门格尔《经济学原理》的发表。门格尔的观点经过两位经济学家,欧根冯庞巴维克(和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的热情宣传,引起了
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
不过,对许多经济学家来说,“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只是个历史名称。按此理解,奥地利学派只存在至1930年代早期,部分被微观经济学主流所吸收,部分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所取代。
弗里茨马克卢普曾几次列举二次大战前奥地利学派的6个主要观点:(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主张经济现象的解释应该回到个人行为中去探寻);(2)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承认只有参考有关个人的知识、信念、知觉和期望,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3)边际主义(强调决策者所面临的数量的预期“变化”的重要性);(4)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和进而对市场价格的影响;(5)机会成本(为某一目的而使用生产要素时所放弃的最为重要的选择机会);(6)消费和生产的时间结构(表明时间偏好和生产率的“迂回性”)。
二战后经米塞斯和哈耶克发展的奥地利学派还包括以下观点:(7)市场(和竞争)是学习和发现过程;(8)个人决策是在不稳定环境中的一种选择行为(此处认定有关选择机会也是决策的一部分)。在最近几十年中,美国学者再度重视该学派的传统学说。
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是因利率过低引起暂时性资源错置造成。形成资源错置的,是生产者预期部分公众愿意将消费推迟到与时间偏好的真实格局实际上相违背的程度,于是发起新生产过程。继后放弃难以维持的生产项目就构成了周期的下降阶段。
奠基者: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
第二代: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ǒhm-Bawerk,1851-1914)
第三代: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
第四代:FA哈耶克(F.A.Hayek ,1899-1992)
第五代:默里N罗思巴德(Murray N.Rothbard ,1926-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