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升拉美国家在其国际战略中地位的同时,拉美国家也开始“重新发现中国”。大量中国投资进入拉美,标志着中国对拉美能源与资源市场潜力的重视。而中国在拉美市场的开疆拓土,势必使该地区成为中美之间经济竞争的棋盘之一
中国资本突入拉美
文| 姚渊
在出席APEC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6日至18日对阿根廷进行了3天访问。访问期间,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一项投资金额达200亿美元的商业协定,而阿根廷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阿根廷大报《国家日报》在头版报道说,这是该国近10年来最大的一笔外国投资。
阿根廷只是胡锦涛此次南美四国之行的其中一站,其他三国是巴西、智利和古巴。这次访问是中国新一届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拉美国家,而对拉美地区有史以来空前的大手笔投资,表明中国已积极开始参与这个向来被美国视为后院的地区的竞争。
在APEC会议上,胡锦涛还将会见刚刚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
中国:以投资换取资源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等先期抵达有关国家进行准备。中国将与四国签署系列经济协议,对阿根廷的200亿美元投资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宗。中方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勘探及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牛犁表示,这是中国展开能源外交的“又一个利好消息”。今后,中国国际石油战略的目标是争取在15年到20年内,在海外形成一定规模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首脑外交手段加快了这种能源合作的进程,锁定与阿根廷的合作,凸显了中国对拉美能源市场的重视。
从中国传统外交战略上来看,拉美地区长期排在欧美、亚非之后,属“边缘国家”。直至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拉美市场才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分析说,目前中国的政策是引导企业前往拉美和非洲,获取稳定的能源等原材料供给。就能源而言,“工程换能源是个新思路,实际上就是投资换供给”。
今年,阿根廷发生了因天然气短缺造成的能源危机。这场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能源企业全面私有化后投资长期不足。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阿根廷政府制定新的能源战略,寻求外国直接投资,从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加工和销售。
“现在,阿根廷的能源大门向中国敞开,”阿根廷能源公司董事科尔西格利亚表示,“在资金或技术上,中国石油企业都有能力参与阿根廷的能源开发。”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埃斯皮诺萨已于9月来华,会见了中国石油企业负责人,讨论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合作。
吸引中国的还有南美的丰富金属矿藏。比方说智利的铜矿。铜矿出口是智利主要的外汇来源,而中国对铜的需求持续上涨,这无疑是智利所追求的市场所在。
中国已开始增加对智利的投资。中国五矿公司有意与智利联合开发价值5亿美元的Gaby铜矿项目。事实上,如智利矿业部长阿方索图兰多所言,“短期还有一系列开发项目,中国对此非常感兴趣。”今年5月,中智签订了一份矿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两国合资企业在智利进行铜矿的勘探与开采。 拉美:寻求新的贸易支撑点
今年5月、6月间,巴西总统卢拉和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先后访问中国。
拉美两个最大国家的元首在短期内接踵而至,这表明,在中国提升拉美国家战略地位的同时,拉美国家也开始“重新发现中国”。
在整个1990年代,几乎所有的拉美国家都遵照“华盛顿共识”,推行以均衡财政、放宽限制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结果却是“失望的十年”。一些国家遭遇了挫折,有的甚至陷入经济危机,比如阿根廷。
危机之下,左派容易获得选票。继2002年10月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巴西总统后,左翼上校古铁雷斯当选厄瓜多尔总统,中左派州长基什内尔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亦赢得了全民公决。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分析说,左派的胜出打破了新自由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拉美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以巴西为例,卢拉主张改变新自由主义政策,巩固南方共同市场,并加强同中国、印度的经济联系。在调整与美国经济关系的同时,巴西需要平等贸易的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就是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卢拉呼吁学习中国经验,并希望“与中国发展真正巩固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展开了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讨论。在此背景下,巴西制造的支线飞机卖往中国,而中国的巨额投资也落在了巴西。
2004年2月,宝钢集团与巴西CVRD公司在巴西圣易斯合资建厂的前期合同在上海签约。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海外投资项目之一。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说,宝钢最初的想法是就近利用巴西铁矿资源优势和宝钢的钢铁生产技术优势,实现宝钢的国际化经营。
事实上,长期以来巴西或阿根廷等国与中国的贸易并非一路顺风。
巴西企业界曾普遍担心巴西没有条件对中国开放市场,认为中国产品极具竞争力。巴西对中国的许多出口商品设置了贸易壁垒。
巴西贸易维护局公布的资料表明:截至2003年4月底,巴西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还在生效的共59起,其中中国13起;同时,巴西对外国产品正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关于中国与印度的案件并列第一。在阿根廷,中国商品也是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现在这些贸易摩擦出现了转机。
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长富兰说,巴方与中方进行了“富有诚意的商谈”,让巴西农牧业产品能更顺利地进入中国。作为回报,巴西将解除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措施。13日,两国达成了贸易投资方面的有关谅解备忘录,巴西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2003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67亿美元,是1999年时的4倍,这个数字还有增长10倍的潜力。中国-阿根廷贸易额也由15亿美元提高到31亿美元。同时,智利和中国正在谈判的一项贸易协定将在1年内将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35亿美元提升至100亿美元。
中美:在美国后院的经济竞争
11月12日,胡锦涛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正在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的战略伙伴关系缮共同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01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南美诸国时也发表过类似讲话。不同的是,这一次,伴随着演讲而去的是实实在在的投资与合作。中国已着手开拓自己的拉美市场了。
已宣布辞职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称“中美关系处于30年来最好的时期”,他也表示“美国更愿意在经济领域,而不是其他方面与中国展开竞争”。现在,美国人可以看到,这种竞争正在美国传统的战略后院展开。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经济师约瑟夫昆兰在其《拉丁美洲: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下》一文中说,中国在拉美的投资,使拉美的制造业、农牧业、矿业等都受到了挑战,拉美国家将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下”。现实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败以后,拉美国家正努力走近中国、印度及欧洲。
中国的拉美战略是全面的,以贸易为基础,政治、安全层面的合作也在进行。
2004年9月6日,《华尔街日报》美洲专栏主编玛丽欧格拉迪在该报发文称,中国取得了美洲国家组织(OAS)观察员地位、赞助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向海地派出维和部队,颇有在此与美国一较高下的意味。她说,“911”之后, 美国全力反恐,无暇顾及拉美,为中国的介入留下了空间。安邦咨询的分析师则声称,2004年后中国的这种介入加强了。
布什政府极为重视拉美的地缘战略地位。早在2000年总统竞选期间,布什便批评克林顿政府对拉美重视不够。入主白宫后,他又打破历届新总统首访加拿大的惯例,访问了墨西哥。而建立包括34个国家、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以抗衡欧亚贸易区、维护美国的商业利益,是布什政府经营拉美的第一要务。
美国驻OAS大使路易斯劳雷斯指出:为巩固美国的地位,美国必须抓住不断发展的拉美市场,否则亚欧的竞争对手就会乘虚而入。
自1820年代“门罗主义”提出以来,美国成功维持了对拉美地区政治与经济上的绝对影响力,并一次次化解了外来的竞争。新近连任的布什总统是新保守主义的积极推动者,同时又是自由贸易的鼓吹者,面对中国在拉美掀起的强大竞争势头,他会以何种策略去维护那个“美国人的美洲”的传统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