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7:37 《中国金融》杂志 | ||||||||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国内外
必须坚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方面。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很不完善,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根本消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生产力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突出表现在:城乡体制分割,产权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矛盾加剧,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任务还很艰巨,等等。这些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任务还很艰巨。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锲而不舍地推进改革。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要继续打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必须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必须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总结改革以来的经验,根据改革面临的问题和任务,《决定》提出需要切实解决好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是深化改革中一个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关键是做到两个始终“毫不动摇”: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是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恰当把握。三是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还要根据新的情况加以正确运用和把握,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四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权责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五是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决定》提出的六个“正确处理”,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必须努力学会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关系,避免片面性,以确保改革继续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