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 > 正文
 

陈明星:冷静面对中国企业的海外贸易摩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05:04 新浪财经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 陈明星

  2004年10月30日-31日,“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第一期在北京怀柔召开。

  “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由《环球财经》杂志社、新浪财经、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部联合发起,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宗旨为在全球化背景下,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
探讨中国企业是否已走开全球定位的关头,并对中国改革与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和献计献策。

  “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不定期举行,初步定为一月一次。形式为“不穿西服,不系领带,门户开放,不设边界,主题发言,自由讨论,专家与记者面对面交流”,力求把握中国经济领域的热点和社会发展进程的脉搏,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本期“发展与反思”中国论坛的主题是:“考验中国:经济全球化中的冲突与对策”。

  话题背景:2004年9月16日的晚上,一把火烧过了西班牙东南部小城埃尔切,烧毁了中国鞋城价值100多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的鞋子。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火灾,而是数百名当地人攻击中国鞋店的恶性案件。在世界各国都为发展本国产业而纷纷实施各种保护措施的时候,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才能为中国产业的发展拓展生存空间?

  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明星在论坛上的发言:

  埃尔切中国鞋城的一把大火,在使我们更直观感受中国产品在海外强大竞争力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问题的根源

  造成这一大火的直接起因,是中国鞋业在埃尔切的大量倾销或畅销,从而引发当地鞋厂的萧条、破产以及相关工人的失业。

  因为据统计,中国进口的鞋子平均每双售价3.7欧元,比西班牙本土制造的鞋子便宜了将近一半。因此,埃尔切中国鞋城的商店已经从过去的几家发展到30多家;同时,2002年当地有12家西班牙鞋厂破产,2003年增加到14家,今年头7个月进一步猛增到26家,失业工人1000多名,从而引发了相应的经济和社会矛盾。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一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粘性。

  我们知道,国际贸易的原则或依据,是国家间生产条件的比较优势。一国生产条件的改变,必然要求相关国家的生产和贸易的总量和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由于对内依靠市场、对外强调开放,因此发展的互动性较强、落差不大,矛盾相对较少。当然即使如此,也还有七、八十年代的美日贸易摩擦,以及绵延多年的欧洲各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等。

  近25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或生产条件的迅速改善,主要得力于三方面的战略性力量:一是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二是逐步对外开放;三是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1979年至今,我国GDP年均增长9.5%,是发达国家平均增长水平的三倍。

  这种状况,必然要求相关国家无论是生产和贸易的总量还是结构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还包括地区、阶层、职业的利益的明显甚至短期的较大反差!这不仅表现在矛盾业已显性化的鞋业,而且表现在或必将表现在所有的产业领域。

  在我国,它同样包括目前日益严重的下岗和失业问题等。

  经济结构因此的调整具有很大的粘性。即它需要一定的甚至是较长的时间。包括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新技能的学习、以及新设备的投资等。而且,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差距,仍将至少保持几十年的时间,对此可能引发的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可能应当有着充足的估计!

  在入世前后,我们讨论的重点,是中国能否经受的住国外高科技的冲击。而从埃尔切的大火上看,冲击是互相的;而且在经济的赶超中,中国民众可能心怀更大的希望、并因此有着更大的忍耐力。

  二、受益是互相的

  理论上或许可以严谨的证明,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以及改进后的生产条件,贸易双方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只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粘性,促使利益在地区、阶层等方面出现了短期的结构失衡。

  例如,中国鞋业大举登陆埃尔切,对其产业和利益结构的调整具有三方面的明显影响:一是部分产业如鞋业受损、而部分产业如房地产业受益。据介绍,在中国鞋商大举进入埃尔切后,当地的仓库价格从40万欧元上涨到110万欧元。二是部分群体可能既有受损的方面、同时也有受益的方面。如鞋业工人,收入减少、同时也感受到中国鞋业的物美价廉,三是客观上对当地产业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例如《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埃尔切的男鞋像个鲶鱼头,“过去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老不改进。”

  据介绍,目前埃尔切有二、三十工人的鞋厂都已算中等规模。无论产品款式、设计制作,还是生产成本,本土鞋根本没办法和中国鞋同台竞争;而且,随着国内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中国一些档次较高鞋将很快进入海外市场,并将对埃尔切的制鞋业产生更大的冲击。虽然埃尔切有着“欧洲第一鞋城”的美称。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埃尔切等地区或许应当更加专注自己的比较优势。因为中国出口数量的增加,同时也就意味着进口能力的相应提高。

  例如中国对进口欧洲的高新技术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却受到诸多人为政策的限制或障碍。这无疑是明显加剧了经济结构调整粘性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而充分实现和享受比较优势和生产条件改进所带来的财富和利益,这不仅需要企业和民众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三、改进我们的工作

  当然,埃尔切的大火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或不足。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战略上看,我们应当加强产品文化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目前占出口重要地位的民营经济,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较低层次文化到较高层次文化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其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就必然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产品质量阶段;二是产品文化阶段。这与我们从强调物质文明到强调精神文明或许有着同近的轨迹或内涵。

  1987年8月8日,由政府主导的杭州武林门广场的一把大火,针对的是温州的劣质皮鞋。17年来,温州鞋业的质量有了稳步和极大的提高。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埃尔切同样是针对温州鞋业的一场大火,可能既是因为其产品物美价廉的贸易摩擦,同时也因为其产品文化的明显缺陷。

  据调查,埃尔切的中国鞋业可能存在着偷漏关税、不向消费者收取增值税、雇佣黑工、违背法律规定的营业时间等。例如在埃尔切大火所焚烧的100万欧元的货物中,相关企业目前只提供了4000欧元的货物发票等。

  2、从策略上看,或许我们应当改进或更加讲究一些工作的方法

  例如,埃尔切是西班牙乃至欧洲的鞋城,同时也是我国鞋业在西班牙的生产和贸易中心。将我之“中心”建立在彼之“中心”的地域上,虽然有着市场渠道、技术、产品、工人、仓储等诸多借鉴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却有着直接面对面的竞争和矛盾。况且,埃尔切只是西班牙的一个小城(人口20万),市场容量本身也并不大。所以,权衡利弊后,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中心”迁移的问题;这很可能会受到新的迁移地的民众、企业和政府的欢迎和支持等。

  “天时、地利、人和”,“欲取之,必先与之”等古训,可能值得我们常思。

  值得强调或欣喜的是,这次大火也突出的反映了,我国企业应对海外危机能力的提高及其后的再提高。

  相关专题:

  西班牙烧鞋事件反思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西班牙烧鞋事件新闻 全部贸易摩擦新闻 全部发展与反思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