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日本的归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6:16 《21世纪商业评论》

  

  日本的归宿

  日本似乎是亚洲经济的传统“领导者”,在亚洲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势必有所作为。但
这并不能改变中国成为核心力量的趋势。

  日本是亚洲最早现代化的经济大国,可是其“经济起飞”完全以日美贸易为中心。尽管东京不断从事“日元外交”,日本经济实力对亚洲经济的带动却微乎其微。举例来说,在日本经济早已大幅度起飞的1976年,按照美国中情局统计,与日本一水相隔的“反共盟国”韩国的国民平均所得尚不及实行计划经济的朝鲜,实在看不到日本当时的经济高速发展给邻国带来的好处。而中韩建交刚十年出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额便超过美国。

  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前的最强势时代,日本才吸收了亚洲地区出口总额的20%(今天跌落到仅10%),而GDP目前尚远在日本之后的中国,2003年已经吸收了亚洲出口总额(含中国向美国出口)的31%,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以及澳大利亚去年出口增长的最大因素。换言之,中国目前对亚洲经济的带动作用已经远超最盛期的日本。

  文化和历史因素也不能忽视。远的不说,日本百多年来力争“脱亚入欧”,崇尚欧美而欺凌亚洲邻国,其所谓“大东亚共荣”,带来的只是血腥的杀戮和灾难。对比之下,即使有美、日针对中国和平崛起而宣传的“中国威胁”论,韩国在和中国建交十年之中,便出现“对华盛顿的忠诚向北京转移”。而据泰国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76%的泰国人认为中国是最亲近的朋友和盟邦,而只有9%的泰国人如此看待美国。

  “往事越千年”:明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进犯朝鲜,明朝政府组织大军入朝救援,在中国军队主力之外,免不了征召若干缅甸、暹罗(泰国)士兵点缀,摆出“国际联军”的架势,这与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情愿同盟”不无相似。可是关键的区别是:中国是为拯救盟邦的亡国之祸,而不是旨在控制石油资源的“先发制人”。“中国正在迅速地回到亚洲中心演员的传统角色”,而“中国威胁”论却销路不佳,良有以也。

  某些人士提出,中日两国应该仿照法德两国通过历史性和解领导欧洲的榜样。但是,法德和解的根本前提是二战之后德国经历的彻底非纳粹化过程,近日施罗德总理再次为二战后期波兰华沙起义沉痛谢罪,是最新的例子。从这一角度可以肯定,中日之间并不存在法德式和解的前提,而且在作为“二战翻案”运动一部分的“台独”问题彻底解决之前,中国也无法对日本作出实质性妥协。

  随着人口的老化和缩减,以及根深蒂固的排外性,日本的衰落是个无法避免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充满自卑和不安全感的日本文化,根本不具备向人类提供了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巨匠的德国文化的深度和自信。“文明冲突”论客亨廷顿说得好:日本是个“依附性文化”,亚洲传统秩序是其最终归宿。有一位韩裔美军军官几年前在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作研究,写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的报告,对亚洲未来局势作出几乎完全相同的预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