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发改委专家高世宪作客新浪谈石油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8:39 新浪财经

  

  主持人:现在的石油安全战略,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的外交战略?

  高世宪:能源外交在国家外交的地位不断的上升,不仅是中国,包括世界上很大的大国里面,俄罗斯能源外交这些年也是不断的提升,包括日本、美国,对能源外交,或者说能源军事,位置还是很强的。

  主持人:自从咱们成为了石油进口国之后,跟一些国家在石油上的争夺就特别的激烈了?

  高世宪:对。

  主持人:您本身是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你们现在的课题有哪些?

  高世宪:我们的课题涉及很多,包括像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的研究,我们从前期的研究里面做一些工作。我们也是一个研究机构,从一些思路上,从一些更长远的考虑上,推荐或者是一种建议,应该有什么内容,应该有什么样组成。

  主持人:从你们的角度来说,你们在战略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高世宪:从我们大的战略里面,一个是节约优先还是我们国家的长远的战略,我们能源本身不是很富有。如果我们采取大进大出的方式,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来讲是很大的制约。

  能源利用还有一个问题是环境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我们国家是以煤为主的国家,煤炭在世界上消费是老大,由于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造成了一些大气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全球性的资源的战略,从国内的资源量或者说生产能量来说,是很有限的。对国际的依存度也越来越低。这个因素里面是从经济性的战略,从国际和国内比较,从能源经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节约这个话题,大家很关心,咱们国家的工业一直是高能耗,同等的工业咱们国家能源的消耗比他们多?

  高世宪:第一我们从工业的结构上面,重工业和化工业比较大,这也是工业化加速发展里面的特点,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筑的材料,这几年钢铁、水泥、氧化铝占的比较多,这些都是高能耗的产业,这个比重占的多,对能源的消耗是很大的。这从产业的结构看。

  再一个看,生产一吨水泥和世界的平均水平和发达水平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里面我们还是有一些竞争的潜力的。

  主持人:你也提到重化工这几年的趋势,这是不是更加重了我们石油资源枯竭的趋势?

  高世宪: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有一些对于过热的行业,国家提到六个行业里面,都是在宏观调控里面可能要有所行动。从去年开始以来,采取的一些措施里面,在新批的项目里面,已经出现了一些效果了,这还有一个周期性的问题,对原来的项目还在继续的建设,还有一个延缓的过程在里面。

  主持人:可能一个国家到了咱们这个阶段,重化工是不可避免的?

  高世宪:对。

  主持人: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会很大?

  高世宪:不仅是石油,包括像电力、煤炭等等都是一些关联性的能源。

  主持人:根据你们的测算,重化工的形势延续到什么时候?

  高世宪: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基本上完成工业化之后,这个阶段就告一段落了。我们根据国家提到2020年基本上完成一个工业化,到2050年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主持人:就是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转移?

  高世宪:还不是这个概念,从产业的特点来看,并不是完全的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一些产业的变化,劳动力在一些产业中发生一些变化。

  主持人:还可以要延续十五、六年以上?

  高世宪:还是会有这么一个过程。

  主持人:那就是说咱们的石油安全问题还不是很乐观?

  高世宪:并不是很乐观。

  主持人:以前有人写过《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唤起了我们对粮食问题的重视。那么现在谁能供得起中国这么多油呢?

  高世宪:在十年前,包括有美国人里面提到在能源里面,中国威胁论里面也提到,包括后来日本人也提到中国威胁论里面都提到这些因素在里面。实际上从那些层面上,包括现在的美国,它进口三亿多吨在世界上老大,日本也进口两亿多吨,中国现在进口1亿多吨,中国在这个层面上并不是最大。

  第二我们的依存度不像日本是百分之百,我们现在60%还是国产的。

  主持人:这个60%可能很快还是往下调的?

  高世宪:这种趋势是还是不断的下降,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可能这种比例就倒过来了。

  主持人:就是他们说的威胁是存在的,我们未必是主观上的,但是客观上会形成一种争夺的?

  高世宪:这是一种市场的概念,首先是一个市场的概念,如果这样说的话,是不是出现了美国威胁论和日本威胁论呢?

  主持人:您觉得以咱们现在国家是不是对中石化和中石油有一种保护的措施呢?

  高世宪:现在我们国家从整个石油来看,如果全部算上,从石油生产商来看,只有三家,中石油、中石化加上还有石油,从垄断的程度来看,确实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也是在一个相对来说市场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竞争。包括三大公司之间,从我们目前也可以看到,他们之间也是有一些竞争的。从国家保护,从哪个层面的保护。实际上今年年底到后年年底,根据我们加入WTO的承诺,石油这个市场是应该完全开放的,这也不存在什么保护不保护了,进出口都包括了。

  主持人:成品油也开放吗?

  高世宪:对。

  主持人:到时候咱们的定价机制还会起作用吗?你刚才说国家发改委有一个统一的指导价?

  高世宪:国外也有这种东西,并不是中国有。各个国家都有一种定价的问题。

  主持人:在那个时候,中石化和中石油有没有竞争的优势?

  高世宪:从一定的程度上讲,还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从国内来看,老牌的石油生产商,在这个行业里面风雨几十年了,包括几大石油公司,从一定程度上看,他们已是国际化的公司,不一定是国际大公司,但起码是一个国际性的公司,他们都已经在海外上市了,都有海外的股份。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已经提前进入了国际性的公司了,也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

  主持人:现在有一些举措,在海外购买油田,或者是一些开采权,这个我们做的怎么样?

  高世宪:这个我们一直在做,外部环境的东西也是比较复杂的。从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里面,历来是热点的问题。一是在积极的参与,但外部环境并不乐观。

  主持人:并不乐观是不乐观到什么程度呢?

  高世宪:假如说一些老牌子,或者说假如一些其它的国家里面,甚至有一些其它的石油大公司里面,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我们在海外的勘探开发,或者是购买股权走过的路,很多快要签字了,突然有一个国际大公司出来了,以优先权等一系列的因素,使没有成交,这种先例不少。

  主持人:实际上国际大公司跟咱们都是又竞争又合作的?

  高世宪:同行之间首先是竞争的,第二才是合作的。还有针对以后石油这种领头羊,很可能是未来对这种资源的控制权有多大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