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郎咸平引爆国企改革讨论 > 正文
 

杨启先:产权改革方向正确 国资流失应该重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08:53 新浪财经

  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局局长、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研究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杨启先教授

杨启先:产权改革方向正确国资流失应该重视

  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的背景下,2004年14:00-18:00,新浪财经举办了“国企 产权改革与社会公正”沙龙,特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杨帆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浦志强律师等嘉宾,就近期讨论中的焦点话题进行坦诚交流。

  本次沙龙还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不少网友来到现场亲身参与,并作出高水平的发言,与专家进行对话,使得沙龙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进行。以下为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局局长、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研究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的发言:

  今天我主要讲一下国企的改革。

  我们中国的企业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效益不高,这个大家都知道,历史很长了。国企的改革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一个难题,国家很重视,一开始就要搞国企改革,跟联产承包责任制几乎是同时提出来的。

  计划经济那一段我也参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前期,当时我们的理论上还没有完全确立下来,苏联这种体制,还没有完全把社会主义归结为公有制而走向计划经济,所以存在商品经济的各种问题。从1955年开始,我们开始搞社会主义,就是单一的所有制:农村搞集体化,当时叫合作社或者叫人民公社,城市搞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对工业就是私人工商业改成所谓的公私合营。刚公私合营完,到1957年出现问题了。发现国有企业最大的弊病是“活力不强、效力不高”。这个现象当初毛主席发现了,对这个问题有所批评,认为这是体制造成的,而且是照搬苏联体制,毛主席提出要改。但当时没有很好地总结经验,为什么呢?就是认为管得过多,主要是中央管得过多。当时绝大部分企业,稍微大一点都十分重要,这是中央管得过多的毛病。从1957年采取大规模下放,企业绝大多数下放给地方管,1957年造成一场混乱,1959年没有办法往回收,直到1959年初期,基本上把下放的收回来了。

  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提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四人帮针对这个问题,归纳了“条条专政”。1969年大批判的时候,天天批“条条专政”,从1970年又改过来了,又怎么改了呢?还是没有其他的办法,还是采取下放的办法,说是当初下放不彻底,现在彻底地下放,包括鞍钢等一些大企业都下放了。一方面没有解决问题,一方面到1973年又造成一场混乱。1973年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又把企业收上来了。当时不知道怎么改?开始摸索这么一种办法,但不敢提产权,这个词都提不出来,用这种办法改,结果不成功。总理在的时候围着桌子团团转,也没有解决办法。

  这样一直拖到文化大革命以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的改革的方向,但并没有提出改革开放怎么搞,就提了两句话“对内搞活经济,对外私营开放”。这个实践依靠大家去创造,农村创造联产承包制,城里怎么办呢?当时就改“搞活企业”,从四川开始。怎么搞呢?还是没有经验。

  1979年中央专门组织100多人的一个调查小组,总结过去改革的经验,当时计委、经委必须都是老一点的同志参加。从调查的结果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看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国有企业的问题看来不在原来说的中央管得过多,还是地方管得过多;中央管或地方管都只是一种行政的管理,如果要解决企业的问题,搞活企业,必须适当的建立自主权。这时开始提到自主权了。

  究竟怎么回到自主权呢?当时开了很多的座谈会,和企业商量。企业就说我要自主权,但是我现在要自主权的话,我现在最缺自主钱,希望你们给我们钱。大家又想搞活企业,又想要企业自主权,但是自主钱国家财政不可能。后来商量能不能实行利润分层制,预算的钱不能给,只能赚利润以后,分一定的利润给企业。但是,由于财政的任务很重,100%的交给国家的财政,分多了不行,所以分了1%-3%,上到10%很少。

  开始的时候企业很高兴,分到钱以后,恢复了职工奖金制度,用这个钱发奖金,同时还可以搞一点厂长基金。但是钱非常少,分了两年,企业不过瘾,觉得太少了,别说搞技术改造,连个厕所都修不了,要求改革这个制度。没有办法还是按照利润分层,如果按照利润分层的话,又要调动国家的财政,所以改了“基数分层”,有的时候分了20%、40%,比例又大了一些。

  开始企业又高兴。在1982年的时候又不行了,企业纷纷提出意见:“基数分层”交的多的是原来效益好的,增加利润潜力很小,原来技术低的都是节约不太好的,往往钱就很多。搞得原来效益好的,分的比原来的差的要少。又搞不下去了。

  搞不下去的怎么办?我们又搞调查,调查世界国家究竟怎么做?调查的结果发现除了苏联这个国家以外,其他的国家一律都没有这种利润的关系,都是交税。这个是国家规定的所得的税务法,你利多多交,利少少交。1982年我们国家开始实行这个税务制度,当时我们叫“利改税”或者叫“以利代税”。当时财政任务很重,如果税务低了财政受不了,最后搞了一个“五四制度”,当时“五”留给国家,“四”留给企业,也有问题。后来我们叫“税利并存”的制度。

  这种制度搞了4年,又搞不下去了。到1986年底的时候,企业完成不了这个税收任务,有的地方不接受,有的地方逼出一个办法,实行全面承包责任制。原来天津是一个承包责任制试点,而且认为这个东西非常好。结果承包搞了四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当时我就非常反对承包,为什么呢?城市和农村不一样,所有制不一样,农村包了没有人兜底,城市人包了有人兜底,最后包了四年,不仅没有把企业效益包上去,反而把企业包成没有利润。

  没有利润的话怎么办?在1991年的时候,又包流转税,就是产品增值税等等包进去,这三批流转税在80%以上。利润税大概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几,利润税就少一点了,国家根本没法儿活,最后中央赶快发文件制止禁止包流转税。

  在1991年下半年中央专门开了一次经济会,总结国民经济的改革经验,这次改革又前进一步,就是把国有企业问题不是作为分利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经济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明确规定在1991年到1992年制成一个统一的转换机制的文件,1992年开始实行,后来转变成一个“经济第四条”的文件。但是后来还是不成功,为什么不成功呢?中央转机制是把机制推向市场,而我们搞的那个机制分利不能成功,政府和企业还是父子关系,最后又不行,没有办法。

  在1983年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一个决定,国有企业的改革明确地提出来,看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既不是让利问题,也不是放权问题,关键是国有企业的制度不行,所以提出对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而制度上怎么创呢?创出来一个“产权明晰、权责清楚、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么一套制度,这才开始接触了产权这个问题,前面根本提都没有提产权。所以,产权问题提出来不是某一个人提出来,我们这套改革的实践必然要走到这儿。从后面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就没法搞活。

  当时很多人思想不同,不仅是下面的同志不同,上面的同志也有不同,最后就发生了一场大争论。争论什么呢?就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争论的三个问题:一个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究竟应不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好多人认为制度创新这一提法都是错误的,国有企业就是国有企业,还创新什么?第二,制度创新是不是应该从产权改革开始?也就是先把产权搞清楚,否则就不行,产权改革一开始就要搞私有化,有的领导不同意;第三个,现代企业制度究竟是一个什么企业形式?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到了公司制、股份制,后来中央选了100个企业做了试点,我是试点副主任,最后搞下去还是没有办法,连方案都没有制出来,因为思想没法统一,所以根本没用。

  在产权改革不能搞的情况下,最后只能抓住“管理”,从80年代中期抓了好几年的管理,年年加强管理,年年加不强,有什么原因呢?首先你必须产权明晰,权责才能清楚,权责清楚政企才能分开,政企分开管理才能做好。如果政企分不开的话,企业怎么科学管理?企业科学管理是宏观决定的,所以如果前三句话不抓的话,只抓后面一句话就不可以。1984年的时候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国有制度改革的方向,很明确地提了出来,这是个方向,并且进一步提出用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制。

  这个时候企业已经很困苦了,大多数的企业拖到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地步。又提出了“三年解困”,“三年解困”的时候国家花了花了2万多个亿,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包括国家的注资、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债转股、中央储备金、贴息贷款。2001年的春天,曾宣布说国有企业成功解困,利润等指标都上去了。但到2001年7月份的时候,就又发现不行了,因为那些数字都是假的。

  所以,在党的十六大2003年的时候才提出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的问题,还提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有力、扭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实际上才真正地在理论上解决产权的问题,而且明确提出建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企业共同组建股份制企业,而且明确了公司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产权改革的形成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现在有的人提出产权改革搞错了,我认为不是这么回事。中国的改革最初谁也不想改革产权,连产权这两个字都提不出来,总是想绕开产权搞,但是一直没有办法绕过去。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搞了分利,但是不能解决问题。最后走到这么一条不动产权不行的路上。但是实事求是讲,产权改革不是要把产权全部改成私有制,这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也不是全部私有制,总有一些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实际上要解决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产权明晰,究竟数量能够清楚吗?我们的产权是多少根本弄不清楚,我们企业统计的数字只有一个帐面的总资产、总负债,减下来以后有一个净资产,但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从历史数据形成的,现实究竟是多少?根本不知道,这个里面究竟国家占多大的比例,企业占多大的比例,其他人占多大的比例,根本不清楚。

  第二,由谁来对产权负责?由谁来对产权承担这个责任?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这是一个虚职。主管部门根本不对产权负责,好多企业搞跨了,谁也负责不来。

  第三,产权还有一个流动问题,产权改革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解决私有制的路子,不是这么回事。具体地说,中央文件讲,产权改革实际上是两种做法:第一,调整完善所有制,有一些企业现在效益不好,都退出来了,把产权变成非国有的,这个就是所有制的调整;一种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的企业,实际上这个东西就不是产权转让了,就是重组,产权调整,怎么可以把产权变成一个企业,我认为这个是完全的正确。我们是不是政府就亲眼看到它流失也不管他了吗?不是这样的,政府管得很严,在90年代我们当时提出来产权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时候,当时国家规定多种所有制调整的形式,好多东西、好多地方一直没有处理好,后来纷纷告状,所以当时提出国有企业产权改制的问题。

  政府非常重视这个事情,不是说不管它了。但是国有企业不改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改的话,我们从几十年的经验来看,产权制度不改的话,国有企业绝对搞不好。所以我说这个产权国有资产流失应该重视,而且做这个工作是有好处的,前几年有一个美国教授写了一篇东西,《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是很惊人的东西。我们正确吸收经验,粮食产量上去了,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当时领导不让讲,不许批判,有一定好的作用。当然我们怎么重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具体的怎么防止流失是另外一回事。有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但国有企业究竟怎么搞?怎么搞好?我这么多年,没有听到更好的办法,曾经有人讲过,即使有好的办法,也不一定能马上推广,因为马上推广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找两个企业,放手让它试点。但是也做不到,如果试点的话,职工还往往不干呢。现在我认为还应该提出好的意见,你认为什么办法好提出来,我认为中央是会接受的,现在发改委也会参考这个方面的意见。

  我刚才讲的这个过程,不是走一条路走到底的,我们发现什么问题?就是中国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调整,调整到这一步,这一步有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如果不对,可以提出你的创新的意见,我就这么一点看法,我简单的讲一下,谢谢大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杨启先新闻 全部郎咸平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