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一生为热情所驱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 10:36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李翔 北京报道 一个好的采访对象应该拥有的素质李玲全都具备:拥有吸引人的观点;可以像唱片播放器一样按照自己的逻辑滔滔不绝;但是更可贵的是她能够理解采访者的意图随时转变自己的话题。这个刚刚回国一年的经济学博士看上去是如此年轻、头脑灵活、充满热情,但是她在美国却已经拿到了马里兰州Towson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她的职
似乎李玲的一生都为自己的热情驱动。在一篇当时很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的激励下,她认同了科技强国论,成为武汉大学78级物理系的一名学生。留校工作两年后,李玲又考上了物理系的研究生。但是一次试验让她发现了自己新的热情所在:学生们用一整天的时间,用仪器来准备实验所需的真空条件,但是真正轮到自己时,实验却只需几分钟;无效状态让她认识到,“更为重要的是资源配置”。在开明的老校长的支持下,李玲直接转到了经济系。1987年,李玲得到机会,到匹兹堡大学读经济。其后则是典型的成为学者的程序:1990年拿硕士学位,1994年拿到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工作是在马里兰大学的Towson校区教书之后得到了终身教授的职位。然后,用李玲的话说,她是被包括林毅夫、海闻等人“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信念”所感染,从而夫妇携带女儿回到中国。 尽管李玲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为中心做常务工作,但是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却仍然保持着国内比较领先的位置。 经济观察报:能介绍一下您对国内卫生领域现状的理解吗? 李玲:卫生领域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卫生领域的,而是中国二十年改革积累起来的问题在卫生领域的集中表现。中国卫生体制改革如果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没有出路。组建一个医疗社会网络,给老百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我觉得这是政府无可推托的事情。 医疗改革牵涉到了药、医药器材、保险还有国家的各项政策,要在宏观层面上协调发展。前不久诺贝尔奖得主弗格尔到中心做报告。当被问到美国下一个支柱产业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医疗卫生及其相关产业。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要迎头赶上。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现在政府老觉得医疗是个包袱,需要投钱进去,其实它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现在大医院的经济效益还是不错,但是它现在赚的很多都是不当的钱,高药费、高检查费,而且往往赚的是穷人的钱。由于医院的服务没有拉开层次,经济条件好的人也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服务而不去看病。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这些人所面临的不是“看病贵”的问题,而是“看病难”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在大的宏观层次上把医疗问题理清楚,国家要有明确的政策说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很多与医疗相关的产业都是可以赚钱的,不要把它们看成包袱。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国办医疗有它的难处,摊子大,包袱重。但是大国的优势是市场大,完全可以在规模经济上做文章。 经济观察报:医院产权改革是有效的改革路径吗?可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吗? 李玲:中国的医疗改革要放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个大层面来考虑,而现在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医院产权改革,但是医院产权改革只是医疗改革中的一部分。现在突出的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不是把医院产权改变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把医院的产权改变了,比如把医院卖给私人,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机制的建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看病可能会更贵、更难。 我们宏观上应该有更好的政策,不要单纯搞医院改制。国企改革最近就暴露了很多社会问题。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我们的医院现在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医院的投入下降,医院需要自己赚钱养自己,以营利为目的后,很多不好的现象就出现了,最终倒霉的是老百姓。 更加宏观的层次上的问题,比如药。改革20年几乎没有研发出好的药,都是在简单、低层次上的模仿,或者改变包装。研发是一种很长期的投资,需要国家政策。现在的药厂基本上都以短期利益为目标,或者是自身规模很小,无力研发。国家去投资研发,一旦做好,收益是无穷的。还有医疗器材。我们的器材很多都是进口,一个心脏支架在国外只卖不到1000美元,到了国内,加上关税等就是2000多美元。我们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一个医药器械都这么贵,看病怎么能不贵?除此之外,贵的原因还有医院以营利为目的,多卖药,让就诊者多做检查。如果不从源头上把药、器械的成本控制住,改制之后进的还是这么贵的药,医疗费用怎么可能便宜呢? 当然,改制可以带来竞争,但是不是简单的竞争就可以把医疗服务的价格压下来。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医疗市场上,以患者主导的竞争的结果是使医疗价格提高,而不是下降医疗市场的竞争,跟餐馆的竞争是不同的,餐馆的竞争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吃饭没有钱不会点燕窝不会点鲍鱼,尽管餐馆老板说鲍鱼多好。但是到医院去信息是非常不对称的,医生说你得做核磁共振,你敢不做?而且让你做手术或者检查之后,不像吃鲍鱼燕窝一样,知道好不好,可以评价。此外,吸引病人的方法一个是改善服务态度;另外一个是采用高科技和聘请名医,即使病人可能本不需要名医、高科技设备,医院也尽可能给病人提供。但是整个成本都提高了,而医院所增加的成本则转嫁给病人负担。所以,医院竞争常常导致医疗价格上升。 我们习惯于把市场化简单理解为私有化,但是私有化和市场化并不是一回事。市场是一个机制,利用供求关系调配资源以达到一种平衡,公立医院、合资医院、私立医院都可以存在于市场。我觉得我们应该大量使用市场机制来办我们的医疗,但是用市场机制不代表一定要私有化。公立医院完全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国家所有,公司化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