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辅礽老师和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08:59 中国青年报 | |||||||||
贺阳 我认识董老师并不早,但拜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并被其深深吸引。1989年4月,我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拜访董老师,想请他担任成立不久的北京企业研究所的顾问。在他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材料和信函。我向董老师说明了来意,并简单介绍了北京企业研究所。没想到董老师欣然允诺,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对“年轻人”的事业这
从那以后,我和董老师的交往很快地多了起来。我更加注意董老师的文章,我写的一些东西也常常寄一份向董老师求教。我还不时在研讨会上聆听董老师深刻而又平实的发言。 一次,我去外地参加一个研讨会。没想到在首都机场飞机的舷梯下碰到了董老师,更没想到的是,在呼啸的寒风中,他只穿着一件的确良衬衫,外加一件春秋衫———而且还没有系扣儿!我说董老师你不冷啊?董老师笑笑,又把裤腿儿提起来,让我看到他连条秋裤都没有穿,然后不经意地说,不冷,习惯了。后来我注意到,董老师的这种习惯保持了许多年,以致当听到他疾病缠身辞世的消息,我都不敢相信———他看起来瘦弱,可是实际上“火力”有多么壮啊! 记得有一次在国际俱乐部参加一个研讨会。休息时,董老师把我叫到一边,问我愿不愿意读他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我有点受宠若惊,当即表示,太愿意了。可想了想,我又告诉董老师,我怕自己的外语不过关。我中学和大学学的都是俄语,后来又自学了英语,如果不拿出一段时间强化,恐怕很难通得过考试。吃饭的时候,董老师又跟我说,你考俄语也行。后来由于公务缠身,我错失了良机。 还有一次在外地开会,晚上,我和几位学者接受邀请去酒吧聊天,惟独董老师不去,他要给自己的一个博士生审阅论文。两天下来,董老师硬是把一百多页的论文看完,并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 1993年8月,我申请研究员职务任职资格。按照规定,要由两名教授或研究员推荐。我给董老师和厉以宁老师打电话“求援”。三天以后,收到董老师寄来的写得不短的亲笔推荐书,落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辅?”,还加盖了他的名章———董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认真严谨的人———哪怕是在这样的小事上。 我“下海”之后,董老师几次让我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去参加他在经济所和武汉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的评审。他每次打电话来,我都心里发虚———我又不是博士生导师,有资格去指手画脚吗?董老师总是鼓励我:你没有问题。而且每次评委休息时,他都要对我说:“你讲得不错。” …… 得知董老师离我们而去,我不禁泪流满面———我失去了一位多么好的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