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O:想说爱你不容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01:08 中华工商时报 | ||||||||||
摘要:郎咸平炮轰顾雏军引出国资流失老问题 实习记者 江珊珊 本报记者 董砚龙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日前在复旦大学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中,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由于
记者了解到,在接到顾雏军的律师函后,郎咸平重申了其一贯坚持的观点:国有资产流失,是各方面没有配合好,MBO(管理层收购)不适合中国。 事实上,不仅是此次顾雏军与郎咸平抑或是海尔与郎咸平的争论,由于担心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2003年3月MBO被财政部叫停后各方对此的争论似乎一直不曾停止。 所谓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由于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员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它成为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 有关专家表示,MBO能理清企业产权,实现所有者回归,建立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对急需改革的中国来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以及法律约束等一系列相关的监管体制的不健全,致使MBO成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专家指出,由于管理体系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方式难以规范,产权交易程序不够透明。MBO企业出现收购价格没有缺乏定价依据,巨额资金来源不明,经理层还款计划不完备等问题,监管不力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素因。 郎咸平在质疑格林柯尔收购时曾经质疑,顾雏军通过进入收购公司管理层,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提高公司亏损幅度进而压低收购价格。 可以发现,如何衡量MBO是否使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争论中的焦点。中国人民大学的这位专家指出,正如考察国有资产是否流失有两个重要参考对象:产权和收益,MBO是否成功,有一个关键的标准就是看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国有资产是否存在流失。 他对记者表示,如果MBO之后通过税收能够实现保权增值,冰箱产业的整合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论断不攻自破。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评价标准还不明确,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是社会。因此,最后社会的收益才能衡量MBO的成功与否。 “最佳的方案是让国有资产的让渡价值也就是重组中的股权价值等同于国有资产的评估价值,从而实现社会公众权益的最大化”,中央财经大学的专家指出,国有资产的价值包括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但是在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部门尚未确立国有资产重组中的计量指标并对其进行控制时,这样的公平公正恐怕还是个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