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经济到经济北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 15:10 新华网 | |||||||||
2002年中,北京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海闻教授、张维迎教授被擢升为校长助理,分别主管学校的财务和校办产业,官职虽然并非顶尖,但却执掌实权,操控北大经济命脉。时隔半年,到了年终岁末盘点的时候,人们回顾他们的“政绩”,确实“不辱使命”。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传统的“学术北大”将以“经济北大”的崭新面目示人。北大的经济系历来名头很响;原本老牌的经济学院,六年前又分化出光华管理学院;一支海外归来的生力军在燕南园组建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俨然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北大经济在三家的合力下,
“制度创新”从“用人创新”起步 北大一位新锐的教授曾经痛心地说:“大学是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后的一个堡垒。”听过之后,大多数人都先点点头,再摇摇头:点头是因为赞同,摇头是出于无奈。高等教育这块硬骨头如何来啃,众说纷纭,长时间没有定论。 2001年到2002年,围绕着“制度创新”,吴敬琏等一大批学者竞相奔走呼吁,但他们关注的领域主要还在企业等经济实体,大学是他们发表演说为企业摇旗呐喊的阵地,也正是这里,或许才是最急需“制度创新”的地方。 “北大从来都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渗透在北大精神中,直接影响了学校各个层面的改革。”北大教育学院闫凤桥副教授说,“要想从制度上有所创新,必须先从‘用人’上下手,只有起用了最合适的人,才可能保证下一步制度创新得以顺利进行。”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两位经济学家才走进了学校管理高层。根据历来的经验,校长助理经过短时间的磨炼,将被迅速提拔为副校长,届时,他们的施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在他们走马上任之前,学校的财务由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主抓,校办产业归副校长陈章良教授负责。由于陈章良教授调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闵维方教授主动让贤,提出由经济学管理学家接替他们的工作。此议一出,附和者有,反对者也有。学校经过层层审核,经过数月的酝酿和几个星期的磋商,终于圈定了海、张二人。有资料显示,他们是北大历史上除马寅初外,职位最高的经济学人。 寻找“一流大学”的模板 翻看北大的校史,从蔡元培到胡适,再从傅斯年到马寅初,直至今天的许智宏,百年沧桑见证了30位校长的风范。明眼人不难看出,在历任校长中,解放前以国学大师居多,解放后则多出自理工类学者,惟马寅初一人,有经济学背景。但在他执掌北大的年代(5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初建,很难在学校的管理上有推古塑今的作为。如同北京与上海相继宣布,要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一样,两年前,北大、清华等高校也开始喊出了“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北大甚至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表——17年,要在21世纪的20年代圆国人的“世界一流大学”梦。 何为“一流”?专家们甚至已经把它量化得相当精细,复杂的评估体系包罗了学术科研教学的各个层面。一流的标准最终是以学术来衡量的,但片面地抓学术,往往事倍功半。精明的校长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最佳的方案还是从管理制度上着手,以制度变革促学术发展,从各种资源上支持学术。现在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一个典型的特点——对资金投入的要求很高,这已不仅仅局限在理工科,文科也相当明显。财务管理、资金运作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调配而言,举足轻重。经济学家利用本身的专长,来管理学校的财务等相关工作,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正效应”。与海闻同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供职的卢锋教授对此非常认同,但他也表示:“虽然张维迎、海闻以实践证明,他们确实为学校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就一定比别人管理的好,这里面有很多个性化的因素。”他的口气在严谨中保持着惯有的谦虚,“我自认为我本人就肯定不能胜任学校的管理工作,呵呵。” 大学需要“经营” 长久以来,大学一直被视为纯粹的公益性组织,神圣的知识殿堂容不下半点铜臭气来亵渎。校园里的人们一直固守着传统的“管理”守则,不肯越雷池半步,因为一旦超越这个范畴,就将被视为异类,遭到永久的排斥。 当时间老人走进20世纪的最后十年,市场经济的层层推进开始为尘封已久的校园注入新的血液。没有人怀疑经济改革的推动力之大,它不仅从数字上证明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渐渐缩小,更为懵懂的国内高校带来了革新的动力。 人们思维的变化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传统的规则与现代的理念还未交锋,就败下阵来。学者们,更重要的是领导们清醒地意识到,大学仅仅靠“管理”已经濒于末路,“经营”才是一条新的出路。这两个动词的宾语曾经被认为没有交集,但今天,至少“大学”一词二者可以共享。从管理大学到经营大学,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学校也可以作为经济体来运作。即便不能照搬市场经济的理论,但也至少可以引入一些规律,作为参考。如果将大学看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话,校长就是CEO。这个比喻听起来未免太荒唐了些,但不可否认,单纯公益教育的定位已经难以适应大学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演进将被赋予新的意义。 期待全职管理者 闫凤桥副教授显然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管理体制,他历数着国外大学的众多模式,言语中多少有几分期待:“国外大学的管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副校长一级的领导专门负责自己的工作,并不授课,是纯粹的全职管理者。” 反观国内高校,学校领导大部分是“双肩挑”,既是行政领导,又有教学职务。“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国还没有发展到社会化分工那么成熟的地步,没有学术资历就很难取得行政职务。” 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坦言,他在任期间,几乎没有从事过任何科研与教学活动。校长暂且不论,毕竟比较特殊,北大校长是由国家主席亲自任命的,带有很强的象征意味。 在国外大学里,学生见到管理者,职位高如副校长,也不会称他“老师”或“教授”,倘若他是博士,就称呼他为“某某博士”,如果不是的话,就直接称他为“先生”。在中国就迥然不同了,只要你是行政管理人员,都必须直呼“老师”,老师的范畴被无形中夸大了很多倍。这就是中国国情,也是一种中国文化,无所谓对与错,但管理的专业化却是一个国际发展的大方向。海闻和张维迎本身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经济中心”与“光华”是学校中最活跃的两个单位,他们二人的时间与精力已经被学校、系所以及社会活动瓜分怠京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经营思路势必会影响北大的核心管理理念,经济北大已初现端倪。“经济北大”将为北大带来些什么?包括校长在内的管理者和旁观者都在拭目以待。也许它的象征意义更大于其实际作用,但无论如何,我们看重的是一种趋势。或许若干年后,“经济北大”将带动国内更多院校走上一条变革之路。虽然中间会存在很多变数,但人们依旧会期待下去,准备迎来中国高等教育真正和国际接轨的一天。 新华网 2003/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