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斯坦利:要成为仰之弥高的金融巨头

2001年06月25日 10:3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晓枫/编译

  57岁的帕塞尔认为,摩根斯坦利要做的远不止是打败其投行业的传统竞争对手高盛,他的目标是成为仰之弥高的金融巨头,就像花旗集团和J.P.摩根大通。

  菲利浦·帕塞尔曾经雄心万丈。今年1月25日,摩根·斯坦利这位身高达6英尺4英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一次公司行政人员聚会上表示,摩根·斯坦利要成为金牌的金融服务公司,就像迪斯尼之于娱乐业,全盛时期的IBM[微博]之于电脑业。

  当时,帕塞尔的确有理由自负。就在三天前,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约翰·麦克递交了辞呈。麦克在业界颇富声望,1997年摩根被添惠收购前一直担任摩根的总裁。麦克的离去,标志着公司伤筋动骨的权力斗争终于以帕塞尔的胜利宣告结束。帕塞尔乘胜将麦克负责的投行业务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中年危机

  不过自那以后,帕塞尔似乎就失去了骄傲的资本。今年,摩根斯坦利的股票表现较同等公司落后了25%,根据分析师的预期,该公司第二季的盈利将下滑38%,大大超过其竞争对手平均预测水平的28%。帕塞尔只能大刀阔斧地裁员,已将6.5万名职员裁去了1500名,堪称摩根斯坦利68年历史中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由于IPO和购并业务量减少过半,看来进一步的裁员还在酝酿之中。与此同时,其他银行来势汹汹的高薪挖角也使摩根斯坦利面临精英流失的危险。一月份以来,仅德意志银行一家就挖走了摩根四位董事以上管理人员。

  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帕塞尔实施酝酿已久的宏伟计划。这位57岁的首席执行官认为,摩根斯坦利要做的远不止是打败“城里的孩子”——其投行业的传统竞争对手高盛,而要成为仰之弥高的金融巨头,就像花旗集团和J.P.摩根大通。为此,帕塞尔很可能会收购一家商业银行。为了得到利润丰厚的投行业务,摩根斯坦利必须向顶尖的大公司提供贷款,这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帕塞尔说,出路只有两条,“一是筹集足够的资本自己做,一是收购一家银行。”

  帕塞尔认为,要与花旗集团等一流银行分庭抗礼,摩根斯坦利就必须在全球建立起庞大的证券零售和资产管理分支机构。而在竞争残酷的信用卡市场,要么收购一家实力强大的对手(如市值达550亿美元的美国运通卡)扩充已有的“发现卡”,要么就放弃这块市场。

  1997年收购摩根斯坦利后,帕塞尔就希望能够同时挺进多个市场。但在麦克的反对下,这个计划迟迟不能实施。一位高盛的证券业分析师表示,如果麦克留下来,一定会坚持集中发展公司和投行业务。除了发展信用卡、零售和资产管理业务之外,帕塞尔弱化了摩根斯坦利著名的并购业务。他提倡客户满意度,消除部门间的隔阂,并以占领业界领导地位的观念影响年轻一代的管理人员。

  公司内部仍然有许多麦克的支持者。毕竟麦克是一手建立起公司投资银行部的元勋,去年85亿税前利润中有64%来自这个部门。风传麦克可能接替花旗集团主席桑迪·威尔或是美林证券的戴维·考夫斯曼,对此,两家公司都拒绝评论。甚至有人猜测麦克将重新回来执掌摩根·斯坦利。

  在赢得人心方面,帕塞尔缺乏技巧。但他一向能以事实封住反对者的口。1978年,他离开麦肯锡公司,加入零售公司西尔斯。1986年,他成功地发行“发现信用卡”,给了很多认为信用卡市场已是铁板一块的人当头一棒。之后,他一手将市值达47亿美元、业绩平平的添惠从西尔斯中分拆出来,四年后迅速壮大,收购了摩根斯坦利。

  业务重组

  帕塞尔准备卷土重来。他要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发展业务。比如,他认为向对冲基金经理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交易的进行和清算、会计、风险管理等等,会是大势所趋。如今,摩根斯坦利已经成为华尔街最大的对冲基金中介,为总资产达326亿美元的200多家对冲基金提供服务。帕塞尔希望,公司能为养老基金和互惠基金提供服务。他说,“没有人赞同这种做法,但这正是我们获得优势的有效途径”。

  在帕塞尔的指挥下,摩根斯坦利展开了大胆的重组。到现在为止,职员完成了一项交易或是提高了所在部门的收入,将得到丰厚的奖金。但从9月开始,公司将采用新的激励机制,把职员收入与某位客户付给公司的费用占该客户付给华尔街的总费用的比例挂钩,而不是单以该项交易的收入计算。公司正在修建一座32层的办公楼,将目前散布在纽约的职员集中在一起办公。帕塞尔还将表现优秀的职员编成一个小组,负责重组业务流程。这些人大多是极富进取心的战略师。

  维克拉姆·庞迪特和斯蒂芬.纽豪斯是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部新的负责人。他们挑选出15位年富力强、在公司平均工作年限长达17年的管理人员组成一支精干的高管队伍。这支队伍中大部分人来自证券、债券等传统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有4人负责策略、营销、风险管理、研究分析等全新的业务,其余的负责客户关系。

  今年三月,这支管理队伍牛刀小试,完成了一项令华尔街刮目相看的交易,将朗讯旗下市值达36亿美元的光电公司Agere Systems分拆上市。这是美国历史上市值第四大的首发股票。在电讯行业低迷的时刻,这项IPO的发行实属不易。这支队伍不仅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合理的定价,还完成了一项复杂的债转股,最大限度地为朗讯筹集了资金。这一战术为朗讯节省税款2亿美元。

  与此同时,证券零售部和资产管理部的业务重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今年五月,摩根斯坦利将四个不同的互惠基金团队合为一体,重新指派投资经理人管理这项高达4000亿美元的资产。这项变革使得投资组合经理人与主要公司的负责人取得了更好的联系和沟通。

  至于国外的运营,摩根斯坦利的投行已经占尽先机。在英国,摩根斯坦利管理着400亿美元的当地基金;在荷兰拥有利润丰厚的机构业务。1999年,摩根以3.5亿美元收购了西班牙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去年又以2.3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英国券商。在德国,公司正在开拓私人银行业务。但比起欧洲的大银行,或是美林证券之类的美国公司,摩根斯坦利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亚洲,摩根斯坦利正在尽力维持麦克多年来建立的关系。不久前,纽豪斯取代麦克担任摩根在中国建立的合资公司中国投资咨询的董事。麦克离开前,摩根斯坦利已为承销中国电信[微博]股票首发做好了准备,原本预期这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首发,现在这项IPO规模被缩小了,而且可能要延迟六个月发行。

  从西尔斯到摩根斯坦利,帕塞尔完成了一段精彩的旅程。至于他能否让投资银行业的这块金字招牌重放光芒,现在还不得而知。至少这是他的目标。麦克离开后不到两周,帕塞尔将“添惠”从公司名称中抹掉了。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