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游刃有余 欧日央行均回天乏力

2001年06月24日 11:17  北京青年报 

  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李文政

  近期欧元区及日本经济的负面消息不断增加,反映在外汇市场上,即强势美元仍是主旋律,辅之以持续疲软的日元,窄幅波动但未改下跌趋势的欧元。此外,上周汇市上南美国家汇率大幅波动。受阿根廷汇率贬值影响,其邻国巴西、智利货币均大幅贬值。至上周五纽约汇市尾盘时,美元兑日元报124.47,欧元兑美元报0.8571,欧元兑日元上探一个月高点106.66。从年初至今,美元兑欧元已上涨9.35%,2000年底欧元兑美元为0.9422,而美元兑日元今年以来也涨9.05%,去年底美元兑日元为114.27。目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都明显放缓,甚至有衰退的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惟有美元汇率节节攀升,形成一枝独秀局面。对比一下三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弹性,不难发现为什么投资者惟对美元最具信心。

  美联储下周有望降息,为投资者又添信心。美国目前除了制造业持续下滑以外,其他方面仍然健康。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对美国经济持谨慎乐观态度的人占大多数。人们对美国经济看好的原因还在于美联储仍有空间操纵利率政策,以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

  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表示,通货膨胀并非美国经济主要问题。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增长0.1%,低于预期的0.3%,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价格指数增长0.2%。如果没有香烟价格的增长,上个月价格指数将为负增长。即使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劳动成本上升,也很难看到短期内产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能源价格的上升虽然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但并没有传递到最终产品。4月份美国贸易逆差缩小,无疑又为市场添了一条好消息。4月份货物和服务的贸易逆差下降至322亿美元。4月份进口下降2.2%,出口下降2%。进口的下降表明企业正在减少投资,也进一步印证了经济仍未走出低谷。这使得本月底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

  对于下周美联储降息,各界人士已基本达成共识,差别仅在于降息幅度多大。据上周五路透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初级市场交易商认为美联储将于下周降息50基点,但多数仍认为FED将降息25基点。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已接近于零。欧元区5月通胀年率从4月的2.9%上升到3.4%,这是自欧元区1999年1月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远远高于欧洲央行确定的2%的通胀目标。扣除能源和食品外的5月核心通胀率从4月的1.9%上升到2.1%,这也是欧洲货币同盟成立以来首次超过2%的上限。而欧元区最大的经济动力德国经济可能步入衰退。德国央行委员雷克斯警告,因德国正面临一项由高通[微博]胀(通货膨胀年率达3.5%)、高失业率及弱消费这三者构成的危险形势,德国经济有步入衰退的可能。这就使得欧洲央行无法以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央行于周四宣布维持三种短期利率不变的原因。同时,欧元区各国的减税等政策也收效甚微。

  欧洲央行进退两难,日本央行也是有苦难言。据报道,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微博]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经济将处于剧烈的调整时期,这段时期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为0至1%。当前财政年度的增长速度可能为0%左右。不良债权仍将继续拖累日本经济的复苏。2001年第一季度日本四大银行集团的不良债权总额比上一季度增长了3.2%,达到13.1477万亿日元。在未来两年内大量处理银行坏帐估计将会使10万到20万人失业,可能降低居民收入从而影响消费者支出。日本经济驻足不前,物价出现负增长,政府大量投资也无法带动经济,央行指导利率已接近于零,使得日本央行难有作为。日本央行行长速水优周二称,目前的流动资金足够充裕,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无论提供多少资金,如果没有私人企业的复苏,日本的经济也不可能增长。故更宽松的货币政策首先需要结构性改革。

  就以上分析的市场格局看,资金流入美国,美元独占鳌头就不奇怪了。而且强势美元也符合美国整体利益。强势美元支撑了美国股票市场,抑制了通货膨胀,维持了投资者对美投资的信心,只是苦了美国制造业。自1997年早期以来美元已升值27%,已严重伤害了飞机制造业、汽车及其他资本品的出口。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