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张纪康
自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以来,全球经济被拖累出现全面下滑的态势,使今年第一季度曾经被预期有望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欧元区经济也未能幸免。按照常理,在呈全面走跌的全球经济面前,为防止经济的下滑,欧洲中央银行理应降低其已经稳定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基准利率。然而,犹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欧洲中央银行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
面前“顽固”地坚持利率的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五:
一是美国经济近期的势头仍然还不足以充分说明必将进入衰退。犹如我们在这两天所看到的,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长率,受益于消费者支出的增长,折合年率达到2%,不仅显著高于市场预计,而且还比去年第四季度创下的5年半里的最低GDP增长率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
第二,与数月前不同,欧元区已经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事实上,在欧元面世后持续贬值的那两年多时间里,经济增长业绩突出的那些中小规模成员国的通胀率尽管上升迅速,但德国、法国的物价却曾是欧元区物价稳定的中流砥柱。但如今占欧元区经济三分之一比重的德国也有患通胀之险,加上经济表现近年一直不佳的意大利所出现的加速通胀趋势,所以要让欧洲央行现在逆转货币政策取向,以放松银根扶持增长走向尚不明朗的经济,好像并非佳时;
第三,好不容易在一段时间里被稳定在90美分到1美元之间的欧元币值,确保其在欧元过渡期行将结束之前价值的稳定就变得特别的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欧元区乃至全球公众对欧元的长期信心,关系到各国政府是否在欧元的动荡不定之后是否愿意在它们的官方外汇储备之中增持欧元,而且还关系到12种欧币向欧元的能否成功转换,关系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之外的欧盟成员国对欧元前景的预期会否转好。因此,有助于确保欧元价值的稳定的统一基准利率,在近期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四,比之格林斯潘的猴急之像,杜伊森贝赫的那一头乱发却并没有表现在其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国际金融市场目前对欧洲中央银行留下的印象恐怕更多的是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应当看到,起于欧元面世前的欧洲市场大规模结构重组着实需要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欧洲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渐趋均衡的统一利率同样需要欧洲央行保持基准利率的相对稳定。
第五,退一步说,即便欧洲央行意欲利率的下行操作,恐怕也不当时。因为同样是为阻止经济滑坡,欧洲央行也许应当在美联储去年逆转货币政策操作方向之后就该适时降低利率,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但问题是那时的欧洲所想的,是“趁人之危”替代美国担当世界经济领头羊,结果错失良机。到现在,为抑制上升的通胀应当提高利率,但同时为阻止经济的减速而该降低利率,两难的选择决定了目前并非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些,犹如我们所见,欧洲央行惟有继续保持现有利率不变。《国际金融报》(2001年05月09日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