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2日,来自美洲34个国家的首脑和官员近9000人,将聚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省会魁北克市,共同商讨包括贸易、能源、环保、反毒品、民主等各国共同关心的议题,期望能整合美洲国家的力量,加快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步伐。
1994年,美洲国家首脑会议首次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与会的34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并确定以2005年为最后期限,正式建立一个“北从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届时,拥有近9亿人口、购买力达17万亿美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其经济规模将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它将从整体上改变西半球的贸易、就业和投资格局,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过去几年,美加两国领导人一直呼吁加速西半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克雷蒂安总理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多次表示,“如果我们继续犹豫不决地观望,我们将错过这个良机”。加“克罗普公司”上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7%的加拿大人支持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区,25%的人反对。促成美加决心加快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拉美国家近几年与欧盟和亚洲一些国家“打得火热”,由巴西、阿根廷等拉美5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过去几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大西洋彼岸的欧盟。克雷蒂安总理多次提醒美国领导人,“欧洲人正在抢夺我们的市场”。
统计数字表明,过去几年美国与拉美、加勒比海国家的贸易额呈年年增长的趋势,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对美国有利可图。有“重南轻北”倾向的布什政府,一上台就首访墨西哥并建议美洲国家在2003年前结束谈判,提前实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全面扩张。美政府一直把这个庞大的工程视为其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促进美经济发展和实行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但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在4月7日举行的部长级谈判中,成功地联合其他拉美国家将期限延后至2005年12月31日,挫败了布什的“单方面愿望”。
此间人士认为,拉美各国与美加两国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立场和如何达成共同协议仍有很大争议,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美国不愿降低对农产品的补贴;在世界贸易组织重新谈判之前,不开放美国农产品市场;也不改变现行的反倾销法律。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反对纳入改善劳工待遇和环保等议题。此外,美加与发展中国家在如何扶植中小企业、监控外国投资、确保国家主权、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原住民权益,以及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和魁北克省支持建立“地区共同货币”,反对美元作为基础货币,导致各经济体“美元化”等主张,都有很大的分歧,政治评论家估计这些议题难以在三天会期内得到解决。
美加墨三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来,三国间的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作为七国集团的成员,美加两国在美洲地位举足轻重。2000年美加双边贸易额创下7000亿加元的“世界之最”,美在加直接投资1860亿加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64%,加在美投资也达到1540亿加元,双方互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美加领导人和其他国家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并不“同心同德”,这突出反映在对古巴的态度上。拉美国家反对将古巴排斥在自由贸易区之外,但美国却坚持对古巴实行“不成功的封锁政策”,并要挟其他国家断绝与古巴的贸易往来。加拿大有心发展同古巴的经贸关系,但在美国压力下,又以古巴“未曾切实实行民主政治改革”为由,违心追随美国采取“抵制”古巴的态度。
除了古巴领导人不能参加这次美洲高峰会外,戒备森严的保安也是这次峰会的另一大特点。来自美欧各国的上万名抗议者和数百个民间团体代表,面对6000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以强烈的声音指责跨国企业集团为了私利而漠视公益。他们指出,如果峰会真的为美洲人民谋福利,与会者就没有必要举行“闭门会议”、“搞黑箱作业”。政治评论家表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亚太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家贝利也指出,在本次峰会上,拉丁美洲存在的各种难题不会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自由贸易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国家有利,美加在美洲推行自由贸易的时候,必须在有关协议内加入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条款,才能真正实现自由贸易和缩小南北贫富的差距。(邹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