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国际财经 > > 正文



注册50M免费邮箱
手机短信息传情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新浪财经隆重推出网上证券栏目
精彩回放
- 股民质疑:谁走漏了B股市场开放消息?
- 社科院专家:中国股市逼得投资者搞投机
- 沪深股市周三大跌2%以上 ST板块全军覆没
- 证监会将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将退市
- 散户告别股市自白:地雷把我炸出了股市
- 专稿:股市黑幕导致深层问题大暴露
专题推荐
- “并购2001”专题
- 日航侵犯中国乘客权益
- 股市十年培育成赌场?


疑难杂症无药可救 日本银行病入膏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2月22日 14:31 国际金融报

  十多年前,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致使其国内银行业在巨额问题贷款的拖累之下几乎全面陷入瘫痪;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银行业依旧是问题“丛生”,处境十分艰难。

  盲目贷款·坏帐成堆

  持续萎靡不振的日本经济使得身处东京金融区的银行家们每天都感觉如坐针毡,如今只要一家大型客户发生破产,或者股票市场持续出现下跌,他们都将会处境十分窘迫甚至是走投无路。银行家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在当前的日本经济形势下,这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非微乎其微,即使就股票市场来说,也只是在去年自民党(LDP)提议要刺激市场股价后方才稍有回升,一旦自民党的这些提议不能真正奏效,股价短暂攀升给那些重仓持股的银行所带来的“瞬间”帐面财富也只能算是一场“过眼云烟”。

  由于日本银行体系自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一直就处在几近崩溃的边缘,因而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金融动荡之后,日本政府专门组建了金融再生委员会(FRC),其目的是为了对日本国内金融体系进行彻底整治。按照当初设定的运作框架,FRC将在2001年完成其使命之后自行关闭。今年年初,FRC的确如期终止了一切整治活动,但大家所看到的却是,日本国内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现状距离1998年日本政府所提出的目标仍然相差甚远,各家银行被巨额坏帐、微薄盈利、股市下跌以及经济不景气等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的局面并未得以扭转,它们的处境与前些年相比甚至还有所恶化。

  追根溯源,导致今天日本银行业处于如此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它们一直以来所遵循的盲目贷款政策。泡沫经济时期的情况自然不必多述,而在此之后,日本各家银行为了填补泡沫经济破灭所遗留下来的巨大亏空缺口,继续大规模地向境内企业发放贷款。根据此间日本官方的统计,尽管大规模的信贷发放和回收的确使得一些大型银行的呆坏帐数量出现了小幅下降,但绝大多数地方性银行的呆坏帐数量反而呈现出进一步增长的态势。

  其次,现阶段一些日本银行还对其自身贷款的类型进行了错误的归类。例如,住友银行曾在去年3月份的年度清算报告中宣称,该银行在建筑行业的问题贷款仅为2650亿日元,这令众多市场分析人士大为不解,原因在于该银行仅在熊谷组这家目前已处于破产边缘的建筑公司所存在的问题贷款就已超过了这个数字。类似的情况在长期信用银行(LTCB)和日本信用银行(NCB)这两家全国性的银行表现得还要更加突出,在FRC将这两家银行的坏帐剥离出去并出售给第三方之后,这些坏帐居然仍以“优良资产”的名义被保留在它们的帐户当中。

  另外,人们普遍担忧,目前日本各家银行对其客户贷款抵押资产的真实价值大都存在着高估的做法。例如,日本主要城市的土地作为贷款抵押品的价格自90年代初到达顶峰至今,下跌幅度累计已达到了近80%,这意味着各家银行事实上大都低估了现实当中没有实际资产作为支撑的贷款比重。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去年3月份金融厅(FSA)对日本银行体系当中问题贷款所作的估计(63.3万亿日元)可能还不及真实规模的50%。

  赢利渺茫·合并滞缓

  2000年上半年,日本各主要银行曾一度突破颓局,并实现了近三年以来的首次盈利。但事后的分析和研究表明,这些利润当中的绝大多数并非由借贷业务所带来的,而是由于日本各大银行持有高增长股票的结果。当日经平均指数在2000年4月12日创下当年最高位20833点之后,便呈现出一路下滑的基本走势,这无疑对日本银行业造成了双重的打击:一方面,由于银行股在日本股票市场当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因而在日本股市的持续下挫过程中,银行股本身自然首当其冲;另一方面,各家银行所持有的股票市值也出现了大幅缩水,除非市场迅速回升,否则许多银行在今年春季年度财务核算当中都将无法逃避亏损的结局。

  日本银行业之所以一直以来都难以摆脱困境,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处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各家银行普遍发现很难实现盈利。根据汇丰银行证券公司(HSBCSecurities)银行业分析家布瑞恩·沃特豪斯的看法,日本各家银行在经历了数年的巨额亏损之后,尽管它们大都期望在2001年3月底财政年度结束之前能够实现盈利,但这种期望在目前看来,更多的还是要通过撇帐和杜绝增量坏帐出现、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的途径来实现。

  与此同时,出售股票在今年上半年有可能会增加部分日本银行的利润。此外,ING霸菱银行业分析家詹姆斯·费奥里罗认为,许多日本银行为了增加利润、提升长期竞争力,甚至对急需资金的IT行业也削减了投资。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日本银行在其核心业务———贷款业务当中仍然存在着经营亏损,并且迄今为止它们尚未发掘出任何新的利润增长点,因而不得不被迫将盈利的希望大部分都寄托于一些新近出现的业务品种。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国内连续发生了数起较大规模的银行合并事件,其中部分合并事件还造就了当前世界上规模数一数二的巨型金融集团,预计这一趋势在2001年仍将得以延续,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一些人据此认为,这一动向为那些至今仍“身陷囹圄”的日本各大银行树立了榜样,它们完全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帮助自身摆脱困境。但现实情况却表明,大型银行之间战略性的合并与其说是增进了盈利前景,还不如说是让它们成为了“大而不倒”的金融“巨无霸”。

  就在众多日本银行宣布合并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的今天,这些银行实际上大都仍处在积极的筹划和准备阶段。其中最为典型的情况是,并购者们不得不为了如何将各自独立的机构网点整合为一体而大伤脑筋。为此,主管日本金融事务的官员极为恼火,按照他们的说法,现阶段日本国内各家银行合并过程的进展速度太过缓慢。

  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宣布合并的各家日本银行仍然难以加快相互之间的整合步伐。根据沃特豪斯的分析,这种整合在瑞穗金融集团(由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三家合并组建)和日本联合金融集团(由三和、东海、东洋信托等三家银行合并组建)这两家“巨无霸”那里,将更是举步维艰。由于这两家金融集团均选择了组建联合控股公司的方式来实现融合,因而必然要比直接合并花费更多的时间。

  亏损惊人·安全堪忧

  伴随着日本股市的持续下跌,部分未曾进行股票投资套现的日本银行开始从当初可观的盈利逐渐变为了大笔亏损。詹姆斯·费奥里罗根据现行市价水平所作的估算结果显示,目前日本14家最大的银行当中,10家在股票投资上的帐面亏损累计已达到了惊人的2.1万亿日元。同时他还提请人们注意,如果这些亏损严重的银行将其持有的股票(哪怕是其中的一部分)强行止损的话,势必还会引起日本股市新的一轮抛售风潮。

  另外,根据分析家希罗纳瑞·诺扎西的推断,如果日本各家银行股票投资的亏损额继续增加,其最终的结果必将是部分银行连利息都无法正常进行支付。他警告说,假使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当年的所谓“日本升水(Japanesepremium)”(这是当初在1997-1998年金融动荡期间,国际机构出于信用风险方面的考虑,向日本银行所收取的额外利息)可能还要有所增加。

  在1997-1998年金融动荡的高峰期间,日本政府曾努力建立起了涉及整个日本银行体系的庞大安全网,基于这一原因,“日本升水”在今天几乎为零,这充分显示了国际机构对于当前日本银行体系安全稳定性的信心。就连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穆迪公司也指出,尽管时下许多日本银行的信用级别仅相当于墨西哥和俄罗斯银行的平均水平,即只能达到E或E+,但如果将日本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话,由于有着广大公众的强力支持,其平均信用级别仍将达到A。但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一度被认为是“密不透风”的安全网开始露出了破绽。

  所谓安全网,其实只不过是由四笔不同“基金”所组成的、总额达到70万亿日元的应急资金库。其中,有两笔“基金”是在银行倒闭时专门用来补偿存款者的利益损失,另两笔“基金”则是专门用于银行自身。具体来说,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一笔专门用于破产银行施救工作(如收归国有)的18万亿日元和一笔为那些问题银行补充资本金的25万亿日元,目前这两笔“基金”分别已被用去了6万亿和8.4万亿日元。

  从表面上看,目前可用于银行的“基金”数量仍相当可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今年3月下旬,这两笔“基金”当中的26万亿日元将会被用来建立信贷联盟,余下的部分将屈指可数。作为补偿,日本政府最近又专门设立了一笔总额为15万亿日元的“系统风险”基金以防不测之需,这笔基金的具体用途将由日本首相、金融厅长官和央行行长等共同商议确定,最后再由首相单独进行“拍板”。

  批评家们普遍认为,由于日本政府对于新设基金缺乏明确的运作框架,因而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归于无效。另外,此类基金的成功运作往往还必须要有一位能言善辩且深受公众爱戴的政治领袖作为后盾,现任的日本首相森喜朗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恐怕都将难担此任。去年夏天,日本政府曾动用公共基金以挽救濒临破产的崇光百货公司,结果却一败涂地。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广大日本民众迫切希望这类惨剧将不会在如今的“系统风险”基金当中再度重演。

  扭转乾坤·时不我待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整个日本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如何才能革除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日本银行业的诸多现实弊病,可以说是摆在本届日本政府内阁面前的首要课题。暂且不论改革的对象和改革的过程是否复杂,目前最起码有一点已经在社会各界当中取得了广泛共识,即从长远来看,日本银行业的改革问题肯定不能仅仅局限于银行业自身。以坏帐问题为例,一方面我们可以归因于是银行业的盲目放款,但另一方面借款企业通常也难辞其咎。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日本国内关于借款企业的整治工作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始。

  在现阶段的日本,银行业与其他经济领域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由于相当部分的银行普遍存在着放贷的冲动,即使是对那些极度缺乏信用的企业,它们仍然是“乐此不疲”,因而这在无形当中必然就会阻碍日本经济结构正常的改革步伐。反过来,经济结构改革的滞后同时又对银行业本身的正常运营构成了威胁,致使它们大都不愿承担更多的风险,从而向那些真正能够刺激经济复苏的新兴产业发放贷款。

  最近几年,日本各大银行又普遍出现了“惜贷”的现象,由此所产生的信用紧缩无疑在客观上加重了当前日本国内通货紧缩的压力。与此同时,部分日本企业为了保证日常的现金流量,相互之间也在不计成本地大幅度削价,这种做法不仅对那些正常经营的企业造成了致命的冲击,更严重的是,恶性价格竞争所导致的巨额亏损迫使许多企业最终都不得不将银行贷款视作是它们惟一的“救命稻草”。

  要想彻底扭转日本银行业以及整个日本经济的现状,上述循环就必须尽早打破。目前,日本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各家银行对其坏帐信息的真实报告和披露;二是增加对问题银行的资金注入,以帮助它们从速进行坏帐冲销;三是免除部分银行经理的职务,利用新人取而代之。为了确保上述工作进展顺利,可能惟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宣布部分银行破产或资本金不足的方式将它们暂时收归国有。采取这种非常规性做法的基本原因在于,即使政府部门实施了严密的监管措施,那些问题银行可能仍旧还会重蹈覆辙。

  尽管有相当部分的政府官员对于将问题银行短期内收归国有的做法表示全力支持,但不幸的是,执政的自民党元老们出于拉拢选民投票的基本考虑,并不希望赶在今年七月份日本上院选举之前就将长期以来潜伏在日本银行体系内部的严重问题公之于众。相反,当政者们近年来所一直遵从的做法却是想方设法刺激国内股票市场,他们的主张之一是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并自主决定再度出售的时间。事实证明,在证券监管原本就十分薄弱的日本,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原因很简单,上市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内部信息之便肆意操纵本公司的股价,从而造成股票市场的秩序混乱。(方卫星 编译)




发表评论】【财言广进】【聊天室】【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日本银行不良债权额已达33万亿日元 (2000/12/18 09:28)
日本银行东施效颦 合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2000/12/04 09:56)
日本银行加速冲销坏帐 (2000/11/24 11:10)
日本银行业受冲击 经济大喘气 (2000/08/11 08:40)
日本银行开会考虑终止现行的金融政策 (2000/07/17 17:00)
专家对日本银行合并意见不一 (2000/03/15 08:30)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新浪漫情话给最爱的人手机短信排行榜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时尚推荐:情人节经典电影海报欣赏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