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1月20日 10:06 新华网
新华网1月20日电可以说,对美国近年出现的新经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念兹在兹,关切程度,无人能出其右。 9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需求连年保持旺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内需的变化,受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大。据美联储统计,到1998年底,美国家庭持股票的市值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股市对消费开支会产生“财富效应”。比如,美国家庭从股市上多赚100美元,就会增加3美元消费支出。反过来,如果股市下跌,消费就会受压抑,从而减少内需,危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格林斯潘1999年8月就明确提出,由于越来越多美国人把钱投向股票市场,美联储在决策时,必须比任何时候都重视股市的变动情况。1998年以来,美联储数次减息加息,其间都把保持股市稳定作为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近年来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泡沫也随之泛起。由于失业率下降,人们的收入增多,加上油价近两年攀高,美国经济承受的通胀压力在上升。为了让经济适度减速,避免冲力过大而出轨,并且以短期阵痛来换取新经济的持续发展,从1999年6月起,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美联储6次调高了短期指导利率。但从去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出现紧缩迹象,不仅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股市也持续低迷。到年底,道—琼斯指数已经比年初下跌了6%;而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跌幅几近40%。1月2日华尔街新年一开市,纳指又暴跌7%,表明股票投资人的信心已如扶风弱柳。3日美联储就宣布降息,明显地是要尽快帮助市场恢复信心。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与以往一样,格林斯潘这次减息在相当程度上是要先发制人,防止衰退的发生。但也有比较悲观的学者相信,美国经济去年10月份就已进入衰退,只不过可靠的数字尚未到手,一时看不出来罢了。《华尔街日报》说,到底格林斯潘与他的同事们是把利率提得过高,还是等得时间太长,从而失去了扭转大局的机会,以至于把必要的经济减速变成了一场人们不愿看到的衰退呢?恐怕还要等好几个月才能弄清。 不过,从美联储的表态看,今后一段时期内,利率是会趋降的。这也是股市中人期待格林斯潘开出的济“市”良方。(完)
|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