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2011年G20戛纳峰会 > 正文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11月3日,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的红地毯上,送走了半年前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明星大腕后,又迎来了这个世界上的真正“大腕”——G20家国领导人。
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这个世界第三大电影节举办地戛纳所吸引,但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主会场中随处可见且极为醒目的本次G20领导人峰会主题词——“新世界、新思维”(New World, New Ideas)。
与以往峰会的主题词不同,这一次是法国担任20国集团(G20)主席国任期时,其领导人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特意钦定的主题词。从中不难看出萨科齐的用意,他的雄心是让这次的戛纳峰会成为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在这场峰会上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无论这些计划多么值得称道,它们都应当推迟到更合适的时候。在市场陷入动荡、欧元区面临崩溃危险之际,现在只能是关注短期问题的时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微博)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事实上,围绕世界经济短期前景的不确定性,已在近几个月戏剧性上升。商业和消费者信心转弱,投资决定被推迟,家庭支出受到资产价格下降和就业市场萎靡不振的影响。据OECD预测,短期内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偏弱,而欧元区部分国家的GDP增长还可能跌至轻度负值。即便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经历低于趋势的增长率。
英国《金融时报》极具粉刺的社论指出,这种阴暗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咎于政策制定不力。美国国会围绕赤字削减计划和政府举债上限喋喋不休地争论,这无异于美国竭尽全力要在戛纳赢得“最无能决策”的金棕榈奖。但是,欧元区各国领导人抢先一步、摘得了这个并不令人钦羡的桂冠——他们让希腊债务危机失控,使其威胁到欧元区的完整性。这个错误将为未来的历史学家们所鄙视。
国家信息中心世界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出于这个理由,欧洲以外的领导人必须向欧洲同行喊话,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从经济视角看,欧元区拥有自行解决债务危机的实力,不需要任何外部帮助。欧元区必须自救。
上月末结束的欧盟峰会出台了包括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杠杆化扩容、减记希腊债务和欧洲银行业重组三大内容的一揽子方案。分析人士预计,欧洲国家还将“趁热打铁”,谋求在G20上与其他国家合作,尤其是为EFSF扩容积极寻找“财源”,中国便是他们盯上的对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陈向阳表示,该方案至少存在三大缺陷:一是缺细节,还有待本月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具体敲定;二是缺资金,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一倍多有‘画饼充饥’之嫌;三是存在新变数,例如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事后就呼吁对其中的希腊救助与债务协议进行全民公投,而民调显示高达近60%的希腊民众害怕与反对该协议。
眼下对于急需现金的欧洲来说,拥有3.2万亿美元外储的中国,自然又一次的成为各国瞩目的中心。实际上,中国在G20峰会上受到各国“垂顾”不是首次,亦不会是最后一次。上届首尔峰会时一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景象至今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而这一次则是要求中国慷慨解囊,为救助欧元伸出援手。
“中国当然不应被‘忽悠’,以至于头脑发热、盲目地‘行侠仗义’,而应心中有数、冷静清醒,应主要通过IMF与‘金砖国家’联合行动的方式。”张茉楠说,至于欧洲经济与欧元能否转危为安,关键还得靠欧洲与欧元区自己,而绝不是靠中国。即使要参与施救,其主动权与方式方法也完全掌握在中国的手里,而不是由被救者说了算。
在此一过程中,欧洲的复杂心态需要深刻调整,其“旧贵族”的傲慢与优越感需要彻底摈弃。例如,英国《金融时报》居然逆势而动,发表“欧元区不需要中国纾困”的所谓社论,声称接受中国的救助将损害欧洲的价值观或利益云云,此论便是这种要不得的“旧心态”的充分暴露。
看看,这则当下在各相关国家首都流传开的“谣言”,就知道这种“旧心态”已经落后到何种地步了。“中国将向欧洲注入500至1000亿美元。作为交换,中国要求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欧盟对中国投资的安全作出保证。”尽管中国是否提出了这个条件作为投资的交换并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欧盟各国仍然顽固地拒绝给予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地位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已非举足轻重,但在政治上却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欧盟到底是否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中国,是否继续视中国为“异类”。如果这是一个“条件”的话,显然并不那么“过分”。
同时,谣传还称中国要求欧洲保证中国投资的安全。问题是,哪一个投资者不要求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保证呢?更何况,中国如果确实准备向欧洲注入资金的话,当然必须注意不再重蹈美元债务的陷阱,因而中国就需要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安全做出保证。本来,这是投资人对受惠者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但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有可能”对自己的投资提出一些“条件”,这几天已经成为法国政界几乎众口一词的抨击。
G20峰会尚未召开,东道国的媒体已经对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开起“重炮”轮番攻击,这在G20峰会历史上还是非常罕见的。
显然,新的世界已经确立了,但新的思维却难以形成,那个落后的旧心态仍在视而不见地傲慢着、阻碍着新思维。如今的世界经济正处于“危机的新阶段”,由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日趋分化,各国政策空间萎缩,政策协调难度正在加大。对全球经济来说,明年的形势可能相当糟糕。自2008年G20峰会以来,局面从未像现在这样利害攸关。快醒醒吧!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好,别枉费萨科齐总统的一番用意,让他亲自选定的那句主题词又成为了一个短暂而空洞的口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