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制造诱发美国舆论焦虑 担忧过度依赖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8日 08:39  环球时报

  ● 本报驻美国、英国、德国特约记者李勇(专栏)纪双城青木●本报记者郭芳●魏辉柳玉鹏

  “烟花与国旗,它们耀眼夺目、鼓舞人心,但同时它们也是美国日益依赖中国的例证。”对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中两个最重要的道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作出这样的评价。当天美国庆祝其第235个独立日,“天命大国”和“美国如此与众不同”的自豪情绪弥漫着整个国家。但美国人的“忧患意识”没有化成一缕青烟,“我们比以往更加依赖中国”、“中国会不会终结我们的超级大国地位”……类似的质问随着烟花一起在美利坚的天空“炸响”。一些美国媒体抱怨,对中国的依赖不仅使美国的庆祝活动和生活方式都变成“中国制造”,也让太平洋两岸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边紧巴巴过日子,另一边却在进行“花钱盛宴”,建机场、修高铁、筑大桥。美国真如一些人所说的成了“中美狮羊拍档中的羔羊”吗?中国学者金灿荣5日对《环球时报》打了一个比喻:美国已经用了百年的时间读完大学,中国则刚中学毕业,美国至少提前几十年预支了它可能被中国超越的焦虑。

  “我们正日益成为羔羊”

  “美国的成立之所以卓尔不凡,在于它是第一个基于‘人类以及政府本质’的哲学理念成立的国家。它致力于一个基本的真理———所有人生而平等。”《波士顿环球报》4日的报道代表了美国舆论在独立日的自豪感。《基督教邮报》说,美国民众普遍认为,历史和宪法使美国与众不同,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不过,自豪感喷涌的背后是美国人的忧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的一篇报道用了两个词来总结独立日———“爱”和“中国”。报道称,你能看到美国独立的末日吗?7月4日美国庆祝摆脱英国统治获得自由235周年,但现在却越来越依赖另一个国家———中国。从庆祝的烟火和旗帜上就能看到这一点。根据统计,去年美国进口的烟花近97%产自中国;至于2010年进口的星条旗,大约88%来自中国。2001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830亿美元,2010年这一数字翻了三倍还多,高达2730亿美元。美国赤字严重,顺差让中国能投入大批资金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建公路、地铁、机场、高铁和桥梁。几天前,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在青岛通车。2013年结束前,中国还将修建50多座机场,这相当于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在美国每个州修建一座崭新的机场。

  美国媒体上有不少类似的担忧。《大西洋月刊》网站4日说,庆祝独立日必须要宽松的“独立”定义了,除了热狗是在美国生产的,这场爱国仪式的其他产品都来自国外,非中国进口的星条旗只有40万美元的量。《西雅图时报》说,在全国庆祝独立日之际,美国气喘吁吁的经济却在提醒人们,我们如今对外国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我们需要它们购买我们的债务:中国和日本加起来持有的美债超过2万亿美元。我们需要它们生产我们穿的鞋和控制我们生活的各种东西。我们甚至需要它们购买更多我们生产的产品,因为增加出口对我们经济复苏尤为关键。这些依赖并不新鲜,但我们失去了多少经济独立越来越令人担忧。“我们比以往更加依赖他人,”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普雷斯托维茨说。他还表示,“依赖本身并非一定是坏事,问题是这种依赖对你有利还是不利……我们的依赖日益向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迈阿密先驱报》4日报道称,中国持有1.15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它抛售将大大扰乱金融市场。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但持有如此巨额美国国债使它能对我们拥有影响杠杆,特别是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在进口上,我们的依赖最为明显。今年4月,美国从外国进口了1822亿美元产品,其中296亿美元货物来自中国,占16%还多。这对美国的工资水平带来可怕影响,因为如此多的制造业甚至白领工作正流失海外,加剧美国贫富分化。

  “一代一代美国人相信我们是独立的并且将一直这样。已故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甚至曾经让我们歌唱并且认为‘我们就是世界’。但现在我们比以往更加依赖外国,特别是中国。”一名美国学者在加拿大全球研究网上撰文说。《今日美国报》报道称,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不仅仅是商品和国债,还有其他美国的骄傲,比如华盛顿耗资1.2亿美元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公园中的标志性纪念物———马丁•路德•金大型花岗岩雕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本月,连接旧金山和奥克兰的海湾大桥最后的预制件将从上海起运,这些工程犹如在预言中国将从制造我们的烟花和国旗发展到建设我们的大型桥梁和建筑。

  在这次担忧情绪集体释放前,美国媒体断断续续传出过一些类似声音。美国广播公司曾报道说,在中美建交30多年后,力量格局正变得对中国有利,美国对中国越来越依赖,今天美国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中国制造”,从家具到电视到电脑产业,已经外包给这个国家。阿肯色州新闻网最近题为“让我们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的报道称,在经济上,中国是美国政府最大的债主,在军事上,中国在亚洲展示肌肉。正如参议员格雷厄姆所说,如果狮子与羔羊必须共处,你必须确保自己是狮子。但在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上,“我们正日益成为羔羊”。

  “这是谁的世纪?”

  “美国每年以烟火、宴会庆祝7月4日独立日,这曾帮助美国人懂得解放的骄傲和重要性。但是现在,美国人已经迷失了方向。”美国《国际商业时报》4日这样说。报道还称,最近的民调显示,美国人越来越不相信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是一个衰落的超级大国。(上接第一版)路透社称,金融危机使普通美国人相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这一观念出现在2009年最艰辛时期,尽管危机影响开始消退,但这一看法依旧存在。

  大西洋的另一边同样有这种忧虑,特别是中国最近宣布购买一些国家的国债后,猛抬中国、自我唱衰的声音频频在欧洲媒体上出现。英国《每日镜报》6月29日刊文称,中国将英国继续跻身在世界一流国家之列的挣扎曝光于世人面前,卡梅伦首相只能谦卑地乞求这个上升国家拿出几十亿人民币拉英国一把。另一些欧洲国家也严重依赖中国,瑞典萨博汽车厂工人本月能领到工资全靠中国人预付了发动机的钱。中国还购买了大量希腊国债,救助债台高筑的希腊。报道称,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可与美国匹敌、甚至会超越山姆(专栏)大叔的亚洲超级大国的崛起。

  现实的情况果真如此吗?大多数理性的分析并不认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在一篇报道中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崛起的超级大国”的同义词,但它毕竟还带着“崛起的”标签。“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4日刊登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文章说,即便中国GDP在21世纪20年代与美国平起平坐,也不意味着两国经济在结构上平等。许多依据GDP增长的预测过于简单,忽略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和软实力。约瑟夫•奈估计在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可能在经济上追上美国,但不可能全面超越美国。

  “这是谁的世纪?”路透社最近提出这个问题。报道称,60多年来,美国从未受到挑战。在此之前的160年里,美国在全球经济阶梯上节节上升。现在虽然中国在迎头赶上美国,不久还可能在重要的经济和贸易指标上领先,但在其他领域将依然落后。《荷兰哨兵报》3日评论说,美国最好的时光是否已经成为过去?世界末日论者描绘的图景远比现实阴郁,但事实上,美国还拥有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创造力、开放和自由,拥有前进的巨大潜力。俄罗斯“专家”网站说,即使未来中国能超过美国,也不会短期内实现,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但目前中国社会关系模式与美国相比有一些优越性:互助、良好的家庭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勤劳和心理健康等,这些是中国未来超越美国的重要基础。

  也有一些分析强调,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依赖是相互的,美国没必要对此太忧虑。德国《法兰克福汇报》5日以“保险的外交”为题说,中国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陷入退化,如今再次回到大国行列,与世界强国美国平等而坐。“成功的中国”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衰退,两个强国将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加拿大全球研究网站援引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策的话说:“美国与中国像一对不幸福的夫妇一样争吵,但离婚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美国随时需要紧张感”

  “美国已经用了百年的时间读完大学,甚至已经取得了终身教授的职称,中国则刚中学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但赶超美国并不是几十年就能完成的事。在一些美国人眼中,中国读完这一课程只用了几年时间,美国的战略家们会对中国的增量如此快速而忧虑。美国是个“天命大国”,本质上非常自信,但在政治上却往往愿意把问题说得严重些,以提醒自己不要自信过头。

  美国军事政治专家乔治•弗里德曼最近在接受韩国《朝鲜日报》采访时说,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美国人表面上在笑,但实则内心焦虑不安。美国人担心“我们是最棒的,但做不到怎么办”。这让美国社会变得坚强起来。美国需要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压一头的紧张感。

  在美国舆论看来,担忧中国还有更多的考虑。《时代》周刊近日刊文说,欧洲人与美国人统治世界舞台多个世纪,对于其他人会夺走世界霸主桂冠感到不安。但我们为什么害怕中国崛起而不担心印度崛起?美国人对中国人拥有如此多的美国国债感到不安,日本人也拥有那么多的美国国债,但似乎无人担心。日本想成为世界第一,但只是在世界经济上。中国则不然,中国似乎正在挑战目前的经济格局与秩序以及世界政治军事结构。中国不满足于像日本一样向世界出售更多的电视机,中国人希望对世界有更大的控制,并且希望通过经济实力实现这一目的。

  《华尔街日报》5日附和了这种担忧。文章称,中国迅速崛起,确实有可能出现一个没有美国霸权的“亚洲世纪”。但亚太地区的繁荣需要美军承担巨大战略任务,保护海运安全,保护朋友与盟国。美国不应该削减在该地区的军事投入,否则中国会成功征服邻国,美国将失去长期以来的目标———阻止一个敌对霸权控制亚洲。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