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暴风骤雨的金融海啸渐行渐远,但次生金融灾害不断,国际金融乱象纷呈: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国际热钱乱窜、大宗商品与贵金属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齐现、货币战争硝烟弥漫……
在这些乱象中,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最大的输家,几乎所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着本币升值压力大,国内购买力却越来越弱的现象。以“金砖四国”为例,2010年巴西经济增速接近8%,但通胀水平上升了5.9%;俄罗斯和印度的通胀率均超过8%;中国也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
对于食品开支占家庭预算50%以上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食品价格上涨给民众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印度的洋葱价格飙升,比去年翻了一番;东南亚的棕榈油价格上涨,使得民众不得不减少食用油的消费。2010年,至少六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率在6%以上。高物价吞噬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也给调控政策带来了空前压力。
为应对本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发的困扰,主要新兴经济体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以“量化紧缩”对抗“量化宽松”。比如,2010年以来,印度央行六次加息,巴西央行利率已经升值11.5%;中国央行两次加息、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各国央行为阻击货币升值而屡屡干预外汇市场,对资本流动实施特别措施的“绝地反击战”也一再打响。
目前,全球经济似乎进入了一个“双速”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的“滞”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胀”成为各自的主要矛盾。这种不平衡打乱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节奏。新兴市场国家为避免通胀失控,必须收紧调控政策,但这又可能加剧投机资金流入和本币升值,加剧另一种风险。而连续的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叠加效应,很可能刺破新兴国家已经累积起来的资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