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俄经贸合作有望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3:02  中国青年报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11月16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接受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中俄主流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就温家宝总理即将访俄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王岐山副总理访俄并出席中俄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刘延东国务委员访俄并出席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俄罗斯“汉语年”、中俄各领域合作等问题回答了提问。

  李大使称,温家宝总理将于11月22日至24日正式访俄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其间还将出席圣彼得堡“保护老虎国际论坛”政府首脑会议和莫斯科“第五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等多场重要活动。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将就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协议、增进睦邻友好、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双方还将就政治、经贸、科技、能源、人文等各领域合作签署一系列文件。李大使强调,温总理此访是今年中俄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对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李大使指出,中俄经贸合作已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中方统计,今年1月至9月中俄贸易额达402.6亿美元,同比增长47.3%。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中俄2010年全年双边贸易额有望接近和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中俄2008年的双边贸易额为568亿美元)。李大使说,当前,中俄相互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规模迅速扩大,能源、核能、航空、航天、科技、运输、通信等领域的重点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深加工、经济特区、本币结算等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双方协调推进各自国家的地区发展战略,边境地区一批跨境基础设施和开发合作项目纷纷启动。双方的利益纽带不断增强,合作面不断扩大,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方对此成果感到满意。中方希望中俄双方今后能够本着“巩固成果,拓宽领域,提高质量”的原则,落实已签署的合作项目,开拓双边合作的新思路,把中俄经贸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李大使表示,近年来,中国华为、中兴、一汽、山推等知名企业越来越重视在俄品牌推介和广告宣传,经常参加莫斯科的大型国际综合和专业展会,这也是两国经贸合作由“规模扩大”转向“品质提升”新阶段的客观反映。李大使认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关闭事件致使中国商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原来在该市场经营的大部分华商已撤离莫斯科。目前,华商普遍感到“大市场模式”已走向尽头,并已开始转变已往的经营方式。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支持现代化经贸合作平台的建立,引导促进华商尽快实现经营转型,启动规范的公司化经营。中方希望这一举措得到俄方理解,并得到俄方在劳务配额、配套道路和货物清关等方面的更多支持。李大使相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俄经贸关系在内容、质量和领域上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在谈及能源合作时,李大使称,近年来,中俄在石油、天然气、核电、煤炭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有些合作项目已经顺利启动或实施,有些项目的谈判在顺利进行。这是因为双方始终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度出发,坚持互信、互利、共赢原则,既遵循市场规则又相互照顾对方关切,以建设性的态度推进合作。李大使认为,双方当前能源合作的重点是保障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顺利运行、积极推进在谈项目进程并为有关项目启动创造条件、继续深化和拓展能源合作。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近年来大幅缩减这一现象”的问题时,李大使坦诚地表示,近年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规模下降,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成品交易额的缩减,这既是一个合理现象,也是一个客观过程。中国军队的主战装备从来都立足于自己研制和生产,加之近年中国军事工业实力不断增强,所以对俄制武器成品采购量有所减少。目前,中俄军技合作正在从单纯武器成品出口的初级阶段,向军事技术合作高级阶段过渡。

  李大使表示,去年以来,中俄两国仍在实施多项军技合作协议,包括俄方向中方提供防空导弹系统、航空及海军装备等。所以有些媒体报道所说的“中国实际上已经不再购买俄制武器装备”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李大使强调,中俄两国军技合作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在提供空海军技术装备、俄售华武器装备的售后服务,以及联合研制生产新型武器装备等方面,中俄双方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