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APEC蕴含国际新秩序萌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 07:31  中华工商时报

  见习记者 刘书艳

  无论如何,G20与APEC两大重要峰会如此“紧接”具有特殊的“时空”含义,可谓时代潮流与历史趋势共同造就,蕴含着国际新秩序的萌动。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打贸易仗或货币战,没有任何一个赢家,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也承诺将做得更多。

  坊间有一个说法,在21世纪复杂的政经背景下,大家都关心美国要干什么,而中国又是怎么想的。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如果中国一直是个经济小国,中国做什么对世界影响不大,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小觑,与之同时而来的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也会更大。

  G20中的较量

  上世纪70年代,美元危机之下的美国推动七国集团成立。随后20多年间,G7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发挥着核心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各国经济遭重创,力不从心的G7主动提出召开G20峰会,于是有了2009年11月的G20华盛顿峰会。

  当世界经济还处在风暴眼中时,华盛顿和伦敦G20峰会推动了各国刺激经济的力度,联手进行财政扩张活动,承诺到2010年底推出总额达5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同时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信贷流。

  但当匹兹堡峰会召开时,各种经济数据呈现出乐观态势,各经济体由于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致,G20内部矛盾开始初现。

  第五次G20首脑峰会则于11月11日和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

  仅仅两年时间,G20的议题似乎被彻底颠覆。G20的议题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货币缺口,演变为今朝的货币泛滥。

  在首尔峰会上,备受声讨的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凸现了G20经济的难题。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超额印制美钞,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操控汇率”的人为手段,其结果是输出通货膨胀,令游资冲击各国市场,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为制造新的经济泡沫埋下隐患。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需求持续下降,为应对危机和经济衰退,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降低基准利率,部分已至零附近,但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通常的以短期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在此特殊情况下,以量化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成为主要中央银行对抗通货紧缩、稳定经济的必要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刘元春教授认为,美国目前这种货币政策的关键问题是美元持续走弱的趋势被加强,进一步巩固了通胀预期。而我们看得见的是,美元持续走低,印度、中国、巴西成为主要流入地,这种大进大出的模式将会对我国经济稳定产生很大冲击。刘元春认为,中国目前能够采取的措施,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外来资金流动的监管,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另外,也要管理好外汇储备所引发的流动性增长的对冲,对资金合理的引导,管理好国内一些资本流动性回收的速度以减少资本获利的区间,控制好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增加热钱套利的成本。

  在G20峰会上,与货币相关的问题也成为受各国关注的一大焦点?首尔峰会就汇率政策与协调提出四项建议,这些建议明确了20国集团韩国庆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成果,缓解了人们对“货币战”的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后,人们对热钱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担心加剧,峰会特别指出对此应保持警惕,减少其可能带给新兴经济体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中方的立场也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东盟国家: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都在会上肯定中国贡献。

  “自由贸易”是否是神话

  另一边,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4日在日本横滨闭幕。尽管20国集团峰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生过争拗,在日本横滨出席APEC会议的中、美、日领袖都承诺推动自由贸易。与会领袖发表名为《横滨愿景》的闭幕宣言,誓言将朝向自由贸易迈进,并最终达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非始自今年。早在2006年的越南河内峰会上,美国就率先提出这个构想,以整合亚太地区的多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议。2009年12月11日召开的APEC峰会“领袖宣言”中也表明,将持续研究成立亚太自贸区的可行性。亚太自贸区一旦成立,这个区域的贸易往来将占全球贸易量的44%,国内生产总值更占全球经济的一半以上。

  今年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疲软,亚洲新兴经济体却一路快速发展,成为拉抬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近国际货币基金改革结构,大幅提升亚太等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亚太自贸区的发展前景自然更受重视。

  宣言说,组织成员决心在世界经济艰苦复苏之际,同心协力重获经济增长动力。“我们依旧承诺保持市场开放,”宣言说,“我们重申以合作和协调支持复苏的共同决心。”

  谈及亚太自由贸易区,宣言说:“我们已达成一致,现在是时候把亚太自由贸易区从理想转化为更加现实的愿景。”“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这是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载体。”

  今年是1994年设定的“茂物目标”第一阶段达标年。“横滨宣言”承认,亚太经合组织美国、日本等5个发达成员今年未能达标。

  东道国日本首相菅直人宣读大会宣言,指自由贸易将继续成为APEC核心价值,各经济体会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然而,建构亚太自贸区仍面临重重困难,非一蹴而就。

  领袖们亦坦承,他们无法在拆除区域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方面取得“里程碑”进展,并称落实自由贸易的道路还很长。宣言称,亚太区内的一些关税大幅降低,但在各领域之间仍不均衡,其中金融、通讯、运输和专才人员流动依然有诸多限制。领袖们表示,有必要改革以实现划一标准、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政府采购透明化等目标。

  APEC峰会并未达成新的大型协议,妨碍推进世界自由贸易的主要障碍依然存在。世界各国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对降低关税的做法更加犹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农业关税等问题分歧仍深。

  亚太自贸区的成立将危及日本、韩国等多国的务农人口,因为目前两国许多农产品都受到高关税保护。因此,在这次APEC峰会召开前夕,有3000名日本农渔民走上东京街头,抗议日本加入推动自由贸易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担心造成削价竞争。

  刘元春教授认为,韩国和日本的农产品一直受高度保护,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得多,改革会使他们有很大影响,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这一块也是很敏感很慎重的,在一些已经放开的农产品中,比如大豆,我们60%-70%依靠进口,物流、价格等都被外资所垄断,对国内所产生的问题是很大的。不过,刘元春也指出,整个亚太区自由贸易整合起来还很困难,在横滨APEC会议上,虽然领导人们达成了一个愿景,但是还只是动议,没有到实际操作性的阶段,还是以务虚为主,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无论如何,两大重要峰会如此“紧接”具有特殊的“时空”含义,可谓时代潮流与历史趋势共同造就,蕴含着国际新秩序的萌动。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打贸易仗或货币战,没有任何一个赢家,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也承诺将做得更多。

  链接:

  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8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和澳大利亚、中国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及发达国家韩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7个工业化国家的财长们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20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的焦点,开始举行20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取代之前的8国首脑会议或20国集团财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正式建立20国集团会议机制,以及如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等问题。与会代表不仅将就各国如何制止经济危机进行讨论,也将就国际社会如何在防止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作用等问题交换意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