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在历次G20峰会上的意见和主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 10:45  中国经济时报

  新华社记者 王龙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会议于11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自2008年11月华盛顿首次峰会以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为应对金融危机已四度聚首。

  作为二十国集团的创始成员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不仅出席了历次领导人会议,而且在会上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宣介了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关举措,阐明了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立场,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主张,体现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坚毅和冷静、推动经济增长的决断和责任。

  华盛顿峰会

  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次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上,胡锦涛作了《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讲话,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包括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深化国际金融监管等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

  胡锦涛还明确提出了国际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即“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和“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对此,胡锦涛提出了重点实施的四点改革措施:第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第二,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第三,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第四,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伦敦峰会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峰会在伦敦举行。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讲话,全面介绍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有效举措,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立场,重点强调了中方加强金融监管、反对保护主义,重视发展中国家利益等主张。

  在讲话中,胡锦涛明确提出“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与此同时,胡锦涛还提出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指导性原则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受到与会各方高度重视。

  匹兹堡峰会

  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会上,胡锦涛作了《全力促进增长 推动平衡发展》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胡锦涛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各国应该保持经济刺激方案力度、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内在动力。

  多伦多峰会

  2010年6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讲话。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胡锦涛提出了三点重要建议:第一,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第二,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第三,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