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投资环境引抱怨 美在华企业八成欲追加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4日 05: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关云

  核心提示:中国美国商会认为,尽管美在华企业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但随着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提高,中国成本竞争力实际上却在逐年提高。

  中国投资环境再度引起中外政商界的热议。

  7月22日,就在欧盟贸易委员德古特指责中国自主创新政策设置贸易壁垒的同时,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对媒体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并没有恶化”。不过,詹晓宁随后指出,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确实让一些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项目遭遇挑战。

  今年年初“谷歌事件”以来,抱怨中国投资环境的外企名单越来越长。数周前,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措辞激烈地批评了中国的商业环境,近日德国西门子集团CEO罗旭德(Peter Loescher)和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主席贺斌杰(Juergen Hambrecht)也先后出声抱怨中国投资环境。

  中国美国商会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本报,大型外资企业目前比较担心的是政府采购问题,因此它们不停质疑与之密切相关的自主创新政策;而一些中小型外资企业怨气冲天的重要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已经不能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享有“超国民待遇”,他们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

  面对怨声频频的外企,中国政府积极澄清事实。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表示,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舆论是不符合事实的。他说,一个投资环境恶化的国家,不会出现大批外资蜂拥而至的情况。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6%。

  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采取一些应对措施。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已经听取了外国公司对于中国投资环境的意见,并将努力改进投资政策。

  中国成本竞争力在提高

  在改革开放之初,吸引外资企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既定方针。为此,地方政府往往会推出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以至于中国民营企业会抱怨说外资企业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拥有2.42万亿的外汇储备,中国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FDI输出国。随着中国法制环境的完善,当年针对外资的一些特殊的税收优惠已经逐渐取消。地方政府已经不太可能为吸引外资而随意推出“优惠政策”。

  上述中国美国商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就政府采购方面的问题发出抱怨的时候,这些习惯了“超国民待遇”的中小外资企业即便业务没有受到实质影响,也会随之发出抱怨,这就导致“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抱怨喋喋不休。

  知识产权问题和劳动力成本问题,也是外资企业抱怨比较集中的领域。近90%的美国在华企业表示知识产权对其业务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有70% 称知识产权“非常”或“至关”重要。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外资企业也意识到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

  然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并未对外资企业对华投资决策造成太大影响。记者从中国美国商会得到了一份《2010 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有34%的企业表示中国并未因成本增加而丧失竞争优势,而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16%。因此中国美国商会认为:尽管企业称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但随着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提高,中国的成本竞争力实际上却在逐年提高。

  在华美企首重监管环境

  《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还表明:中国的监管环境成为美国企业在2010年最严峻的业务挑战。而中国优待本国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是目前在华外资企业抱怨的首要目标。

  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就把矛头指向中国优待本国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外资企业担心这些政策将会妨碍他们在中国政府采购中获取订单。

  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政府2008年商品与服务的采购规模至少达5990亿元人民币(约880亿美元),2008年中政府采购金额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为9.6%,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如果加上各级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中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更为庞大。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已有28%的反馈企业表示他们已因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而遭受业务损失。对于这些政策所涉及的美国高科技企业而言,有57%的企业称他们预计会因这些政策而丧失业务。

  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外资企业的这些疑虑并进行澄清,并且推出一系列政策来让外资企业“放心”。温家宝总理今年5月在天津考察西门子公司时表示:“所有按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它们制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它们研发的产品都是中国创造,都应该一视同仁,享受国民待遇。”

  在抱怨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同时,各国在华商会目前都在试图游说中国尽快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

  在7月12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已在7月12日召开的WTO政府采购委员会的例会上,递交了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新提议。提议对中央实体、门槛价和服务部门等条款进行了修改。

  尽管外资企业并未因为这些猜疑停止对华投资的步伐,但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44% 的企业表示2009年曾推迟或取消了在华投资。但近80%的美国在华企业计划将在2010年增加其投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