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主题沙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30日 03:31  新浪财经
实录: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主题沙龙
新浪财经达沃斯主题沙龙全景(图片来源 元平 摄)

  1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瑞士时间1月29日11点(北京时间1月29日18点)新浪财经在达沃斯现场举办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的主题沙龙。以下为本次沙龙实录。

  主持人权静: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新浪财经在达沃斯现场举办的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的主题沙龙。大家也知道这个酒店,我们也做了很多功课,它是整个达沃斯小镇中餐做得最好吃的一家酒店,所以很多朋友跟我说,来到这里,经常能蹭到饭,因为很多中国嘉宾都会在这里吃饭,今天我们把地址选在这里,也是让大家体会到家温暖的感觉,我们中国嘉宾云集的感觉。

  接下来言归正传,首先请新浪网的副总编辑闻进女士为我们的沙龙致欢迎辞。

  闻进:非常荣幸大家能光临新浪的达沃斯主题沙龙。首先我想说明一下,今天我们的主题刚才权静已经说了是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在这样的中国思考之下,我们应该做什么。相信每一位嘉宾在这两天的达沃斯会议上,已经有很多的收获和很多的感受,我希望接下来各位嘉宾能从自己的感受,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真正给我们提一些建议,给中国经济提一些建议,看看我们下一步做什么。我们应该包括新浪网,包括媒体本身,包括企业家,包括像国家领导人,都会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新浪网作为中国最大的媒体之一,我们这已经是第三年派达沃斯报道团队来直击达沃斯,试图传达给国内一个最及时,最全面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报道。经过这三年,我们越来越多的编辑,昨天晚上还在讨论,有几个发现。第一个是来的中国嘉宾越来越多了,外国人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的主题和中国嘉宾了。第二个,中国嘉宾实际上发言比较少,实际上发出的声音会比较少。第三个,我们在传达给国内的声音,还需要更加地全面,更加地及时,更加地透彻。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我们请了利芬老师做利芬视点,请了张欣做实时微博(http://t.sina.com.cn)的直播,是请还是自愿的,应该是自愿的。第四个,这两天跟各位领导和老师一块沟通,刚才利芬老师也说一天有八场,非常非常忙,忙已经是这两天所有中国嘉宾的一个口头禅,忙在中文的字面意义上拆开是“心”、“亡”,是不是这个“心”、“亡”就代表着我们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忙,忙些什么。所以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今天的沙龙结束后,大家能稍微停下来,享受一下达沃斯的美丽,达沃斯的雪,让我们的心再活起来。下面我先隆重地欢迎成思危先生给我们做一个演讲。

  成思危: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从2003年开始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现在担任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全球日程中国委员会的主席。所以我对达沃斯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人们在这里可以交流思想,各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碰撞,也可以交流信息,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另外我们也在这里促进中国和世界,增进互相的了解。所以我觉得论坛,我们国内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在论坛上尽管我们现在发出的声音还不够多,但是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差不多一天都是有七八场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次论坛的主题实际上是为后危机时代,世界怎么样重新组织,重新设计,重新建造。这次新浪网的论坛也是契合着这个方面。我个人感到通过这次论坛的接触,我觉得大家对于世界危机以后应该更好地在各个方面保持各种平衡。正如我在去年讲过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就是中庸之道,就是讲究平衡和协调,甚至妥协。我觉得全世界在金融危机之后,即将有六个平衡要考虑,一个是储蓄和消费之间的平衡,一个是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平衡,一个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平衡,再一个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平衡,第五个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第六个是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平衡。

  在这次论坛上涉及的话题都牵到这六个方面,重点想讲两点。第一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环境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说现在更多的要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注意环境代价,不要把环境的欠帐留给我们的子孙。这次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是第一次联合起来应对,而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是世界各国在哥本哈根开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尽管会议有不够令人满意的方面,但是毕竟它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还是达成了一些共同的意见,问题是要进一步推进。

  另外一个方面,在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由经济增长引起世界的注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望也特别高。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GDP只占世界的6%,一方面我们是要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我们实际上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因为中国自己的发展就会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另外一方面和我们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也产生了欧盟。中国和东盟十国的10+1的自由贸易区今年1月1日就已经开始实现了。这个自由贸易区的人口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它的经济占到世界的九分之一。现在中国也在跟东盟,跟日本,跟韩国共同在推进10+3,如果10+3能够实现,它的人口将近占到世界40%多,它的GDP将占世界20%,仅次于欧盟的28和美国25,将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三极。我们相信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是相辅相成,又互相促进的。所以一个多极的世界将会更加安全,也将会更加平衡。所以我想这些都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将会继续发展的方面。

  这次参加会议的很多朋友都会感觉到,一方面各国参加会议的人对中国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肯定,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各种噪音,因为中国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瞩目,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对中国不友好的想法。这里的原因,一个是无知,一个是误解,还有一种是偏见。偏见比无知离真理就更远了。所以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使外国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要使得那些误解能够逐渐消除,增进相互的理解。只有增进相互理解,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谈到友谊和合作。相互理解才能有相互的信任,所以我认为这个是我们参加达沃斯会议非常重要的就是推进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和相互的理解。这次李克强副总理专门到达沃斯参加会议,并且做了演讲,我认为也是让中国的声音再一次让世界听到。我相信将来我们会有更多的人到达沃斯来,来促进中国和世界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达沃斯虽然是一个冰天雪地,穷乡僻壤的地方,但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能够有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能够有利于实际的和平和发展。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权静:谢谢成思危委员长的精彩致辞。成委员长是我们新浪的好朋友,也是我们很多活动的常客,比如我们的金麒麟论坛,成思危委员长每年也会给我们致辞,这次还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六项平衡,就是今天听到的非常有意思的,融合了中西的观点。接下来我们的主题沙龙将进入圆桌讨论的环节。因为有很多的参会嘉宾,大家有很多闭门会议,有很多信息是平时听不到的,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每位嘉宾将会带来来自达沃斯现场第一手的新鲜资讯和他们深入思考。接下来有请各位参会的主题沙龙的发言嘉宾到台上沙发就坐,我们依次有请SOHO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欣女士;北京首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晓光先生;资深的媒体人、制作人和著名的主持人王利芬老师;嘉宾主持也是这次专门请来的嘉宾,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首席专家杨鹏老师;还有一位嘉宾来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阎学通老师,现在还在赶来的路上,也会给我们带来关于中美关系很多深入的思考。接下来就有请嘉宾依次发言。今天我们最想听到的首先是在很多闭门论坛当中,大家听不到的信息,给我们带来很多独家的内容。我们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所以比较紧张,请每位发言嘉宾用最精炼的语言把你们最想表达的东西告诉我们亿万网友。我们就从女士开始吧。我们的微博人气王张欣女士。

  张欣:我这两天只开了一天多的会,还是有一些感受。首先是我们现在达沃斯以分开行业小组,我是属于房地产小组的,有机会听到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的房地产商讲到各地的情况。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点,中国的房地产情况几乎和美国的相反。比如美国现在的最大问题是银行不贷款,租金也在下调,没有交易量,因为银行不贷款。中国刚好相反,他们美国是深冬,中国是炎夏,所有的银行都在贷款,各个开发商手上都有很多的现金,买房的也很踊跃。这样的话我们就发现还是非常不一样的两个经济。虽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我们听到讲欧洲,甚至是迪拜,中东地区。

  我发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欧洲也好,中国也好,各个开发商手上都有很多钱,这是来自于2009年的时候,各国政府做的刺激政策,以至于企业中钱都很多。我们现在看到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资产泡沫,在房地产行业里就有比较突出的显现出来。

  总体来讲,我的感受是美国的问题是失业,中国的问题是如何刺激内需,有的经济特别冷,像美国,有的经济特别热像中国。现在坐在一起谈这个事情的时候,都是到一定的担忧,虽然担忧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是都在担忧。

  主持人权静:谢谢张欣女士的言简意赅,又非常深入的演讲。接下来我们要每一位嘉宾都有一个主题发言,但是我们同时也希望每一位主题发言之后,大家能有一些讨论,比如刚才张欣女士给我们讲了中美房地产寒冬和炎夏的对比,刘总是来自房地产行业,在接下来跟张欣老师的互动,听听您的观点,房地产行业有什么思考,就她的主题,我们互动一两句。

  刘晓光:刚才张总讲的,我非常感兴趣,我都不知道是专业分组。我不知道地产是按专业分组的,实际上全球的地产行业确实不一样,欧洲是一种状态,北美是一种状态,日本是一种状态,中国是一种状态。我刚从日本回来,日本沉寂这么多年的地产现在还是老样子。我发现一个问题,日本东京两千多万人在买东京的房,中国不一样了,比如北京、上海,13亿人在买,地域完全不一样的。我说这里有很多信号。张总我问你,他们就没有信心到中国投资去?

  张欣:我觉得他们都挺担心的对中国。因为我们也汇报一下中国的情况。任何一个开发商一听说房价一年之内增长了一倍,他都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因为不可持续,不可持续就使得人担心。

  刘晓光:昨天李克强副总理在讲话,见这些企业家的时候,有个记者也问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会不会担心过热,过热之中的地产是不是更热,讲了这么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还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毕竟是一个13亿的大国,毕竟房地产的概念启动只有20多年的历史,欧洲有500多年了,美国有200多年了,可能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

  主持人权静:一开始有一个非常受广大网友关注的最火爆的问题就是谈到了房地产,接下来虽然我们另外三位演讲的嘉宾并不一定是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但是房子这件事跟每个人都有关,对这件事,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张欣女士发表了她的收获之后,请另外三位就他们的收获来讲一讲您的想法,王老师您先说。

  王利芬:他们两位讲的房地产,我对这个非常无知,我来自媒体行业,我讲一讲媒体行业。今天早上我参加了叫21世纪的媒体夜。我真得会场上的火药气氛非常浓。来自法国电视台的,他是非常反感现在大家狂热追捧着科技,以科技为先导的力量,让所有的旧的媒体,旧的有品质的报道显得非常苍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也是很厉害的,他也是说现在显然来说从学院派的媒体培养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的现实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如火如荼的新媒体发展的势头。接下来不等主持人把他们意见表述完,底下无数人举手表示反对。他们好像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以社会责任感,以这样有品质的新闻来蛊惑大众,其实生生不己的多媒体的手段,尤其像twitter、facebook这样一些东西,只要能够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带给我新闻,带给我资讯,有利于它,知道世界发生什么,这是我需要的,这是市场给我们生机,给我们力量。

  这样一场战斗是新旧媒体的战斗,我觉得火药味非常强。我作为媒体人,我在中央电视台从业15年,我感慨非常多。这一次远远不是当年的电视媒体火爆的时候取代过去的报纸和广播或者杂志,或者其他的旧有的手段问题。这次发生本质性的,革命性的改变。为什么这样说?它不是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是新闻传播主体的意味和新闻传播主体整个广泛的参与程度,人人皆记者的方式变成势不可当,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这样会带来对旧媒体什么样的冲击,我们现在也许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这种大的变化是什么,但是这种变化已经深刻地发生了。这次跟新浪用微博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我也非常勤奋地在写(微博),张欣是微博的人气之王,我做了15年的记者,我的人气显然不如她,原因是什么?这里一定是思维方式的差别,我的文字能力一定不比她差,我报道新闻的信息内容也不会比她差,为什么我不是人气王,而她是。这里一定和思维方式和时代的吻合,网友需要的这样表述方式,一种心态,一种格调,她是合适的。我肯定和这里有一定的差距,我来自15年的传统媒体的积淀。所以我就真得在想这个世界和以前是完全的不同了,这是我来自媒体行业的补充。

  我很快补充一下,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必须告诉广大的新浪网友的就是这次我们整个世界经济论坛,当然行业非常重要,是经济的组成部分,最重要是世界经济论坛的今年的主题是“改变世界: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所有的三个重新背后是所有的重新的时候,是不是一切重新再来,其实不是。那天在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安排法国总统的讲话,为这个事情已经定下基调,他们站在什么基调上重新思考、重新建设、重新设计,就是一百多年的资本主义好像应该没有过失,他相联系的价值观,他们所在的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的基本,这样情况下,他们要改变的不是社会,而是机制,法国总统用什么样的机制来改变它。这样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个地方必须要传达到,因为这是社会本质的主题。

  作为中国参会者,我第六年有五次来参加达沃斯的活动,最需要传达的一点新浪网民是一群非常爱国的网民。近几年以后,中国可能是最可怕的事情是非常狭隘的爱国主义,极大阻挠中国融入世界化的进程,在未来的中国和世界每个国家的摩擦之中,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中国东方文化融入西方文化比全世界其他的所有文化融合起来都非常地困难。比欧洲融得要困难,比伊斯兰教融得困难,比其他都要困难。同是第三世界国家,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和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不可比。印度总理在白宫的感觉和我们自己作为中国人在达沃斯所有的衣食住行和大家的互动过程里,我真得感觉东方文化融入西方整个氛围里是蛮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未来中国一定要注意应对每一场来自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地区对中国的责难、指责和冲突的方式,这个方式一定要好好地考虑,否则的话,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冲突非常之大。

  主持人权静:谢谢王老师。本来我是想请王老师就房价说两句,看来显然我是比较行而下,王老师是比较行而上,直接谈到了媒体的变革还有未来的东西方融入的话题。既然讲到这里,现场有一位专家阎学通老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所长,刚才王利芬老师提到的这点,我相信您作为这个角度的专家,一定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要跟我们分享。

  阎学通:我是研究国际安全的,所以我在两个会议发言,一个是关于中美关系,就是中美如何被世界重新塑造一个新的计划。第二个是关于全世界的无核化如何解决。我还听了一些让我去发言的会议,我都感觉在这次达沃斯会议上,我参加的会议里,都很突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尽管我们不认为中国是超级大国,但是我参加的会议里,他们问的问题和说的话都是说中国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所以我在所有参加的讨论中间最重要探讨的问题,中国能够提供什么样的领导或者他们更多的说中国提供的领导将跟美国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是否跟美国合作,共同提供一个领导,这是大家的期望。显然从我们国家来讲,从政府,从社会,从思想上,大家没有这个准备,我们还将继续韬光养晦,我们不当头,我们不愿意做为世界提供一个领导。现在最大的一个困难,我跟王女士有点区别,不是我们融入的问题,是我们不太想融入的问题,人家让你提供领导,你不想提供领导。

  第二,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有一个感觉,大家实际对中国的期望值特别高,我参加国际会议时间很长,过去的20年,都是在讨论中国威胁论,这次达沃斯会议上,没有中国威胁论,没有人认为中国崛起强大对谁构成什么样的威胁,而他们更多问的是你提供什么样的领导,你能帮助我们什么,你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个时候好像我们是考虑为我们自己国家做什么,我没有考虑为你做什么。这个认识差距特别大。

  第三,感觉对中国,社会有一点西方的人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怎么在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他们从来都是说你中国做什么,美国做什么,而美国的代表说我们美国做什么。很少有说任何一个国家说我们要为世界做什么,我代表全人类做什么。如果从我自己的生活体会来讲,讲到民族主义,美国的民族主义比中国严重多了,美国到国庆的时候,各家自愿地挂国旗,美国人是自己花钱买国旗,不像我们,我们是街道居委会发国旗的,你不发,他不挂。从这次达沃斯会议上感觉到,下一步中国面临的矛盾是,我们国内说的“国际责任论是一个陷阱,是一个西方搞的通过捧杀中国,让中国掉入陷阱,毁坏我们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果。”我觉得没有那么险恶。第一,西方政府还行不成一个共识,说咱们搞一个阴谋,怎么把中国害了。西方社会的老百姓还做不到政府号召咱们,大家都吹捧中国,把中国给害了,要动员社会,还动员不起来,因为西方社会认识多元化非常多。特别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花旗银行的总裁说在气候变化上,全世界没有比中国花钱更多的国家。在控制减排方面,中国实际是投资最大的国家,比美国投资都多。其实一些精英们他们已经注意到这点,他们看到。他们说现在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缺乏理解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今后如果要面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跟国际社会和谐的话,我们不是搞和谐世界的话,我们可能得改变过去的一个观点叫融入国际社会,我们老觉得那是你,我怎么想法参加你,恐怕今后我们得改,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我们中国希望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而不是说你们这个世界就是那样的,我改变自己,跟你一样。因为我们30年来都是要融入国际社会,这是我们主导思想,长期以来从不开放到开放都是融入。今后恐怕不是融入问题,你怎么和国际社会共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问题。

  主持人权静:谢谢阎老师。

  王利芬:我必须要补充两点。我非常尊敬阎老师,因为您是外交事务专家,很早就听说。我在上面跟您感觉跟不太一样,我没有特别强烈好像西方世界一定觉得你中国有领导力,你跟奥巴马站在同一起拯救其他的。我觉得他们对中国指望没有这么高,两次评论李克强总理到访过程里,这是西方主流媒体的看法,真的感觉到不是这么回事。另外以后在中国和世界的过程里,要避免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好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是非常妨碍中国和世界共同一起来建设所谓的和谐社会。这是我要补充的两点。

  主持人权静:谢谢王老师。看来后危机时代的价值观真得很难达成共识,因为即便在我们这样一场小小的沙龙上,每个参会者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请刘晓光刘总说一说,在所有参加达沃斯会议人当中,作为企业家群体,刘总可能是最多的,刘总一共参加四届冬季达沃斯,三届夏季达沃斯,您刚才听完两位的讨论,对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晓光:这个话题,我想发表我几个观点。第一个中国企业家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只从中国角度看世界。我那天开一个玩笑,我们怎么想赚钱,那会你怎么办。这次来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他们谈的环境问题、水源问题、灾难问题,金融危机以后的对策问题,甚至于其他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广阔。那天我参加完这个会,感触很深。300多个人,10个人一桌,大家来集中各个企业看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在后面的角落里,根本没有话语权,亚洲人很少,有一些印度人,我们参与性很差。我想发表第一个观点,中国企业家要有更开阔的视野,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只看自己的那个天地。

  第二个来讲,我们怎么参与进来的问题。今年咱们来的人算多一点,也就20、30人,跟我们在六年以前差不了多少,真的没有变化。为什么?说明中国企业家在参与世界经济论坛中很少来参与,参与来讲也没有话语权,基本上没有中国人发言,我发现还是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这次我们在参加第一场思想风暴会的时候,有一个印度人讲了一个事情,就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俄罗斯发展中国家有一些共识,有一些意见,但是西方不让他们说。等于是另外一种价值观压倒了这种价值观。当时的主持马上制止印度人,你不要说了,你这太具体了。实际来讲还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家要更多参与进来,了解世界,观察世界,介绍中国,让自己融入到一体化之中来。

  第三个观点,确实我们信息量还是不够,我这次给他们提一个建议,能不能搞一个大房子,有很多电视机,我按一个纽,就知道每个房间里讲什么,信息集中起来了。第二从我们中国企业家组织起来也有一些欠缺,按理说我们也应该分分工,专业化的,我听六场,你听六场,大家把信息集中起来。

  主持人权静:我们这样的沙龙也要多搞几次。

  刘晓光:沙龙是一方面,但是来讲还不够专业,应该把信息采集集中起来。你想想两百多份信息单,220场会议。

  王利芬:我每年把200多场会议的摘要全部带回去,复印给我的朋友,一个人200多份。

  刘晓光:新浪网能不能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主持人权静:回去跟王老师沟通一下,把摘要发到网上去。

  王利芬:大会有。

  刘晓光:有人采集起来,把它分析分析,整理整理。对中国关注这个会议的人,将来信息量是非常大。

  主持人权静:今年我们新浪网又有一个使命,要把王老师做的这件事情,散步到亿万网友当中去。刚才刘总提到中国人的参与问题,我看张欣张总您的微博里也说到这样一条,说虽然中国代表团人很多,但是基本深都是跟着总理来,总理完了就走,都穿着黑白西装,不怎么跟其他人说话,那些小的论坛基本上也都不去,对中国人参与是不是跟刘总有类似的看法。

  张欣:中国来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光是跟着总理代表团来的,确实是总理讲话在下面听,总理一走他们就走了,我从来没有在其他场上看见过他们出现的,要融入进来的欲望不强。还有一种是像我们这样的,不是跟着总理团来的,我们就是想来吸取信息的,所以我们欲望很强,我们态度很好,所以为什么大家都去,像利芬拿了200多份,都还传给大家,这个特别好。利芬讲的,我也很有同感,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要融入的愿望,我们就可以来了转一圈,晚上到中国餐馆吃顿饭就走了,跟新浪说几句,等于跟在国内的状态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达沃斯的好处就在于200多场的会,有大会,有小会,可以按照你的兴趣去听。明天早上我想听两场,但是有冲突,一个是googleCEO参加的,我想去听,问他的问题你是不是在中国呆下去,但是同时还有一个特小的会,是一个写了小孩书的作者,特别受欢迎,他也被请到达沃斯来讲,这个小孩书为什么这么欢迎,又卡通又写,我的小孩天天读他的书,特想去跟他对话。达沃斯跟一般见的会不一样,一般就一个会场,一个人在下面进,下面都要听的,这全是互动的,大场小场也好,都可以在一起。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看国内的报道,基本上只报大的内容,小的内容都不报。你们新浪可以继续报,我就帮你们报花边新闻。

  刘晓光:如果新浪能把刚才利芬讲的这200多份资料整理出来,编辑一下,那是非常大的贡献。

  主持人权静:这个我们一定要做到。

  王利芬:我每年的31号都会去拿,拿完之后,回去让我的助手复印成五六份,给我几个要好的朋友,我认定他们是爱学习的人才寄,否则废纸一张,我这么沉带回去。

  刘晓光:这里补充一点,能学到很多东西。昨天下午我做演讲的这场叫世界的基础是融资。我看了看人家印度、非洲、西班牙、约旦,他们几个部长在一个组里发言,学到很多东西。一个是政府可能没那么多钱,财政赤字大,基础需求很大,怎么塑造机制,包括价格的平衡机制,包含融资的体制等等,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主持人权静:接下来也请杨鹏杨老师也说两句,杨老师跟我们一样都是倾听者,作为倾听者,作为旁观者,同时又跟这么多参会的嘉宾有深入的沟通的专家,您有什么样的感触?

  杨鹏:人跟人不一样,都在同一个环境里,大家视角完全不同。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的。当时萨科齐的讲话给我吓了一跳。可能大家角度不同,因为我听他说到了碳税,而且我听到他说到美元的问题,说到今后的全球秩序要在环境和劳动力基础上重新调整的问题。他提出很大的挑战,一个挑战是冲着美国来的,还有一个挑战潜在是冲着中国来的。他认为未来秩序里两个力量是要受到约束,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或者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为什么这么讲呢?他强调的环境的秩序还有劳动力秩序,包括碳税,中国是碳排放最大的国家,碳税的针对性对中国是压力最大的。这样看完以后,一个最大的体会可能世界规则要变了,我们现在面对的两大问题,一个是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大家对全球金融监管的关注,还有环境危机,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治理的关注。

  感觉中国30年埋头做经济,低头拉车,拉着拉着,咱们自己规模越来越大了,我们心态还是一个小孩,心态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大了,他不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全球治理的主动的责任,这个状态还没开始。不过他已经成人了,自己在心里可能还是个小孩。我记得有一次王石讲到他的“捐款门事件”的时候,他就是这种分析的,万科逐渐做大了,因为你规模大了,对你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而你自己却茫然不知。

  中国也是这样的,你规模大了,从世界拿这么多资源,这样影响到全球的经济,但是你不知道世界对你的要求已经发生变化了,你没有很积极去回应它,最大的回应是中国已经不得不抬头,开始参与全球治理的问题,而这个全球治理的问题,感觉到现在的全球秩序是二战以后形成的,面对民族国家联合国这样的基本结构,这样的结构面对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环境危机发生真的有点问题了。虽然这次达沃斯会议最大的体会是大家知道全球应该有新的秩序,但是很紧张,不确定,互相都要求对方多承担一些责任,但是全球秩序并没有呼之而出。改革开放30年已经到了一个槛上,没有世界的理解和合作,中国的现代化是走不下去的,我们一定要理解这个东西。

  刚才王利芬讲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实会阻断中国新的现代化完成的路,因为这个世界只要对你一关门,你就终结了,你的现代化依赖全球资源和全球流动,这点我是比较认同王老师的看法,我是从观念的角度,你离不开,你没有多牛气。同时面对全球环境责任,你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全球这么关注碳排放,你怎么办?你可以说我不同意你们,但是你是没有能力去不同意,在全球背景下。这些都需要我们更积极主动,作为人类一员参与全球治理中来,无论从我们政策决定人还是我们企业家都蛮有距离的。我自己是学者,我也觉得学术界蛮有距离的,真正进行全球思考和全球人类命运作为你思考基点的学术思考也很少。

  主持人权静:我们看到阎老师有话说。

  阎学通:刚才听了几位的发言挺受启发的。第一表现中国人谦虚谨慎的态度,看见人有点特别想向人家学习,特别有中国特色。我在美国受的教育,想从美国人角度谈一下怎么理解这个事。首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白人组织,这个组织的根源是白人讨论怎么治理世界的。所以到今天你会看到参加会议的主要以白人为主,不是咱们中国人参加少,日本人也很少,日本人是8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人到现在已经是20多年世界经济第二,但是日本对达沃斯会议参加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因为这个组织本身是欧洲人讨论世界的。从这样来讲,有一个关于我们参加,因为他是强大,他是主流,所以我们所谓融入世界是融入西方,他主导了世界,你说我是融入主流这个力量,不是边缘,非洲有多少人来,达沃斯别看代表那么多,把代表白人的人口总数的数量每个代表加起来的数肯定没有来的少数的这些人所代表他们国家人口总量的数量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这个会上总体来讲是西方主导力量在这里说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二,关于我们参加到国际社会。你要参加到人家这里的时候,你得接受人家规则,你想后入党,说我们党章已经定了,你不能把它改了,这样对后来人就有一个问题,他制定规则,你是全部接受还是你部分接受,还是你想我进来以后,把规则给改了,实际上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在这里对后发达国家来讲是加入人家富人俱乐部,加入富人俱乐部接受人家规则的时候,这个时候有选择我想接受一部分规则,一部分规则不接受。会出现这样。

  第三,关于达沃斯里面很多建议,在西方国家,白人之间他们也有不同看法,也是多种意见。比如关于消除核武器,并不是主流都是说现在把核武器消除,核武器消除的目标应该制定,有人说应该最终把它消除,有人说最终消除不一定能做到,我们只能减少,有人说减少也不行,也做不到,咱们是不是维持现状,有人说维持现状也维持不了,大家是不是让它发展速度慢一点。大家认识并不一样,还有国家利益。关于达沃斯的讨论,他们现在面临一个困难就我所知达沃斯主持人有一个困难,他们发现白人之外的国家不太愿意参加,他们现在努力想让别人参加,这是值得思考的。达沃斯并不是有意要排斥,不是让你非白人来,他是很难组织非白人国家的人来参加。这个事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现在西方国家是主导世界的,你要想融入世界,不跟主导力量一致,你斗不过他们。第二,你在加入的时候,能不能走日本那条路,日本是全部加入西方,变成白人。几十年下来发现的结果,从当年西方列国靠殖民主义,我也跟着搞殖民主义,欧洲人怎么搞,我就怎么搞,走到今天发现他只能是部分成功,不是绝对成功,也就是他22年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却没有世界第二大国的地位,这是我们也看到的现象。

  王利芬:稍微补充一点阎老师说的,说得很好。我觉得达沃斯不是检验中国融入国际化进程的标准,他只是一个会议,一个平台而已。另外日本在餐馆里,我见到最多的是日本人,他们在达沃斯会场上,我是七次参加达沃斯,包括中国的。日本人在达沃斯上和西方人的融入程度比中国人高很多,而且他的西方文明进程是在明治维新就开始的,跟中国完全不一样。我们是缺了一百多年。最后特别呼吁一下杨鹏所说的,这点应该成为今天的名言,中国建现代化的过程一定是依赖于全世界提供的各种资源,在跟他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如果西方国家或者发达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国家,贫穷的国家,把它的门给关上,我们现代化的进程必须终止了。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好好想想,在这个基点上,未来中国发展的过程里,一个孩子要壮大发展过程里,势必和全世界各个地方都会有一些不断的摩擦,摩擦一定会增多。昨天中午在一个部长级还有总理的午餐会上,来自非洲的CEO就说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到非洲去寻求资源,我们作为非洲的一个子民,我们对中国人的到来不做任何的评价,他们来,我不能说好还是坏,但是他是我们需要跟他们谈判的对手。这是一个普通的CEO发出的声音。未来中国政府也好,中国的人民也好,我觉得在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过程里,真得较非常小心,应该有我们的策略,这当然是更复杂的事情。

  张欣:我觉得昨天连李克强副总理也讲到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基石。我想开放是不容置疑的,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环境当中,哪个国家不开放,哪个国家就会受到最大的,最典型的就是北朝鲜,古巴,不开放的国家最后结果是所有的人民都是受到灾难的。我们国家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不要忘记了开放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应该更开放,而不是要往回走,是要变得更开放。从我来达沃斯这七年来中,会讲英文的人越来越多,能够参与到世界,不光是语言,世界的词汇,世界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能融入的条件更好了,为什么我们要往回走呢。

  刘晓光:不要说西方主导不主导,我不太同意这个。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知识性非常强的东西,是信息流汇集的东西,你是来学习,来了解,来互相交流信息。如果将来我们的信息都没有,不可能谈融入的问题。我想应该把它看成无边界的问题。

  主持人权静:阎老师他们都发表了观点,都有和您不同的地方,有没有想说的。

  阎学通:从眼前面临的世界,从开放的角度来讲,日本、印度都被认为是跟西方国家非常好的国家,但都是开放程度比中国低得多的国家,这不是我认为日本、印度开放程度低,是印度、日本人自己承认他们的开放程度低,是美国人、欧洲人认为印度和日本开放程度低,在印度,麦当劳想开店是非常困难的;在印度,是不允许外国人在那买房子的。不是我们中国的企业进入印度困难,世界企业进入印度都很困难。我刚才同意说法,我们30年取得的成就,不是靠西方所说的民主,是靠我们开放。开放最大的好处,开放能得到很多信息,开放学到很多经验,开放你得到很多的竞争,竞争促使你进步。所以我们是坚持开放。现在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上在国内即使极端的所谓狭隘民族主义好像没有提倡关门的政策,就狭窄民族主义也没有提倡我们国家要封闭,我们个人不来往,即使狭隘民族主义都没有这样的现象。

  第二个,关于中国现在取得的成就,中国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模式跟别人不一样。模式完全跟别人一样的,想成功的,在世界上这种现象极少。你跟人一样,做得最好,你不过就是跟人一样,你不可能超越人家。超越别人是靠创新,创新就是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要想能够在世界经济中间增长速度更快,增长更好,我们很大程度上靠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达沃斯当然提供很好的条件,要知道能来达沃斯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条件,这是非常昂贵的会议。

  主持人权静:谢谢阎老师。看来即便中国到底是如何融入世界还是整个世界格局之下我们应该去重新思考、定位自己,各位嘉宾都有不同的观点。但时间的关系,这样的话题我们讨论一下午都讨论不完,不过讨论的过程本身可能就是达沃斯最大的魅力所在,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大家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最后请每位做一个非常简短的总结,就我们今天的主题“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给我们你们最想说的几句话。

  阎学通:中国应该继续坚持开放的政策,同时要走自己创新的道路。

  杨鹏:中国不得不从心态、制度、很多做法上,都全球化。很希望中国的决策人和企业家们包括学者们,都能够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全球合作的角度,来安排和考虑中国自己的事情。

  刘晓光:我还是想强调一下中国的企业家怎么能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世界。第二,重新构建,重新思考,重新设计世界,这个词非常大胆,中国的企业家能不能有这种想法,能不能在这里参与来,这是很大的题目。

  主持人权静:给他们一两句建议吧。

  刘晓光:大家应该参与进来,了解它,学习它,参与进来。很多东西将来是不是没有边界了,签证是不是取消了。这次的提法非常大胆,重新思考,重新建议,重新构建这个世界。这个很多中国企业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主持人权静:不管能不能做,至少我们先敢去想。

  张欣:我是希望更多的人明年来达沃斯,这个地方有好的滑雪场,好的餐厅,好的研讨的氛围,所以大家来,一定会很高兴地在这里待几天。再有新浪微博,如果你们都开了微博的话,还可以自己发点微博,很多人会跟你互动起来,很好玩。

  主持人权静:还有非常漂亮的女服务员和非常帅的沙头bus的司机,补充一下。

  王利芬:我是非常细致,也比较深入地感觉到这个世界真得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已经有30年改革开放成就基石的中国来说真得是好机会能够抓住在这样变化的世界里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但是这个一定是建立在刚才像刘总讲的,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有充分的认知,对信息有充分占有前提之下来完成。所以我特别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因为如果只认识中国,只认识一样东西的人,并不认识这样的东西,当你知其二,知其三的时候,才能对一有更加丰富的了解。

  主持人权静:谢谢王老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更多的讨论来不及一一展开了,现场我们也听到了嘉宾就不同的问题有观点的碰撞,可能结论我们是没有的,但是正如今天的主题所说的一样,世界经济重塑下的中国思考,而思考可能是最珍贵的一样东西,在冰天雪地达沃斯小镇与世隔绝的小镇更容易引发大家的思考。希望在今天的论坛结束之后,我们会把这种思考继续地传递下去。谢谢各位的参加,谢谢!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