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2010达沃斯(冬季)论坛 > 正文
世界经济论坛“四十不惑”——
达沃斯刮起中国风
徐晓风
27日,第40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召开,正值金融危机后全球景气渐趋复苏时期。虽说“四十不惑”,但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政治领袖、金融大腕、经济学家们而言,对现状的不安,却足够让他们困惑。如何为过去一年的全球经济“把脉”,如何给未来一年社会发展“定调”,各国政要需要在达沃斯的寒风里寻找答案。本报作为央视财经频道达沃斯论坛合作媒体,与央视财经频道联手进行达沃斯接力报道,在第一时间把达沃斯论坛现场的新闻传递给各位读者。
举世关注中国应对危机成就
央视财经频道名主播芮成钢亲历了这10年达沃斯论坛的点滴变化。而在年复一年对达沃斯论坛的采访中,芮成钢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地听到中国在年会当中被提及。他告诉记者,自己觉得在达沃斯,中国时常被低估或者高估。而这次从他前日抵达达沃斯开始,就明显感觉到本届年会中中国被夸大和高估了。比如昨天的《金融时报》头条就是高盛银行准备促成中国购买希腊证券的交易。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调整对中国的预期,无论是中国本身还是对整个世界都不是一件好事。”对此,昨日走进央视达沃斯现场直播室的嘉宾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黑石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约翰·斯图津斯基表示,其实达沃斯并没有特别偏重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大家对中国成就的关注主要集中于领导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以及中国领导人对于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国家的管理能力。而美国铝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柯菲德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大家尤其羡慕中国应对危机所取得的成就,而且中国的发展方式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现在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今年世博会的召开,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的事件进入了国际视野。爱德曼公关公司总裁兼CEO 理查德·爱德曼则建议说,中国企业也需要像中国政府一样,与世界建立越来越多的联系,也就是说CEO需让自己更多地与外界接触,因为对于中国来说,国家的品牌最终要建立在很多商业品牌的成功之上,这也是中国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
纽约“末日博士”呼吁为中国减负
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在出席冬季达沃斯“下一个全球危机”分论坛时提醒众人,全球经济增长不能只寄望中国,他同时还建言中国应大力增加消费。
鲁比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应当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依赖出口并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而需要增加消费,包括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以及减少储蓄,开放资本市场等。
此外,鲁比尼还预计,今年新兴市场国家的GDP增长能超过5%,但一些欧美等发达国家估计只能达到3%左右。欧美国家不能再通过金融市场的杠杆效应来提高经济增长,这已经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短板。
鲁比尼还表示,全球经济包括中国都在面临通胀预期的压力。短期来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通胀预期将会影响劳工市场。另外,欧美各国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各地的资产泡沫。
“中国之家”嘉宾建言中国扩大内需
达沃斯论坛开幕后,众多政界和商界领袖就频繁进出央视财经频道在达沃斯搭设的演播室“中国之家”。第一位进入演播室的重量级嘉宾就是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他在专访中表示,对于2010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消费将变得无力,中国要发展只有依靠本国的消费能力。
马丁·沃尔夫表示,经过此轮危机,现在德国人、日本人消费乏力,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没有消费动力。而一些有消费潜力的国家如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很多人危机后都破产了,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越来越少。所以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消费目标群体就是中国的消费者。中国应该培养消费,自给自足,这将是最重要的趋势。
马丁·沃尔夫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变得非常疲软,美国在未来几年中尤其如此,市场不会很活跃,这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将造成重大影响。
国际市场短期不会再现以往的活跃程度。未来的市场将集中在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国家。因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这些地方。现在世界的关注度已经开始逐渐从西方国家转移,变得更加多元化,新兴国家将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