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日电讯报:银行业改革须温和进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8日 22:15  新浪财经

  导读: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28日刊文指出,待到改革日程红灯亮起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银行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结构调整或拆分。如果做得好,这将会增加银行业的透明度,明确权责,降低风险,不过必须温和地进行改革,以免对银行的信贷能力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以下为文章全文:

  更为严格的资本、流动资金和对利用债款禁行投机的行为的控制必须温和地进行,以免对银行的信贷能力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以下为文章摘译:

  英国劳合社(Lloyd's of London)主席彼得-列文勋爵(Lord Peter Levene) “我对红绿灯的理解没问题。那不过是一些灯泡。它们会先红上55秒钟,然后只绿上5秒钟。我不喜欢这种东西。”

  美国众议院财务状况事务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曾经批评列文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政策改革,列文都会抛出些另人心情沮丧的论调。就好像一有机会,他就会禁止使用红绿灯。

  这几天,在瑞士达沃斯,参会人员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主题是奥巴马政权令人震惊的金融行业改革措施的得与失。对此,列文依然抱持他一贯的悲观态度。

  正是因为本周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世界最顶级的银行家、金融家、政策制定者和有兴趣于此事的政客们终于有机会坐在一起,就奥巴马突然将注意力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一事交换看法。银行家们对奥巴马政府的行为嗤之以鼻。他们试图在这座瑞士小城将奥巴马的宏图大计扼杀于摇篮之中。

  列文并非银行家,但他是伦敦金融城的要人之一,而且他的观点始终与他的同行们保持一致。他指出,不久前美国政府通过了萨班斯法案,试图将全世界从现在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美国的这一举措是成功的,因为它将很多公司的业务从纽约推向了伦敦,另整个伦敦金融城都对其肃然起敬,甚至要为那些制定该法案的人塑像,以感谢他们促成了这次大转移。

  他认为同样的事情正要再次发生。他说,那种认为所有人都会按规则出牌的想法是天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全世界的问题。

  在他看来,强制推行更多的法规并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从金融行业内部着手。如果这个行业不能认清改革的必要性,那么任何改革都没有意义。今年高盛集团将行政高层的红利控制在100万美元之内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佐证。

  然而,银行家们现在才采取措施,似乎有点为时过晚。在遇到这么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还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达沃斯参会代表之一菲利普-詹宁斯就指出,那些顶级银行家、行政总裁和高级顾问们不应该在众怒面前自鸣得意。他说的很对。为所有这些紧急措施买单的是普通的纳税人,必须要作出牺牲的也是这些普通大众。

  依据目前事态的发展,奥巴马的改革措施不值得期待。在最危急的时刻制定出来的政策往往会导致糟糕的法案,从而带来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可能会真的形成拙劣的政策。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认为此次论坛的议程安排得太仓促,因此不会起什么作用。他把目前的达沃斯论坛比作是一辆正在打滑的汽车。人们都知道,汽车打滑的时候,最糟糕的做法是将车往与打滑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因为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最好的做法是将车往打滑的方向转向。银行现在需要时间去恢复,去赚钱,以便重建自己的信誉。对银行征重税,或者将它们拆分,从财富分配的角度讲是可取的,但是这样做不利于银行业的恢复。

  奥巴马的政策旨在缩小单个银行的规模和经营范围。然而,英国巴克莱总裁鲍勃-戴蒙德在论坛指出这种做法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大部分客户十分喜欢大银行提供的跨境服务,而中断这种服务是一种冒险行为。如果没有像巴克莱这样的大银行为美国国债市场提供流动资金,美国财务部如何解决它的财政赤字问题?

  而前面提及改革提议并没有不能起很大作用。因此,银行家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然而因为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他们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终将难以实现。这些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都不是好兆头。

  所以,如何在保持金融行业在过去20多年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的同时平息众怒?

  现有几点意见供参考。银行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结构调整或拆分。如果做得好,这将会增加银行业的透明度,明确权责,降低风险。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会带来补偿。但是这种做法要适度进行,才不会影响经济复苏。

  更为严格的资本、流动资金和对利用债款禁行投机的行为的控制必须温和地进行,以免对银行的信贷能力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如果银行家们能把这种做法看做是自我惩戒,而主动采纳,那将会令人欣慰。但也有可能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若真如此,那我们就只好采取强制措施逼他们采取行动了,但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等到詹宁斯他们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这些银行家可能连5秒钟的绿色通行时间都没有了。(水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