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佬热议增长新标准: 可能跑题了

  达沃斯特派记者 侯燕俐

  目前CEO的决策很多基于短期考虑,少战略布局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发自达沃斯】增长!增长!达沃斯首日开题论坛就是:探求全球增长的“新标准”。一路听下来,对增长标准的讨论自觉不自觉地夹杂了对增长机会的考量和探讨。

  凯雷投资集团共同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David M. Rubenstein认为新兴市场增长潜力仍会继续,但同时也认为美国仍存在投资机会:第一,能源领域,绿色/低碳;第二,医疗领域,尽管医疗政策还不明确,但婴儿潮的一代已经渐渐衰老,他们不惜投资自己的身体,以求活得更长更健康;第三,金融服务仍然具有吸引力;第四,政府扶持资助的领域。他还认为美国要解决三个D问题:Deficit赤字,Debt债务,Dollar美元。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至少还有15年光景,后David又加了一句——只要美国人愿意。

  普华永道董事长Dennis Nally公布了CEO调查数据,去年危机发生时,有25%的CEO表示要增加就业,但事实上只有5%真正做到,裁员倒在增加。目前CEO的决策很多基于短期考虑,少战略布局。如何在危机中留住和培养人才以及风险管理,全球公司如何应对保护主义,成了CEO最头疼的事情。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Raghuram G. Rajan认为全球由经济不确定划向了政治不确定,发达国家历史上经济管理得很好,但这一轮刺激增长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印度相对来说还会维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在人口学上,年轻一代保证了劳动力充足,没有其他国家可能会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工作正从农村转向城市,教育会提升。此外,解决平等问题也是关键,不应忽视社会中的各种紧张关系。Raghuram还提醒观众警惕,政府的惯性是往往处理“看得见”的问题,比如金融危机,但有更多导致金融危机的隐形因素容易被忽略。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院院长竹中平藏纠正了主持人的话:对不起,我不是来自北京,我来自东京。他接下来分析了自己看好中国的理由。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上海的GDP超过了香港。他认为自己去年的判断没错,世界经济确实呈W型走势。未来经济复苏对于政府的考验在于,比财政政策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比不插手经济更重要的是不过度反应。政治领导力培养成了比商业领导力更需要研讨的问题。

  竹中平藏还将世界经济体分为几类:1,类似中国的新兴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2,与新兴市场紧密合作的中型经济体将有增长,如受惠于中国的韩国经济;3,执行新战略的经济体,如澳大利亚。据他称澳洲将大力增加60%到70%的人口出生率,保证劳动力。

  一位来自华盛顿的女士作为听众提问:美国最大的问题是解决债务问题,现国家拥有自然资源和大量农场,不少国外投资者会感兴趣。为什么美国政府不考虑卖地或者至少出租来减轻负债呢?台上嘉宾纷纷表示,这事关政治,岂能唯经济因素考量?显然,他们认为美国政府还有很多备用手段,根本没必要出此下策。

  2010冬季达沃斯中企微博(http://t.sina.com.cn)报道滚动播出,新闻、要闻、趣闻一个都不能少。

  敬请点击官方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cne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