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佬忧虑金融监管:过度冒险正卷土重来

  达沃斯特派记者 刘嘉偌

  我最担心的是过度冒险行为正在重新泛滥,因为全球银根放松而且政策退出并未成为正式议程,这一切都刺激职业经理人重新拾起危机前的行事方式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发自达沃斯】编者按:1月27日,2010年冬季达沃斯的“反思系统性金融风险”分论坛上,高盛前副主席Suzanne Nora Johnson主持邀请六位嘉宾就金融危机的形成与防止展开集体性反思。嘉宾包括国际清算银行的总经理Jaime Caruana,科威特国家银行的CEO,Ibrahim Dabdoub,巴克莱的主席Robert Diamond,全球第二大再保险机构Swiss Re的首席执行官Stefan Lippe,Providence Equity的Jonathan Nelson,墨西哥教授Guillermo Ortiz。以下为部分对话实录:

  Jaime Caruana:我最担心的是过度冒险行为正在重新泛滥,因为全球银根放松而且政策退出并未成为正式议程,这一切都刺激职业经理人重新拾起危机前的行事方式。在监管机构和大机构之间开始制度层面的数据分享是极其必要的,宏观机构要有微观的数据,微观机构要有宏观大图观。还有一点,既然有了管制那就要严格执行管制。

  Robert Diamond:2009 年10月以来,我参加了英国下议院的听证会,然后去华盛顿和20多位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首席投资官(Chief Investment Officer)交流。系统性金融风暴的出现是,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风险的分散机制出现了问题(The Risk Transfer),危机前风险在非常局部的一些机构里高速集聚,而不是不断被稀释。公司需要风险管理,整个金融产业也需要风险管理,这不同于政府管治。

  Stephan Lippe:监管现在针对的是那些猛犸象般巨大的银行。我们都认同国家资本进场救局只是策略行为,但我并不认为金融机构的小型化会成为趋势浪潮,目前的企业规模是市场机制形成的公平竞争结果,只要没涉及垄断就没有拆分的理由。当然我认同 Too Big to Fail,危机前行业高管的潜意识不好,觉得大公司解决就业、创造商机还涉及到国家竞争力等敏感话题,所以有伺无恐。

  Jonathan Nelson:大组织会有大组织的优势,但规模上去后又会造成一定的不灵活、以及信息失真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在保持规模竞争力的同时,让组织内部的信息自由流动,从而风险管理能在完整、真实的数据基础上展开。

  2010冬季达沃斯中企微博(http://t.sina.com.cn)报道滚动播出,新闻、要闻、趣闻一个都不能少。

  敬请点击官方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cne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