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随笔:年年达沃斯 岁岁题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7日 20:45  新华网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

  新华社记者陈文仙 刘国远

  瑞士小城达沃斯因滑雪胜地闻名,也因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吸引全球政经界领袖聚首。在全球经济经历衰退而走向复苏之际,达沃斯迎来了主题为“改善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的2010年年会。

  这次年会将在当地时间27日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30多位国家领导人和1000多名企业高管将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深入剖析金融危机的始末和冷静思考全球经济的走势。甚至有媒体说:“让政治家和企业家来达沃斯好好反思吧”。

  对全球经济而言,2009年是噩梦般的一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跌入经济衰退的“冰窖”,不得不出台空前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虽然它们的经济勉强在去年下半年走出了衰退,但是经济学家对其复苏前景并不乐观,认为它们只是“刚走出急诊室的病人”。

  因此,在这次年会上,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不仅要反思经济发展模式,还将探寻确保全球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世界经济论坛的前身是现任主席克劳斯·施瓦布1971年创立的欧洲管理论坛。因年会均在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被誉为“思想盛宴”,而达沃斯年会更被称为“盛宴中的盛宴”。

  近40年来,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论坛的核心话题。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新兴经济体经济更多成为该论坛的话题,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声音在论坛上越来越响亮。

  “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是去年年会的主题。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四十多位政府领导人和上千名企业高管齐聚达沃斯,为如何让全球经济尽快走出危机出谋划策。当时,与会者就清楚地意识到,新兴经济体必将在危机后的世界舞台上扮演起日益重要的角色。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世界经济论坛也将更多舞台给了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声音是1979年飘进世界经济论坛的。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具有长远眼光的施瓦布向中国发出了派团与会的邀请。此后,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代表的身影越来越多。2007年,第一届夏季达沃斯年会的地点选在了中国大连,中国经济自然成为中心话题。

  世界经济论坛创办至今,经历了多场危机和经济复苏。各经济体高官和高管年年聚首达沃斯,虽然谈论着不同的话题,但目的都是“为了世界更美好”,这也正是世界经济论坛成立的宗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