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哥本哈根:名利与道义厮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7日 14:23  南方报业网

  “双轨合并”潜流暗涌 气候谈判举步维艰

  棘手的问题被甩手给了奔赴哥本哈根的各国首脑。这是一份充满了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草案,如何将这份答卷做好,不由得令人担心

  □本报记者 袁瑛 发自哥本哈根

  “双轨合并”危险

  伴随着气候变化谈判进入第二周,抗议、指责和不满依旧充斥哥本哈根贝拉中心会场。

  12月14日,刚刚下过小雪的哥本哈根格外阴冷。这一天早晨,刚刚抵达会场的记者们获悉:非洲集团在大会上提出“紧急刹车”,甚至表示有可能退出哥本哈根谈判。

  三天前的《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上,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前气候与能源部长康妮·赫泽高的建议,优先讨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计划的主席案文。

  按照议程,谈判按照“双轨制”进行———同时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之下进行,下设两个特设工作组。其中,《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对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目标,但不涉及美国,《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计划则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此时正值哥本哈根会议进入关键一周伊始,康妮的这一表态引起了非洲集团的不满:如果暂时搁置《京都议定书》修正案主席案文的讨论,而优先讨论《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计划主席案文,这将意味着弱化发达国家强制减排的义务。

  发展中国家当即表示声援。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南非在内的“基础四国”部长此时正在举行部长级会议,闻讯后,包括解振华在内的各国部长立刻终止了相关议题讨论,进行紧急磋商。

  抗议发生一个小时后,包括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正式抗议就已经摆在了主席康妮的桌上。“马上转入讨论《京都议定书》。”康妮向“基础四国”的部长们承诺说。

  本周二,在非洲集团等发展中国家的抗议下,发达国家重返《议定书》的谈判桌前。

  然而,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12月14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所强调的———“‘双轨合并’的危险一直存在着”。“他们只是坐在那里参加会议,丝毫没有推进谈判的意愿。”一位在场的中国代表如此评价。

  由于美国一直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目前的气候变化谈判一直实行“双轨运作”,这也是2007年巴厘路线图的重要内容。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两个月前曼谷会议上曾提出“双轨合并”的欧盟以及部分发达国家又传递出抛弃《议定书》的信号,以回避自己在2012年以后的减排责任。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看来,其中“一轨”———《议定书》的谈判之所以停滞不前,皆因为欧盟决定等待“美国在《公约》下首先敲定自己的减排义务和责任”才愿意回到《议定书》的框架下讨论自己的减排。“一部分发达国家内心仍然要彻底‘杀掉’《京都议定书》。”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大使于庆泰担忧地说。

  不能碰触的“红线”

  12月15日,“基础四国”部长们联合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包括解振华在内的“基础四国”部长联合公布了各自的自愿减排行动,在说明这一行为的“自愿性”的同时,再次强调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这是“基础四国”的一次反击。究其原因,是因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以及减排行为接受国际核查的声音越来越大。“如何从外部评估一个国家的GDP,这正是我们希望对所有国家的减缓行为进行国际标准核查的原因。”精瘦、强悍的美国总统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不止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强调。

  针对中国此前提出的40%

  -45%的碳排放强度数字,因为受到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GDP总量两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斯特恩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代表对这一数字提出了“透明度”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第一我们不接受国际‘可报告、可测量、可核实’的‘三可’;第二也不接受变相的‘三可’。”在对此问题的回应上,解振华斩钉截铁地说。

  在解看来,对得到资金技术支持的行动,中国接受国际的“三可”,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没有得到资金技术,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行动,不接受“三可”。

  按照《公约》《议定书》的要求,发达国家要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要在接受资金和技术的前提之下,采取自主的减排行动。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看来,接受了“三可”,就意味着“共同而又有区别”这一原则中“区别”一词的模糊。

  显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是发展中国家眼中的“红线”,然而“区别”两字恰恰是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极力想要模糊的字眼。

  选择与填空题

  在各自的发展利益牵引下,“哥本哈根决议”久决不下。当地时间12月11日,大会主席提出了正式的“哥本哈根协议草案”,4天后,该草案再次更新,准备迎接陆续到来的部长和各国首脑。

  细究草案本身,有关争议焦点———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可报告、可测量、可核实”的“三可”、以及长期资金机制等问题一一留白。

  棘手的问题被甩手给了奔赴哥本哈根的各国首脑。这是一份充满了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草案,剩余短短的两天,包括谈判代表、部长以及首脑各个层面的谈判,如何将这份答卷做好,不由得令人担心。

  人们笑称,大会主席康妮就是要千方百计把各国首脑拉到哥本哈根,然后在这份“哥本哈根协议”盖章画押。

  事实上,气候变化大会本身就是部长级会议,各国领导人参加本非惯例。相反,“一旦由领导人的政治判断加入,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比如,一些能够体现这个国家的观点和利益的内容,到了政治层面就有可能妥协掉。”一位中国代表团的资深谈判代表担忧地说。

  当地时间12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到了哥本哈根。在贝拉中心,他诚恳地请求各国应该“抛却国家和地理的界限,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共同的人类挑战”。(来源:南方周末)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