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油井管对战美国汽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7日 14:42  北京日报

  中美贸易案涉及案值再度升级

  近期一直暗潮涌动的中美贸易摩擦随着双方频频发布的反倾销公告终于变得白热化。

  昨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而就在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刚刚公布了对华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案的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对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将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这一案件也创下了迄今为止外国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案值之最。

  中美“双反”案值创纪录

  该案是迄今国外对我反倾销反补贴最大案值的案件,据海关统计,2008年涉案产品金额为32亿美元,占同期我全部对美钢铁出口总额的46%。涉案钢铁企业90余家,包括天津钢管、宝钢、鞍钢等主要国有大型钢铁企业。

  美国商务部宣称,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在美销售的油井管价格低于正常水平,因此决定对37家中国公司征收36.53%的反倾销税,另一些中国公司将被征收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而昨天我国商务部发布的公告显得“针锋相对”。根据美国汽车贸易政策委员会提供的数字,美国三大汽车商对华的汽车出口约为9000辆。2008年,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乘用车总额约1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排量在2.0升以上。汽车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反倾销调查结果成立,我国此次对美汽车反倾销金额也将创下纪录。

  我国首次“以斗争求团结”

  事实上,美方对我国的油井管出口采取反倾销措施毫无依据。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美方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采用歧视性做法,任意提高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给中国钢铁行业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中方坚决反对这种滥用保护主义的做法,将采取措施切实维护国内产业的利益。”姚坚表示。

  就在一周之内,针对美国白羽肉鸡产品和部分进口汽车产品的两道反倾销调查令应声而落。“我国还很少像这样宣布同时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的‘双反’措施。”商务部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表示。据统计,我国“双反”的这两类产品进口额约20亿美元,与前不久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的涉案金额大体相当。

  “在贸易摩擦中一味退让,只会激励贸易伙伴国内保护主义势力挑起更多的对华贸易争端。我们需要让贸易伙伴国内公众和保护主义势力看到两败俱伤的现实风险,从而遏制他们的道德风险。”梅新育认为,中国对美国汽车产品和肉鸡的“双反”可能成为中国在对外经贸争端中树立“以斗争求团结”原则的标志性事件。

  专家认为不会“升级”成贸易战

  据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地时间6日还将投票决定是否批准另外3项针对中国输美产品的“双反”调查,涉及产品包括铜版纸、钢铁紧固件以及钠、钾和钾磷酸盐。

  从“轮胎特保”案到油井管,2009年以来,美频繁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美国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2起反倾销调查,1起特保调查。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救济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而此次我国的“自卫反击”行为会不会令双方贸易摩擦升级,从而演变成“贸易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美问题专家金灿荣认为,从目前来看不会恶化成“贸易战”的局面。我国的做法是基于“有节制”的“对等原则”,完全是在被动的局面下合理运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予以还击。

  金灿荣同时表示,近期中美之间反倾销、反补贴案件较为密集,主要是由于前一段时间双方采取行动之后流程的延续。在近期召开的中美双方联委会上,中美双方已有“握手言和”的势头。预计接下来的贸易关系走势将趋于平缓。

  本报记者 沈衍琪 RJ177

  相关新闻

  中国油井管涉案企业回应

  将对不公裁决

  积极应诉抗辩

  本报讯(实习记者董长青)天津钢管集团是本次涉案的大型企业之一,该集团国贸公司钢材出口业务的负责人李连仓告诉记者,据他统计,中方生产的各种类型钢管,在美国市场出售的平均价格比国内要高出20%以上,美国此次反倾销裁决对中国的钢管生产企业很不公平。对于天津钢管来说,目前还只是一个初步裁决,该公司将积极应诉和抗辩,并积极配合中国商务部和中钢协组织的有关抗辩行动。

  李连仓表示,自今年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管材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后,天津钢管就已经停止了油井管对美国的出口。

  他认为,中国钢铁产业这几年迅猛发展,美国的一些钢铁企业在几年前就准备就中国的钢材出口动手,只不过一直到2007年,世界的钢铁行业一直是供不应求,他们也就没有展开实际行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需求低迷,为了与中国钢材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他们重又拾起贸易保护的手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