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至名归的意外之喜:首位女性经济学奖得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 16:13  新华网

  新华网纽约10月13日电 题:实至名归的意外之喜——记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

  新华社记者杨蕾

  谁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这个名字,不仅媒体,就连许多经济学家都感到陌生。在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前,从路透社到哈佛大学甚至是英国热门博彩公司的竞猜中,这个名字从未出现过。美国《商业周刊》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曼德尔12日在其专栏中开门见山地坦承,在该奖项宣布前“从未听说过”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在一片惊讶声中,世界上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诞生了。

  结果公布后大约3个小时(美国东部时间12日上午10时左右),奥斯特罗姆教授所在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和政策分析”研究室才匆匆在网站上发布了获奖声明,此时所有媒体采访事宜已交由校方统一安排,但校方记者发布会“具体时间却仍然未定”。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当地媒体出现在一个半小时之后的发布会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后来通过网络视频了解到,发布会持续了约23分钟,76岁的奥斯特罗姆教授身着红色大花针织衫,齐耳白发随意梳在脑后,一副玳瑁边大眼镜,未语先笑,嗓音柔和喜悦,在身旁西装革履、一脸严肃的印第安纳大学校长麦克麦洛比的映衬下更像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一位记者提问时直言“恕我冒昧,您看起来真的就像一个‘可爱的小老太太’,而非经济学家”。

  但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眼中,这位笑眼弯弯、声音悦耳的“小老太太”,过去40多年致力于研究“人类与自然资源的互动”,并以其“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挑战了认为公共资源只能由政府管理或被私有化的传统理论,她同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利弗·威廉森一道,将经济管理研究从科研的边缘推进到前沿,因而同获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并分享约140万美元的奖金。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福布斯》杂志网站上发表评论说,奥斯特罗姆和威廉森研究领域的共同主题在于探索除政府和市场之外能够有效分配资源、管理资源的机制。

  无疑,在整个世界仍然沉浸在金融危机带来的阵痛中时,人们既对市场自我调节失去信心,又不能对政府干预予以完全信任,美国医疗改革之艰难、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之争论均源于此,而诺贝尔奖对奥斯特罗姆的垂青可谓“恰逢其时”。

  据奥斯特罗姆的学生介绍,获奖后半个小时,她的电子邮箱里就涌入了300多封邮件,大多是来自媒体的采访要求。“大家都很兴奋,不过除此之外,今天没有什么不同,课程和研究照计划进行,教授很快就会回到我们中间,”在奥斯特罗姆教授指导下主攻教育领域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生告诉记者。

  有记者问,奥斯特罗姆教授在清晨得知获奖后,对同是政治经济学家的丈夫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醒醒”,老太太只是简单地笑答。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