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正文
二十七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及与会官员在对话开幕前合影︒新华社发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昨日开幕,胡锦涛书面致辞祝贺奥巴马致辞引用孟子和姚明的话
N据新华社电中新环球钟荷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美国东部时间27日上午9时在华盛顿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舆论指出,本次对话可望从战略高度出发,从经济角度入手,探讨双方合作的未来。当前中美合作已出现了从以双边议题为主向以多边议题为主的转变,这正是此次对话的一大特色。
一些国际媒体称,这次对话将成为确定新时代美中关系的试金石。
【开幕】
胡锦涛书面致辞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刚刚开幕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代为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书面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代表中国政府并以他个人名义对对话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希望中美双方通过这一对话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加深互信、促进合作。
奥巴马想加强合作
随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也发表了致辞。他说,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推动“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全面的”美中关系的重要步骤。
奥巴马在谈到加强两国对话的重要性时说:“我是一个篮球迷,我想借用中国篮球明星姚明的一句话说,无论是新成员也好,还是旧成员也好,都需要时间磨合,这一次对话,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达到姚先生的标准。”对于目前双方存在的分歧,奥巴马强调通过持之以恒的对话来解决问题,他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话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奥巴马说,他相信中国将成为国际社会中“强大、繁荣和成功”的一员。美国期待与“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中国发展建设性的关系。他期待通过自己对中国的访问来深化美中合作。
【气氛】
不吵架更温和
双方与会的庞大阵容令整个世界炫目。中方代表团堪称“钻石阵容”: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率领的一百五十多名高官,个个有备而来,英国媒体称这几乎是“中国整个内阁的阵容”。而“铁娘子”希拉里与“中国通”盖特纳领衔的团队,也是旗鼓相当。
外媒普遍分析称,此次美国与会前的态度要“温和”许多,以往与中国“吵架”的态势可能不复存在。英国媒体分析认为,华盛顿也承认北京在世界事务中所具有的“更加平等的伙伴角色”。
【议题】
中方关注美元资产安全
中国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的研究人员郑联盛认为,在这次对话中,中方最关心的议题应该是美国国债的安全性。
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22日表示,相信中国代表团会明确提出希望美国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保护中国在美投资资产安全。他还强调,中方坚持投资美国国债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适度的赢利性。
中国可能继续购买美国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可能会更多集中在购买美国国债上,中国或将居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而双方也极有可能以此为支点达成一种“各让一步,各取所需”的格局。即中国可能会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毕竟对于中国来说这仍然是当下比较安全的外汇投资渠道,同时也在客观上对美国提供了支持;而美国作为回应,则不大可能会在对华贸易保护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做文章。
美方会前“亮底牌”
美国财政部负责对话事务的执行秘书长兼高级协调人洛文杰着重强调了经济对话中的两个具体议题。其中之一是政府采购,美方希望“中国开放这一美国公司过去无法涉足的领域”。另一个议题是鼓励中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他宣称,中国公司对美国审查外国投资程序不必顾虑太多。
能源环保议题分量加重
此次经济对话与此前中美间对话机制的最大不同,就是气候变化和与此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被置于重要位置。
双方有望就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等问题进行讨论,而美方的工作重点可能放在与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合作方面。中国需要美方取消对中国新技术出口方面的限制,加强技术研发和合作。而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市场,美国希望增加对中国新能源出口,这将为美国带来上千亿美元的商机。
□对话看点
●这是中国与奥巴马政府的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这是布什时期“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升级版,一个“与”字将政治事务与经济性议题首次纳入同一个对话框架下进行。
●对话由部长级首次升格为内阁级。奥巴马还将在白宫会见中方代表团。
□主要议题
战略对话
主要包括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以及全球性问题3个议题。
具体包括朝鲜半岛核问题、南亚局势、伊朗核问题等,以及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经济对话
主题为“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双方将以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主线,传递中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积极信号。
□对话日程表
27日8:30拍摄全家福9:00—10:00开幕式13:30经济对话原则会议15:00战略对话第一阶段28日9:00拍摄经济对话全家福、战略对话第二阶段9:15经济对话开幕10:30战略对话签署备忘录16:45闭幕联合声明17:20美方新闻发布会18:00中方新闻发布会19:00晚宴,美国财长盖特纳演讲
希拉里、盖特纳联名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呼吁:中美要“同舟共济”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前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美国财长盖特纳联名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呼吁中美进行更深远的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共同帮助世界走出金融危机。这篇文章以《一次与中国的全新战略与经济对话———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解决全球性问题》为题。文章称:“简而言之,单靠美国或中国一己之力都难以解决任一全球性问题;而没有中美两国的共同参与,任何全球性难题也很难被破解。”文章说,中美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对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核武器扩散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美两国的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为两国官员就经济问题和外交政策的讨论开创一个全新的场面。
希拉里和盖特纳也不忘借机亮出意欲向中国表达的“话题”,两人在文中敦促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上加大力度。
文章在末尾引用中国的成语“同舟共济”,指出这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帮助中美两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
■特邀专家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对话有没有成果不必看签没签协议
读者陈先生: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中美关系发展来说有什么意义?能取得哪些具体成果?时殷弘:
这次对话有三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这是奥巴马上台后中美间第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对话;第二,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这次对话,事先进行了密切、充分的磋商;第三,对话级别比布什时期提高了,议题也更为广泛了。
此次对话主要着眼于战略性问题,双方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可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一些小的协议。但是,我们看对话是否有成果,不能光从是否能达成协议这一点来看。一次对话不可能解决所有分歧,而且中美之间有六十多个不同级别的磋商机制,不一定要在最高层面的对话上签署协议。双方的互动程度、互信程度、对话的气氛、交流的层次等,也同样非常重要。可以说,这一高级别对话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报记者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