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8峰会凸显必须变革全球治理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 03:4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刘江 包尔文 尚军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10日在刚刚遭受地震灾害的意大利中部城市拉奎拉落下帷幕。震后的拉奎拉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摆在与会领导人面前的同样是一个亟待拯救的全球经济和自然环境。

  从经济危机到气候变暖,八国集团正在超越传统八国概念,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寻求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伴随着此次峰会上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进一步加深,一套全新的全球治理模式正在启动。

  勾勒经济复苏路线图

  与一年前过于乐观相比,今年八国集团领导人对于经济形势的研判则显得相当谨慎。在第一天的会上,八国领导人认为,虽然得益于各国刺激经济的努力,经济和金融市场正呈现趋稳迹象,但依然面临着重大风险。

  有鉴于此,八国集团领导人勾勒出了一份经济复苏路线图,其基本内容就是仍有必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应当注意财政的中长期稳定,以免债台高筑,遗患将来。

  在此次峰会上,所谓的退出策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即各国在经济一旦确定复苏之际就应采取适当策略结束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避免矫枉过正,为日后经济复苏埋下通胀的祸根,但这当中火候的把握恐怕还得看各国决策者的智慧。

  为了帮助全球经济复苏,八国集团成员及新兴经济体等与会国家重申,将坚持市场开放,反对任何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并承诺在已有谈判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2010年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

  应对气候变化任务艰巨

  距离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届时能否就《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新安排达成协议,此次八国集团峰会可谓是一次攻坚。但是,会议所取得的有限进展凸显了后期谈判难度之大。

  虽然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首次确认,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不应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但这样一个科学结论并不能解决各国在减排目标和任务分摊上的分歧。

  此次峰会上,八国集团表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

  这看上去很美,但却暗藏玄机。首先,八国集团内部依然没有解决在基准年份上的分歧,即应当以哪一年的排放水平作为参照,实现减半,为自己减轻责任留了条后路;其次,八国集团只谈2050年的长期目标,并未提出更具实际意义的2020年中期目标,而“愿与其他国家一起”的背后无非是想用长期目标将发展中国家“套住”,纳入减排框架以转嫁责任;再次,八国集团甚至对主要新兴经济体也提出了量化减排要求,明显违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    

  全球治理模式起变革

  虽然这次八国集团峰会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有限,但会上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进一步加深的态势却是意义重大,必将引起全球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八国集团一直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奈之选。

  八国集团的产生,是西方国家长期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现,但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力量对比的天平正在发生倾斜。面对一些全球性挑战,八国集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得不借重新兴经济体等发展中大国,这一点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就可见一斑。

  鉴于这样一种趋势,八国集团早在2002年就开始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展开对话。直到2007年,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这5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对话才以新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所谓的“海利根达姆进程”。

  而在今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后首次发表了共同宣言,就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战表明了共同立场。在这份共同宣言中,领导人还决定将“海利根达姆进程”延续两年,更名为“海利根达姆—拉奎拉进程”,这充分显示了南北合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南南合作也在强化。这次,出席八国集团峰会的5个新兴发展中大国单独举行了会晤,并在会后就多项国际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寻求“抱团”。

  伴随着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加深,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旧的全球治理模式正面临挑战。此次峰会上,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在共同宣言中开篇便表示:“承诺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改进全球治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