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手记:八国峰会场面大 成果小的峰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1日 18:06  新华网

  新华网意大利拉奎拉7月10日电(记者 包尔文)不知从何时起,八国峰会主办国总喜欢把会址选在偏僻的地方,如英国的格伦伊格尔斯、德国的海利根达姆等。今年也不例外,峰会在意大利的拉奎拉举行,而这个地处亚平宁山脉深处的小城不久前还发生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近几天来,当地人可见证了大场面。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还有数千名各国官员、外交人员、游说人士以及记者来到这个小城。小城的周围到处是警察、车辆。无论是受宠若惊,还是倍感困扰,当地人没想到的是地震后他们的城市竟成为世界政治家们纵论天下大事的场所。

  其实,当地人还没到会议地址和新闻中心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要是走了,看了,准会无限感慨:“这场面真够大的!这会议该有多重要!”

  先瞧瞧新闻中心吧。单是供文字记者工作的大棚就有两个,每个面积达上千平方米。虽说是“大棚”,但它们却很现代,由木架子和洁白透光的幕布建成,里面一排排黑色台面上,摆放着连接因特网的电脑、国际长途电话、打印机、复印机,墙上悬挂着转播实况的超薄显示器。

  在广播电视记者工作大厅,一个个工作间摆放着数不清的转播机、电视显示器等各种“辎重”,一大捆一大捆电线暴露在走廊上,记者们扛着摄像机行色匆匆。

  开饭的时候,餐厅里上百张大圆桌被围坐得满满的。每顿午餐或晚餐要消耗掉大量的比萨饼、意大利面条、牛排、火鸡、火腿、蔬菜、水果、啤酒和饮料等。

  如果再瞧一瞧设在拉奎拉财政警察学院的峰会会场和宴会大厅的摆设装潢,那种铺张、奢华,让你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八国集团被称为“富人俱乐部”或“金钱俱乐部”。

  大场面下如果能产生可观的成果,那也说得过去。可惜,这次峰会在发达国家制订温室气体减排中期目标、突破多哈回合谈判“瓶颈”等方面都是推而未动。会前主办方说要牵头拟出的金融监管准则和原则也没出笼。

  9日晚上,记者一直工作到深夜,在夜色中乘车返回住处的途中,一阵失落感袭上心头:忙乎了几天,没听到什么“大消息”。难道这次峰会就这样对世界做了交待?

  怪不得美国一家报纸的记者写道:八国峰会如果总是议而不决,开个闭路电视会议不就得了,何必让几千人从世界各个角落飞到这个偏僻之所?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