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8扩容大势所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1日 14:55  广州日报

  G8+5机制可以很好地作为范围更广的国际机制或国际组织的工作协调机制

  新闻背景

  G8演变史  

  G2

  G是Group的简称,其实这个“G”的起源只是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当年构想的“谈话会”,谈的是国际经济,这是真正的G2。后来便有了德、法、英、美、日组成的G5。

  G7

  1975年11月,为走出“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六国领导人在巴黎举行会议,确立了年度首脑会晤机制。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了这一机制,G7由此形成。

  G8

  1991年,戈尔巴乔夫应邀参加峰会,此后俄罗斯领导人与会成惯例,G8形成。

  G8+5

  2005年,英国作为G8东道主,邀请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和南非参与对话,这是G8+5第一次聚会。今年意大利除继续邀请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5国领导人参加外,又增加了埃及领导人,称为G8+5+1。

  G20

  G20一直到2008年都只是举行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G20需要提升其会议的级别,于是在美国的建议下,2008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了首次G20 峰会,今年4月又举行了第二次峰会。  

  专题文字:刘琨瑛

  Q&A

  广州日报: 

  这么多国家领导人汇聚在一起共同协商解决全球问题之道。如果金融危机过去了,还有必要举行这样的峰会吗?

  深远意义

  解决全球问题的模式

  徐明棋:像G8+5这样的峰会,甚至G20峰会即使金融危机过去了,世界经济复苏了也还会举行。

  因为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从反恐到环境保护一直到减贫和防治跨国传染病等问题在短期内都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即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国际社会需要国际合作机制来商讨和达成共识。

  目前G8+5及G20这类的机制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这些机制将会得到延续并不断完善。

  杜金岷:除了经济问题需要共同协商之外,随着全球经济国际化和日趋开放,未来将会有新的主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反恐问题等,都需要世界主要国家协商。即使这次金融危机过去了,未来全球性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参照这样的模式。

  Q&A

  广州日报:

  有学者提出G8峰会将来可能会被G20峰会取代,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各司其职

  G20难以取代G8

  徐明棋: G8在新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下,已经无法单独应对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G8发展成为G8+5。这次金融危机使得所有发达国家均陷入严重的衰退状态,长年积累的问题总爆发,走出衰退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G8有大的作为显然不现实。

  G20的代表性比G8宽得多,也比G8+5高,这就使得G20能够在涉及面更广的国际金融问题上取得协调的效果。但是G20不会取代G8,也不会取代G8+5机制,尽管各种机制的功能有部分重叠,但每种机制都还是有其特殊的作用。G8作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虽然已经不能单独解决全球性问题,但是他们内部协调立场,应对挑战也需要其继续存在。

  从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看,已没有一个单独的国际机制和组织能够承担起解决所有问题的重任,因此我们需要各种多样化的国际组织和机制来应对各种挑战。

  杜金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G20,因为G20的包容性更大。G8得考虑包容性的问题,这与其想担当什么角色定位有关。如果是传统地处理富国事务,防线可以钉得更加牢一些,但是发挥的作用有限。G20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简单地用G20取代G8不太可能。因为G8有传统、有定位、有议题、有利益等,不容易打破。

  我认为,G8与G20可以平行,共同存在,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G8本来就是一个务虚的组织,G8实质化没有多大意义。G8是联合国之外的一种协商渠道。如果变成一种常设的实质性的运作机构的话,它的性质就变了。我认为G8实质化没有多大意义。G8本来就是一个务虚的组织,不可能像联合国那样务实。下阶段若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得考虑吸收像金砖四国等这些经济上、政治上发展得好的国家。G8不可能变成实质性的组织。

  Q&A

  广州日报:

  这次G8峰会其实是G8+5的峰会,有人之前就提出了G8峰会扩容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发展趋势

  G8离不开新兴市场

  徐明棋:进入21世纪后,发达国家俱乐部G8已经无法在新兴市场国家缺席的情况下有效地讨论和应对全球性问题。

  就目前看,G8+5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国际舆论也已经将其看成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机制。

  我认为G8+5机制可以很好地作为范围更广的国际机制或国际组织的工作协调机制,在重大的问题上,先在G8+5机制上达成共识,然后通过G20或者IMF、WTO在全球范围内推进。

  杜金岷:无论从经济力量还是政治力量的变化来看,都需要扩容。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把那些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较好的国家纳入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但是扩容也有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消除意识形态的问题,要真正地融合是比较难的,毕竟G8的成员国是有相对紧密合作关系的发达国家。

  Q&A

  广州日报:中国在峰会上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角色

  积极参与量力而行

  徐明棋:中国自从2003年参与G8的对话以来就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在肯定G8作用的同时也明确地指出仅仅G8本身无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G8和其他发达国家应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在增强全球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解决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中国参加G8的对话不仅是中国本身实力增强的表现,而且还是与发达国家对话和合作的重要途径。

  总体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正在各种国际合作机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很低,能够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们的实际能力要相匹配。因此协调、理解和合作就很重要。

  杜金岷:中国的定位就是要积极参与,但是不能太高调,也不能无所作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要发挥中国人的智慧,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积极参与、积极对话、积极合作的同时,我们要看到自己有限的能力。

  我们要展示我们的责任心,大国的责任心,但是又要把握好分寸,这是一个“软实力的问题”,要培养我们自己的软实力。在摆正自己的位置后,要争取话语权,争取与利益有关的决策权,当然这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国家要价太高,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行事,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

  专家资料

  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

  杜金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睛语

  G8在新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下,已经无法单独应对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是G20不会取代G8。G8作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虽然已经不能单独解决全球性问题,但是他们内部协调立场也需要其继续存在。  ——徐明棋   

  G20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简单地用G20取代G8不太可能。因为G8有传统、有定位、有议题、有利益等,不容易被打破。我认为,G8与G20可以平行,共同存在,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杜金岷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