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是否真能实现逆势上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 22:56  CCTV经济半小时

  世行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像中欧、中亚一些国家,收到的比较大,因为这些国家以投资产业为主,而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正是投资领域,所以你看日本这类的国家经济下滑较为严重,因为依赖进出口很大,当然像其它东亚国家,依赖进出口较多的国家,如韩国收到的打击也很严重。”

  世行在今年3月份曾预测世界经济负增长1.7%。汉斯•蒂莫引用了6月份刚刚出炉的《全球发展金融》报告的主要内容,他指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现状比人们预期的更加严峻,所以此次进一步调低世界经济预期为负增长2.9%。

  汉斯•蒂莫:“影响最大的行业是欧洲消费品行业,你看各国的汽车行业都不太好,不仅是美国人对车的需求减少,即使在中国,人们也停止买车,在印度,车的需求量也在下降,机械制造行业、投资领域也都不太好,因为投资者停止了投资,另外,基础设施行业在很多国家也受打击较严重。”

  在世行的这份报告中,把中国的经济从6.5%提升到了7.2%。汉斯•蒂莫指出其中的原因。

  汉斯•蒂莫:“近期中国工业产值的数据仍然令外界看好,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刺激干预计划,主要针对投资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已经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起其他国家,这样的刺激计划已经很有成效,这就是我们将对中国的预测稍微上调的原因。”

  根据世行的这份报告,欧美等国普遍负增长,而中国则正增长高达7.2%,中国的经济增长显得一枝独秀,和发达国家中日本的负增长6.8%相比,相差14个百分点。汉斯•蒂莫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已经不再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汉斯•蒂莫:“中国仍然是非常依赖世界经济的发展的,世界经济不好,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经济,但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强的,像在2007年,中国的增长率是13%,所以我们现在做7%的预测已经算是下降了。”

  汉斯•蒂莫认为,世行预测明后年世界经济将开始正增长,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今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见底。

  汉斯•蒂莫:“说到经济增长率,很可能已经到最低的了,在前几个季度已经下降得非常快了,不太可能再反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2009年已经是经济最低谷了,但是有些面临的问题,诸如经济颓势带来的失业、政府的财政等问题今年是不可能解决的,因为尽管明年世界经济复苏,大部分国家的失业问题会继续增长,持续到2010年,有些国家会甚至持续2011年才能看到就业增长。所以尽管经济增长率在上涨,但是面临的社会问题还是很严峻的。”

  根据世行的预测报告,从长远来看尽管世界经济的形势严峻,但发展中国家仍将发展势头良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十分突出,而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产生最重大的影响。

  汉斯•蒂莫:“中国在过去的几年,我们看到出口方面、重工业、内需、服务等都在蓬勃发展,而且不仅仅是今后几年,而是今后二十年都将保持良好势头,中国的内需潜力很大,出口率也在增长,就目前看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正起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中国比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大。”

  全球经济陷入冰点时,中国经济是否真能实现逆势上扬?

  虽然,国际上有经济学家认为,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未来的预估有些悲观。但世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截然相反,世界银行在同样于本周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中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7.2%,比世行三月份的预测数字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与全球经济-2.9%的预期增速相比,差距更超过了10个百分点。全球经济陷入冰点的时候,中国经济真能实现逆势上扬?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就在世界银行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后,2009年6月23日,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篇署名为郭同欣的分析文章,这篇文章更是高调预计,我国二季度GDP可能接近8%。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我个人认为世界银行上调是必然的,是合理的,是跟他之前过分悲观的纠正,我个人的想法和国家统计局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在国家统计局的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目前除了GDP呈现出明显的止跌回升的态势之外,工业生产增长情况、钢材生产量、发电量等实物指标均都大幅回升。可以判断,如果不出现新的大的意外,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见底,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而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乐观预测并非一家之言,近期多家金融机构在2009年的半年度报告中也做出了类似的判断。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我们也是认为经济实际上最坏的时机已经过去了,那我们判断中国的经济可能是U型复苏的一种状态,那么从现在的态势来看的话,我想今年政府提出来保八,这是可以预期的一种状态,而且我觉得从最后实际状况来看,很有可能会超出这个数字。”

  那么支撑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诸建芳:“从投资来看,实际上到现在为止30%多的民营的增长,五月份实际上当月的投资增长37%到8%这样一个水平,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因为现在是通缩的状态,那么考虑价格因素有40%以上,这是非常强的。”

  而除了投资快速增长以外,诸建芳告诉记者,消费也呈现出稳健的走势。

  诸建芳:“从消费,就内需的另一半,消费来看也是非常稳健的一个走势,15%点多这么一个状态,剔除价格因素可能更高一点,所以今年的格局来说,内需主导的复苏非常明显。”

  李稻葵:“固定资产投资上升,消费这两个因素它构成了推动本轮经济上升的核心力量,这个核心力量在未来半年和一年多,我想不至于很快的(退去),所以我个人对今年的增长还是比较乐观的。”

  诸建芳认为,面对低迷的世界经济形势,8%的GDP增速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诸建芳:“因为实际上今年我认为政府最大的压力实际上并不是增长,是就业方面的压力,那么就业的,就是要解决比较大的就业问题,那么实际上它跟增长又是连在一起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很难实现就业的这种增长。”

  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今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创16年来的最高水平,这种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带来巨大的隐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我个人认为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乐观,对于我们中国外需的压力是相当的严重,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一味的扩大投资,可能是更多的产生过剩,也可能会引起新的不良贷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30%,它是又什么拉动的,它是由政府主持的基础设施项它增长60%,像这种政府花钱的方法能持续吗?你没有资源投入消费,所以消费占GDP比例还在下降,投资占GDP比例还在上升,经济结构的失衡比以前更严重了。”

  那么对于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所引发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李稻葵:“我想第一对于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下功夫,由它这种投资来引出社会上的这种投资,这个过程还需要一个过程,包括财政补贴政策来鼓励民间投资,社会投资来跟着政府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对于政府的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还需要加强监管,加强审计,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保障这个投资社会效益能够得到贯彻。”

  与此同时,面对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的问题,诸建芳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经济转型,消除城市化滞后、分配格局不合理等一系列制约因素,这将提高消费率8-14个百分点,使我国的消费率较快地向国际标准靠近,至60%左右。

  诸建芳:“这里面非常明显的比如说像我们目前的医疗、教育、文化、传媒很多行业实际上都处于行业的垄断和管制这些非常明显。那么这些放开的话,民间的资本会大量进入这些领域,那么消费实际上也会跟进,我们现在实际上很多消费由于你这种服务行业的不发展,消费也得到遏制。”

  半小时观察:警惕新兴市场

  在抽象的数字之外,全世界都看到了,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时候,中国国内股市、楼市、汽车市场所聚集的人气,看到了中国经济所表现出的乐观和信心。索罗斯甚至在接受我栏目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是个例外,中国的经济复苏状况要好于其他国家,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但我们也注意到了另外一种声音,许多经济学家表示,“就目前的形势,由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新兴市场泡沫比经济复苏更加令人关注,应警惕新兴市场泡沫重演的历史。”尤其要警惕国际炒家推高这种新兴市场泡沫的企图,推高之后就是猛烈做空。1996年、1997年新兴市场的泡沫就是这样:美元贬值,美国利率为零,借美元买新兴市场的股票,资金不是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股市楼市等地方。

  全世界对“金砖四国”,也就是印度、巴西、中国及俄罗斯的普遍看好,固然不假,但我们自己心里要清楚,有多大能量,负多大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也是这样。

  全球经济复苏 新兴市场挑大梁?这样的判断,为时还太早太早。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数据,其实,无论今年中国经济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数据,我们都需要一个健康的经济,比数字更重要的是体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